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赫霍兹博士在《通用理论》这本书中,对改变世界大战后经济学典范的凯恩斯(1883~1946)下的评语,是"风雅的玩家"。为什么将伟大的经济学家说成这样?你如果知道凯恩斯多彩多姿的经历,就会认为没有一句评语比这句话更适合的了。
首先,这个人物在经济领域中十分活跃。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教授兼监察人、英国代表性的经济学术刊物《经济志》的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时任英国财政部的首席代表,也当过英国财政部长顾问、国民共同保险公司董事长,还经营了三家投资公司。他是《国家》杂志董事长、英国财政货币制度委员会委员、皇家印度财政货币委员会委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决定国际金融基础架构的布列敦森林会议英国代表,也是以该会议协议为基础设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IBRD)的董事。不只在经济方面,他在各种艺术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是主导当时文艺运动的布伦斯伯里团(Bloomsbury Group)成员之一,也是国立美术馆的理事、音乐美术奖励会的会长。后来他也当选过上议院议员。年轻的时候他原本是个同性恋者,但年过40之后与俄罗斯芭蕾舞者洛波科娃结婚,成为一个不错的丈夫。他是一个艺术的爱好者、投资家、公司的最高经营者,对英国的政策也有很深的介入,可说是全才型的人物。
他在大学刚毕业,要决定未来方向的时候曾说过:"我想管理铁路,或组织一个托拉斯。"可见那时他就具有进取的企业家精神。那么,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凯恩斯具有什么样的投资观呢?(本书不打算谈他的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关的伟大功绩。我会把焦点放在凯恩斯怎么样看这个世界,以及用什么方式累积财富。他在经济学上的丰功伟业,已经有太多书谈过,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买来参考。)
凯恩斯其实是个具有赌徒性格的人。他在赌城蒙地卡罗曾经赌到输光旅费,要跟朋友借钱才回得了家。他也曾经让英国的伟大首相丘吉尔拿出钱来,在1919年进行外汇的投机买卖。他开始进场的时间是1919年8月,通过英国伦敦的外汇市场轮流投资印度卢比、美国美元、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荷兰佛罗郎等等,获得了极高的收益。
但其实他也不是每次投资都成功。1920年4月间美元价格没涨,而德国马克也没像他预测的一样下跌,凯恩斯一下子就损失了13000英镑,他经营的投资公司也损失了8000英镑。为了摆脱危机,他不得已又借了5000英镑,并且用自己《和平的经济后果》这本书的预付版税当保证金,又凑了1500英镑。但即使失败,凯恩斯也说他对自己所做的投资不曾后悔。他只对失败的结果后悔。对于他凡事慎重的经济学家父亲,他也说出了支持投机的言论:"投机增加了社会流动性,并且减少经济变动,为生产者提供可信赖的里程标示,因此对整个社会是有益的。"1920~1921年,他开始关心实物投机领域,并运用自己所有的经济知识,积极投资棉花、铅、锡、铜、橡胶、砂糖、小麦与麻的市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也靠买股票赚了大钱。1937年他的财产已经达到50万英镑,而当时英国一般劳动者的薪资只有2英镑,对照之下就知道那是多大一笔钱了。曾经与他共事过的财政部长尼可拉斯·戴文波(Nicolas Davenport)说:"对投机的动物性直觉,将凯恩斯造就成伟大的经济学家。"就像戴文波所说,凯恩斯与其他经济学家不同,他曾经留下不少投资方面的名言。他对群众心理、投资标的选择这几个领域,都有过一些评论。为什么凯恩斯会这么关心投资呢?当然他喜欢玩投机游戏也是一种理由。写下凯恩斯评传《约翰·凯恩斯--新经济学的诞生》的日本伊东光晴教授,对这件事的说法是:"凯恩斯是个喜欢投机的人物。但他的收入不够,这是让他开始投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凯恩斯原本是个公务员,在印度事务部工作(但是他一辈子都没去过印度),但因为他的"风雅玩家"性格,让他与保守的公务员社会格格不入,只好辞职回学校教书。他这时的收入只有讲座教授年薪100英镑、父亲每年给他的100英镑,以及大学给他的120英镑。然而拥有高尚艺术品味的他,去看芭蕾公演一定坐头等席,而且一辈子都要乘坐配备司机的劳斯莱斯出行。他很清楚要维持这种贵族生活,非得有许多钱不可。当然很多人都有这种愿望,但是凯恩斯靠着天才,就达成了这种一般人无法达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