商业楼宇广告二分天下

    在介绍框架媒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分众传媒以及商业楼宇广告市场的发展。

    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专门从事楼宇视频广告业务,是由江南春发起成立。早在199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时,江南春就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专业从事广告代理业务,1994年江南春正式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在广告代理行业打拼了十来年,江南春积累了“第一桶金”,也发现了广告代理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到2002年时,我明显感到广告代理行业的利润在趋缓。虽然我们在国内已经属于竞争力非常强的公司,但是行业利润总体下降的趋势已经不可遏制了。”

    代理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应该属于什么位置?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江南春萌生了要做一个自己可控的“媒体”的想法。

    这个媒体应该满足四个条件:

    首先,它应该能够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使媒体的表现力产生巨大的突破;

    其次,这个媒体一定是一个分众型媒体,面对特定的受众群,帮助广告主把信息精确地传达给他想要的受众;

    再次,它应该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下能够让受众独享广告时间;

    最后,它需要对受众有一定的强制性。天生喜欢看广告的人是不存在的,除非这个广告正好出现在受众眼前,它要具有视觉上的强制力,或者处在比看广告更无聊的时间和空间的时候,广告就在人的面前,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强制性。

    当江南春沿着这个思路来思考他的商业模式时,很快就想到写字楼内的视频广告。关于楼宇视频广告,有报道称这是江南春在某个洗脚房的一次灵感突现,也有人说是江南春在徐家汇某个写字楼电梯旁的一次顿悟,这些类似于传奇的故事因其不可考证而无法深究。而同样做楼宇视频广告的聚众CEO虞锋则称,他是1999年在美国看到Captive在楼宇中所悬挂的电视时萌生了这个想法。

    也有资料显示,这种把液晶电视挂到高档写字楼里,然后向厂家收取广告费用的创始者是一家加拿大公司。这家公司1995年在北美和加拿大成功地创立了高档场所液晶显示媒体,业务覆盖了北美数千家商务楼宇。这种楼宇广告由于针对受众多为出入写字楼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收入者,而且具有“强制”效应,被业内人士称为继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不管怎样,也许是突然的灵感迸发,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有过十年广告代理经验的江南春在2002年的某一天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新式广告的创新优势,随即投入自己的积蓄进行液晶屏的生产与安装。2003年5月,分众传媒在上海正式成立,并很快获得了国际著名投资机构软银和UCI维众投资的风险投资。2004年3月,鼎晖国际又联手美国知名投资机构DFJ等再次注资分众传媒1250万美元。2004年年底,全球著名投资机构美国高盛公司又与英国3i、维众投资一起再向分众投资3000万美元。一个楼宇广告巨头迅速崛起。

    当然,和江南春一样,看中楼宇视频广告市场的并不是分众一家,不少广告公司纷纷群起效之,其中最有实力的是聚众传媒。2003年7月聚众传媒成立,以相同的方式从事与分众相同的业务。当分众在资本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时,聚众也获得全球著名风险资本凯雷的投资,开始了迅速的业务扩张。一个面向“分众”(Focus),一个欲要“聚众”(Target),异曲同工。两家公司很快成为这个新兴行业的佼佼者,占据了电梯楼宇广告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无独有偶,江南春与聚众创始人兼CEO的虞锋同为上海人,两家公司的大本营也都在上海,竞争之惨烈可想而知。楼宇视频广告是一个技术门槛不高的行业,没有复杂的技术研发需求,也无需产品、生产线、分销、渠道等概念,商业模式相对简单。从业公司的竞争焦点就是“圈地”——先从楼宇的物业管理者手中争取到播放权。然后,再拿着写字楼的播放权向厂商收取广告费。显然,谁进入的楼宇最多,谁安装的视频播放器数量最大,谁的广告普及面就最广,由此获得的广告收入也就最高。

    为了进入更多楼宇,分众和聚众都在加速“跑马圈地”。随着“圈地战”的日益激烈,双方都开始了跨区域扩张,并逐步进入对方的势力范围,业务层面的竞争已经进入到碉堡战、甚至肉搏战的状态。

    显然,“跑马圈地”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每一块液晶屏的成本按8000元计算,安装一万块液晶屏仅硬件成本就高达8000万。因此,分众与聚众除了在业务层面本身的竞争之外,在业务背后的“资本战”更是惊心动魄。据《新财富》杂志报道,2003年5月软银向分众传媒注资4000万美元,2003年年底,上海信息投资有限公司向聚众注资6000万元;2004年4月鼎晖携手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向分众注资1250万美元,2004年9月凯雷向聚众注资1500万美元;2004年11月高盛向分众注资3300万美元,2005年6月凯雷再次追加投资2000万美元。

    2005年7月,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首轮募集资金达1.7亿美元。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分众开始加快扩张的步伐,试图将竞争对手拉得更远。到2005年9月,分众商业楼宇联播网覆盖面渗透到全国54个城市,2005年11月,分众占有了写字楼市场70%的份额。

    在正面市场被堵截之后,聚众开始从侧面市场进行发力。在私募基金的支持下,聚众先够收购了沈阳、武汉、长沙、福州、济南等二线城市的多家楼宇电视广告公司,占据了当地70%以上的市场。此外,聚众避开在商业楼宇市场与分众的正面交锋,开始将市场外延拓展,将“圈地场”延伸至公寓楼和便利店,凭借在公寓、便利店市场上的胜利,聚众在总市场份额上与分众不相上下。同时,聚众传媒雄心勃勃,计划投巨资将旗下视频网点用网络连接起来,想要通过“技术含量”与创新管理模式打击分众。

    据著名市场调查公司AC尼尔森当时的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6月,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12个国内主要城市的写字楼、宾馆、商场、商住公寓楼、医院等7个楼宇市场内,聚众传媒和分众传媒两大行业巨头共为楼宇总量96.5%的市场份额,其中聚众传媒的楼宇占有率为46.7%,分众传媒占有49.8%。在双方“大本营”的上海,聚众的楼宇占有量达到了53%,分众则为46%。从7类楼宇场所按栋数计算的物业占有率看,聚众在上海、大连和沈阳领先分众5个百分点以上,分众则在成都、重庆和杭州等地领先聚众。在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南京等重要城市,聚众与分众几乎不相上下。如果以视频屏幕数来计算,两家平分秋色。

    “既生谕,何生亮”,江南春和虞锋一定都有如此感慨。2005年中,分众IPO脚步加快,分众与聚众两个寡头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决战时刻。与此同时,随着主战场写字楼市场的日趋饱和,楼宇广告市场的竞争开始由粗放式区域扩张向细分市场延伸。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电梯平面媒体开始引起包括风险投资家、行业从业者等在内的市场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