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保留看法,不能另立山头

  可以保留看法,不能另立山头  

  一个优秀的组织,既要有一个畅所欲言的决策环境,又要有一个行动一致的执行效率。

  由于知识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同,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团队里如果没有不同看法,大家都一个声调说话,那说明这个团队已经失去活力,不可能发挥创造性的威力。只有不同看法的相互碰撞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做出更有效果的决策。

  但是,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之后,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就会对团队产生危害,影响企业的成功,也影响我们的成长。

  看法发表在决策之前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组织,既要有一个畅所欲言的决策环境,又要有一个行动一致的执行效率。否则,不是做错了事,就是事情做得不到位,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

  按照这种要求,我们每个员工就要在决策之前,提出自己的看法,使之作为决策依据,但在决策之后,就必须采取统一行动。

  决策之后发表不同意见,就是破坏团结;采取不同行动,就是毁坏团队。

  可以越级申诉,不可以越级汇报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运作程序,如果不遵守这一程序,就有可能使整个组织上下失调,陷于混乱。这种程序表现在下级对上级的关系上就是,员工可以越级申诉,但不可以越级汇报。

  可以越级申诉是指,当觉得自己受到上司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或者认为上司所做决定错误而拒绝自己正确建议的时候,我们可以越过上司,向上司的上司进行申诉。在这两种情况下,一种会因为公平问题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团结,进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效率,一种会因为错误决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害。在我们无力影响上司时,我们就可以从整个大局出发,通过越级申诉来避免可能会给团队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

  不可越级汇报是指,在进行工作汇报的时候,我们只能向直接上司汇报,而不可以越级向上司的上司汇报。因为这样做既是对上司的不尊重,破坏了公司的运作程序,同时,也降低了上上司的规格,因为上上司要做比直接上司更重要的事情,但你这样做就等于把上上司的级别降到与直接上司同级的水平。所以,越级汇报是一种破坏程序、咎由自取的行为。

  拉帮结派是对团队最大的破坏

  家族、老乡、同学等以江湖义气表现出来的宗派主义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人际关系在中国已经被很多人视为第一生产力。不得不承认,在旧体制的条件下,由于产权关系混乱,这一套还有很大的市场,以前有一句名言反证了宗派主义的重要性:"你有天大的本事,老子不用你,你能怎么样?"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以产权明晰为首要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一套陈旧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吃不开了,能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庸人到哪里都吃闭门羹。

  但有些人,特别是那些对自己能力不自信的人,观念很难与时俱进,不管到哪里,老是喜欢拉关系,找后台,抱大腿,拉帮结派。也许你短时间内可以如愿以偿,因为人的朴素情感总是根深蒂固,但这样的关系不可能长久,别人完全可能因为你的平庸而受到拖累,那么原本脆弱的友谊,也就顷刻间土崩瓦解了。小李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自称自由派知识分子,比较超脱,乡族观念、宗派观念很淡漠,甚至很反感,这主要和他在大学时同乡会中的境遇有关。本来远离家乡,老乡互相关照也没有大的过错,但他看不惯那种没有原则的交情,很多交往都蒙上了一层私利,甚至发生了"两眼泪汪汪,老乡整老乡"的事件。这一切和他的自由主义精神直接冲突,他以为人的接近应该是志趣和价值观,而不是地域和血缘。所以他对那些以此来和他套近乎的人保持着异常的警惕,接触一下,志趣相同的就结交,否则就渐渐疏远。

  小李刚刚踏进一家报社的门,就敏锐地觉察到人事上的刀光剑影。各个部门内都分别以地域、学校等渊源划为几个派别,工作中处处磕磕绊绊,甲说东,乙偏要说西,并不是为了原则,而是为了"立场",即站在自己那个派别的立场上,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老总为了维持运转,只好玩平衡。小李只求将本职工作做好,拒绝加入任何一方,成为双方都不欢迎的人。为此事,小李向老总反映了一次,老总虽然对此也深恶痛绝,但碍于体制,无能为力。报社就在这种无聊的内耗中一天天衰败下去。小李觉得不顺心,离开了这家报社,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在这家企业里,小李发现,这里面几乎就没有那种现象,因为公司根本就不会迁就任何搞宗派主义的现象。任何事情都是对事不对人,公司业务发展得蒸蒸日上,如火如荼。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拉帮结伙都是对整体组织的破坏,毁坏团队协作精神,从而造成1+1<2的不良后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