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出来的价值——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的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PEG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

  1、PE估值法

  PE,即Price/Earning pershare。是指股票的本益比,也称为"利润收益率"。本益比是某种股票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所以它也被称为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市盈率)。市盈率PE分为静态PE和动态PE。静态PE为股价除以每股收益(年),动态PE的计算公式是以静态市盈率为基数,乘以动态系数,该系数为1/[(1+i)n],i为企业每股收益的增长性比率,n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存续期。

  市盈率把股价和利润联系起来,反映了企业的近期表现。如果股价上升,但利润没有变化,甚至下降,则市盈率将会上升。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0~13即价值被低估;14~20即正常水平;21~28即价值被高估;28以上即表示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PE是一种简洁有效的股票估值方法,其核心在于每股收益(E)的确定,因为每股收益直接决定当前PE值。

  从直观上看,如果公司未来若干年每股收益为恒定值,那么PE值代表了公司保持恒定盈利水平的存在年限。实际上保持恒定的每股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每股收益的变动往往取决于宏观经济和企业的生存周期所决定的波动周期。所以在运用PE值的时候,每股收益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由此也衍生出具有不同含义的PE值。每股收益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历史的每股收益,另一个是预测的每股收益。历史的每股收益可以用不同每股收益的时点值,可以用移动平均值,也可以用动态年度值,这取决于想要表达的内容。对于预测的每股收益来说,预测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在实际市场中,每股收益的变动趋势对股票投资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每股收益=税后利润÷股本总数(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总和),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中报或年报,倒推算出该股股价,即P=PE×E。但必须注意,并不一定每股盈利越高就越好。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A股票:

  利润100万元,股数100万股,10元/股,总资产1000万元利润率=利润/总资产=100万元/1000万元×100%=10%每股收益=税后利润/股本总数=100万元/100万股=1元/股

  B股票:

  利润100万元,股数50万股,40元/股,总资产2000万元利润率=利润/总资产=100万元/2000万元×100%=5%每股收益=税后利润/总股数=100万元/50万股=2元/股这样看来,B股票虽然每股收益大于A股票,但其利润率却很小,成长性不高。

  一般的理解是,PE值越低,公司越有投资价值。因此在PE值较低时介入、较高时抛出是比较符合投资逻辑的。但事实上,PE法并不适用于具有强烈行业周期性的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大多数投资者只是关心PE值本身变化以及与历史值的比较,PE估值法的逻辑被严重简化。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每股收益×PE;股价决定于每股收益与合理PE值的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PE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每股收益成长股享有高的合理PE,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因此,当每股收益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小),合理PE值下降(乘数变小),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反之同理。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或低于预期,股价出现暴涨或暴跌时,投资者往往会大喊"涨(跌)得让人看不懂"或"不至于涨(跌)那么多吧"。其实这并不奇怪,是PE估值法的乘数效应在起作用。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PE估值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并不适合所有公司。它适用于盈利相对稳定、周期性较弱的企业,如公共服务业。不适用于周期性较强的企业,如一般制造业、服务业;每股收益为负的企业;房地产等项目性较强的企业;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企业;难以寻找可比性很强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比较普遍、产业转型频繁的企业。

  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每股收益就可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可上调;
  ②高成长股可享有高每股收益,低成长股可享有低每股收益;
  ③当每股收益预估成长率低于预期,合理每股收益调低,双重打击,股价重挫。

  普通投资者在很难取得相应财务数据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证券公司提供的交易软件中的F10来查询相关数据。具体操作如图3-1所示。

 每股收益第一步:找到财务分析中的"基本每股收益";第二步:找到当时的股价。以西藏天路为例:2007年9月30号,西藏天路股价为1847元,而每股收益为00705元。

  第三步:PE=股价/每股收益=1847/00705=261倍。这样我们就可以简单地计算出股票的PE了。通过这样的计算,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股价的预测来正确评价这只股票的PE为多少是比较合理的。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平时在我们看盘时,也有交易软件可以直接提供数据,如图3-2所示。

  市盈率但是这个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个数字是交易软件直接利用当前数据计算出来的,只能表示目前的水平,而不能对股票的未来PE作出预测。并且一只股票处在什么样的PE区间,也是很难确定的,并且没有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

  2、PB估值法

  PB,即Price/Book,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净率。它的计算公式为: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

  公司净资产就是总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余给全体股东的资产,市净率就是衡量投资者愿意以净资产多少倍的价格来购买净资产。市净率越高,通常表明公司净资产的潜在价值越大,也就是说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溢价来购买这笔净资产,而市净率倍数越低,通常说明公司净资产吸引力较差。所以,市净率估值法成败的关键是对净资产真实价值的把握。与其他相对估值法一样,市净率的合理倍数也可以参考历史平均水平和行业平均水平得到。在确定一个合理的市净率倍数后,再将其乘以每股净资产,就可以得出市净率估值法下的公司股票的合理价格。如果高于市价,说明公司股票可能被低估,可以买入;低于市价,则为高估。市净率并不像市盈率那样被普遍用于给股票定价,只有那些资产规模庞大的公司,如钢铁、化工、银行、航空、航运等行业的公司,用市净率来估值才有意义。当公司业绩出现大幅增长以及公司因发行新股股本规模扩大,都会降低市净率,这使估值看上去非常诱人。

  PB估值法适用于那些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ST、PT绩差及重组型公司。不适用于那些账面价值的重置成本变动较快的公司,固定资产较少的公司,商誉或智慧财产权较多的服务行业。

  同样,投资者可以利用股票交易软件获得计算PB所需要的数据--股价和每股净资产,如图3-3所示。

  每股净资产

  3、PEG估值法

  PEG即Price to Earnings/to Growth,它的中文意思是"市盈率相对利润增长的比率",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PEG=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100如果PEG>1,股价则被高估;如果PEG<1(越小越好),说明此股票股价被低估,可以买入。PEG估值的重点在于计算股票现价的安全性和预测公司未来盈利的准确性。

  买股票的时候,我们对价格的唯一要求就是便宜。要判断股价是否足够便宜,需要考察公司近几年的净利润增减情况。保守一点的话,可以考察每股收益的增长率,因为总是扩充股本的股票会稀释每股收益。得到每股收益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后,就可以计算PEG了。假设一只股票现在的PE是50倍,上一年年报净利润增长率是40%(保守的话可以用刚才算出的每股收益年平均增长率的数据),此时的PEG就是50/40%÷100=125>1,此时的股价就有高估的嫌疑,不值得买入。也就是说,如果静态PE(50倍)和PEG(大于1)都显示高估的话,就不要买入,此时投资的风险会比较大。

  PEG法适用于成长性较高的企业(如IT等),不适用于成熟行业、亏损行业、盈余正在衰退的行业以及被市场过度投机的行业。

  4、EV/EBITDA估值法

  EV/EBITDA又称企业价值倍数,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公司估值指标。EV即Enterprise Value,表示企业价值;EBITDA即Earnings before Interest、tax、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表示未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与摊销前的盈余。

  EV=市值+(总负债-总现金)=市值+净负债EBITDA=营业利益+折旧费用+摊销费用EV/EBITDA估值法能有效地弥补PE的一些不足,它在国外的运用比PE更为普遍。EV/EBITDA倍数和PE同属于可比法,使用的方法和原则大同小异,只是选取的指标口径有所不同。

  从指标的计算上来看,EV/EBITDA倍数使用企业价值(EV),即投入企业的所有资本的市场价值代替PE中的股价,使用息税折旧前盈利(EBITDA)代替PE中的每股净利润。企业所有投资人的资本投入既包括股东权益也包括债权人的投入,而EBITDA则反映了上述所有投资人所获得的税前收益水平。相对于PE是股票市值和预测净利润的比值,EV/EBITDA则反映了投资资本的市场价值和未来一年企业收益间的比例关系。因此,总体来讲,PE和EV/EBITDA反映的都是市场价值和收益指标间的比例关系,与PE从股东的角度出发不同,EV/EBITDA是从全体投资人的角度出发的。在EV/EBITDA的方法下,要最终得到对股票市值的估计,还必须减去债权的价值。在缺乏债权市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债务的账面价值来进行近似估计。

  在具体运用中,EV/EBITDA倍数法要求企业预测的未来收益水平必须能够体现企业未来的收益流量和风险状况的主要特征。这体现于可比公司选择的各项假设和具体要求上,缺失了这些前提,该方法也就失去了合理估值的功能。相比而言,由于指标选取角度不同,EV/EBITDA倍数弥补了PE倍数的一些不足,使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EV/EBITDA估值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以收益为基础的可比法的使用前提是收益必须为正。如果一个企业的预测净利润为负值,则PE法就失效了。相比而言,由于EBITDA指标中扣除的费用项目较少,因此其相对于净利润而言成为负数的可能性也更小,因而具有比PE法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其次,由于EBITDA指标中不包含财务费用,因此它不受企业融资政策的影响,不同资本结构的企业在这一指标下更具有可比性。同样,由于EBITDA为扣除折旧摊销费用之前的收益指标,企业间不同的折旧政策也不会对上述指标产生影响,这也避免了折旧政策差异以及折旧反常等现象对估值合理性的影响。

  最后,EBITDA指标中不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其他收益项目,仅代表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运营绩效,这也使企业间的比较更加纯粹,真正体现了企业主业运营的经营效果以及应该具有的价值。当然,这也要求单独评估长期投资的价值,并在最终的计算结果中将其加回到股东价值之中。

  总体而言,相比于将所有因素都综合在一起的净利润指标,EBITDA剔除了诸如财务杠杆使用状况、折旧政策变化、长期投资水平等非营运因素的影响,更为纯粹,因而也更为清晰地展现了企业真正的运营绩效。这有利于投资者排除各种干扰,更为准确地把握企业核心业务的经营状况。同时,从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反映程度上来说,由于剔除了上述因素的影响,企业单一年度的EBITDA指标与企业未来收益和风险的相关性更高了。换句话说,影响企业单一年度EBITDA水平的因素和影响企业未来所有年度EBITDA水平的因素更为一致,而影响企业单一年度净利润的因素则相对复杂和多变。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种以可比为基础的估值方法,EV/EBITDA倍数法的合理性相对于PE法也就更强。

  当然,和其他任何方法一样,EV/EBITDA法也有一些固有的缺陷。首先,和PE法比较起来,EV/EBITDA法要稍微复杂一些,至少还要对债权的价值以及长期投资的价值进行单独估计。其次,EBITDA中没有考虑到税收因素,因此,如果两个公司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很大,这个指标的估值结果就会失真。最后,EBITDA也是一个单一的年度指标,并没有考虑到企业未来增长率这个对于企业价值判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而也只有在两个企业具有近似发展前景的条件下才适用。

  概括来说,EV/EBITDA法适用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公司;没有巨额商誉的公司;净利润亏损,但毛利、营业利益并不亏损的公司。不适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变化较快的公司;净利润亏损,毛利、营业利益均亏损的公司;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大量折旧摊销压低了账面利润);有高负债或大量现金的公司。

  点金箴言:

  相对估值法是一种挖掘那些具有扎实基础但是市场价值相对较低的公司的简单的方法。投资者可以以此来评定上市公司的相对价值和绩效,并且判断买卖的时机。也许通过上面的介绍,有些投资者会认为这么复杂的计算公式很难掌握。那么投资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各个券商提供的财务分析报告来获得相关资料,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一定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以免掉入券商的圈套。

  下面是如何用相对估值法对一家在公开市场上上市的公司进行估值的步骤:

  (1)列出用于比较的公司的名单并且找出它们的市场价值。通常寻找同行业的公司。

  (2)把这些市值转化成可比较的倍数,例如市盈率、股价与账面价值比率、企业价值与销售额的比率(Enterprise-Value-to-Sales)和企业倍数(EV/EBITDA Multiples)。

  (3)把要估值公司的倍数和用于比较的公司的倍数进行比较,判断需估值公司的价值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

  虽然相对估值法快速而且容易使用,但是由于其只是基于临时观察的几个倍数的值,所以也容易出错。

  倍数基于一个可能性,就是市场可能会有过高估价或者过低估价的比较分析方法的错误。相对价值的一个陷阱就是一家公司同它的同行相比价格更便宜,其实不是。由于没有从资产负债表、历史估价进行分析,最重要的是没有从经营计划中发现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投资者就会陷入倍数这个陷阱。

  从相对估值法的陷阱中逃脱的关键就是多做其他的研究。投资者应该发现不同公司的区别,并且判断一家公司同其他同行业竞争者相比应该得到更高还是更低的倍数。

  对于新手来说,投资者应该特别注意挑选用来比较的公司。挑选同一行业内的公司并不足够,投资者还应该注意那些和研究公司有着相似基础的公司。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Aswath Damadoran认为,在相对估值法中任何与研究的公司有关系的基础公司都有可能影响到市场上的市盈率,因此要对每个公司进行彻底的分析。所有的公司,包括那些同行业的公司都有着特殊的变量决定着倍数,例如增长量、风险和现金流量模式。而且,如果投资者研究倍数明确的定义,就会做得更好。被比较的公司的倍数有统一的定义是必要的。但要切记,倍数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以市盈率这个倍数为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整个行业的市盈率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用固定的市盈率来衡量一切公司。投资者需要运用他们手上所有的工具来对公司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因为有陷阱和缺陷,要想运用相对估值方法对一家公司的股价进行更加准确的测量,就必须结合运用其他(如现金流量贴现法)的工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