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

  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

  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企业看做是自己开的一样。虽然我们不是老板,但我们都是企业中的一员,都要依靠企业来生存。虽然我们岗位不同,但我们共同享受企业的荣誉,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

  员工与企业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员工离开了企业,就无法生存;企业离开了员工,就不成其为企业,也就无法得到发展。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员工要从这种依存关系中来给自己定位,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

  靠实力说话,用业绩定位进入某个企业并愿意继续在其中工作的员工,等于是认同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剩下的问题,就是在企业中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知道,定位就是寻找并确定自己在企业里的合适位置的过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都有自己的岗位和流程。在企业里,没有不承担责任的岗位,也没有不获得报酬的责任。关键的问题是,你想在企业中获得什么样的位置,并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位置?

  我们通常说,企业的业绩是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这是对的,是就总体而言的。但每一个人对企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按照企业的运行法则,员工在企业里要用实力说话,用业绩定位。就是说,我们说话的影响力,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实力,而我们的地位,取决于我们的业绩。没有实力,就没有影响力;没有业绩,就没有地位。要想有实力,有地位,就得不断提高能力,创造业绩。

  发现了工作的意义,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企业里,我们虽然不是老板,但我们都是企业中的一员,都要依靠企业来生存。我们虽然业绩不同,但我们共同享受企业的荣誉,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和责任感,正像安迪·葛洛夫所说的那样--"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企业看做是自己开的一样"。

  同时,作为一个人,我们生命的意义要从工作中去寻找,而工作的意义,要从我们所创造的价值中去寻找。有时候,当我们找到了工作的意义的时候,我们也就确立了我们在企业中的位置。日本的清水龟之助,原是一名橡胶厂工人,后来转任邮差,由于邮差工作单调死板,他在干满一年之后,感到厌倦,又想换工作。

  一天,当他看到脚踏车上的信袋里只剩下一封信还没有送出时,他叹道:"唉!把这最后一封信送完之后,马上递交辞呈。"清水开始按地址送信。然而这封信的地址因被雨水浸淫而模糊不清,因此他找了好几个小时,仍然摸不到头绪。由于这将是他邮差生涯的最后一封信,他发誓一定要送到收信人手上。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东问西问,好不容易在黄昏时送到目的地。

  当他如释重负地叫人来收信时,屋内跑出一个年轻人。这个人看到信后高兴地对清水说:"我天天盼着这封信,今天终于来了!地址这么不清楚您还能送到,真是太感谢您了!"这个年轻人当着清水的面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几秒钟后他喜出望外地叫道:"爸,妈,我考取了!"年轻人的父母听到后马上跑出来,一家人兴奋地抱在一起……

  这一幕动人的场景,使清水深深地体验到邮差这份工作的意义。他想:"这份工作的意义非凡,即使明信片上的几行字,可能会给收信人带来莫大的安慰或喜悦。我不能辞职,我要继续干下去。"从此,他体会出工作的意义,不再觉得乏味与厌倦,也深悟职业的价值与尊严,一干就是25年。从30岁当邮差到55岁,他创下25年全勤的空前纪录,被尊为可敬之士,并于1963年荣获日本天皇召见嘉奖。不论在企业里,还是在社会上,每个岗位都有这个岗位的地位,都有这个岗位的价值。你找到了这个岗位的价值和意义,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