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制举考生的模拟策试练习
唐代社会把士人取得科举出身看作出仕做官的正途,因而由国家举办的科举考试像一根指挥棒,号令唐代三百年间一代代士人围着它团团转。早在唐初,唐太宗私幸端门,看见新中第的进士们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卷1《述进士上篇》)于是终唐一代,士人们竞相选择科举考试的出路,"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唐人赵嘏作诗概括为:"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于是乎全社会仰慕、追求进士出身蔚然成风。唐人沈既济总结道:"[武]太后君临天下二十馀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以成风。至于[唐玄宗]开元天宝之中,……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通典》卷15《选举典三》)这两则资料说的都是进士科,但进士科的必考科目就是策试,而且进士出身的人还可一考再考制举,制举的必考科目也是策试。因此,士人们为了加大中举的把握性,先期进入角色,事先自发主动地进行模拟策试练习。在这一场外预演中,考生由于是自己考自己,不能准确预测届时考官会出什么样的试题,考生便把摊子铺得很大,凡是能考虑到的社会问题,都由自己出题自己回答,以便未雨绸缪,胸有成竹,能在考试时幸运地碰上其中的一些内容。因此,科举考试实际上起到了牵动士人关注和思索现实问题的作用。那么,也就是说,科举考试把一切读书人都裹挟进了国家的政治圈子中,让他们由客体变成主体,由边缘进入中心,由旁观变成参预,以实现儒家所赋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由于科举活动及其所波及的活动规模庞大,被裹挟的人士一代又一代,因而国家实际上收到了最大程度集思广益的效果。
白居易和元稹(微之)便是这样做的。白居易作了75篇模拟策试练习,收入《白居易集》卷45-48中。他以开篇的《策林序》交待这项活动的缘由,说:"元和初,予罢校书郎,与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及微之首登科,予次焉。凡所应对者百不用其一二;其馀自以精力所致,不能弃捐,次而集之,分为四卷,命曰《策林》云耳。"这些模拟策试练习涉及的社会问题很多,我们可以从它们的篇目印证这一点,如:《美谦让(总策问中事,连赞美之)》、《塞人望,归众心(在慎言动之初)》、《教必成,化必至(在敬其终)》、《不劳而理(在顺人心立教)》、《风行浇朴(由教不由时)》、《致和平,复雍熙(在念今而思古也)》、《王泽流,人心感(在恕己及物)》、《黄老术(在尚宽简,务清净,则人俭朴,俗和平)》、《政化速成(由不变礼,不易俗)》、《号令(令一则行,推诚则化)》、《辨兴亡之由(由善恶之积)》、《忠敬质文损益》、《议祥瑞,辨妖灾》、《兴五福,销六极》、《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息游惰(劝农桑,议赋税,复租庸,罢缗钱,用谷帛)》、《平百货之价(陈敛散之法,请禁销钱为器)》、《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不夺人利(议盐铁与榷酤,诫厚敛及杂税)》、《议盐法之弊(论盐商之幸)》、《议罢漕运可否》、《立制度(节财用,均贫富,禁兼并,止盗贼,起廉让)》、《养动植之物(以丰财用,以致麟凤龟龙)》、《请以族类求贤》、《尊贤(请厚礼以致大贤也)》、《请行赏罚,以功举贤》、《审官(量才授职,则政成事举)》、《大官乏人(由不慎选小官也)》、《议庶官迁次之迟速》、《革吏部之弊》、《牧宰考课(议殿最未精,又政不由己)》、《使百职修、皇纲振(在乎革慎默之俗)》、《达聪明,致理化》、《决壅蔽(在不使人知所欲)》、《君不行臣事(委任宰相)》、《使官吏清廉(在均其禄,厚其俸)》、《省官、并俸、减使职》、《议百司食利钱》、《议百官职田》、《议兵(用舍,逆顺,兴亡)》、《销兵数(省军费在断召募、除虚名)》、《复府兵,置屯田(分兵权,存戎备,助军食)》、《选将帅之方》、《御功臣之术》、《御戎狄(征历代之策,陈当今之宜)》、《备边、并将、置帅》、《议守险(德与险兼用)》、《议封建,论郡县》、《议井田阡陌(息游惰,止兼并,实版图)》、《议肉刑(可废不可用)》、《刑礼道(迭相为用)》、《止狱措刑(在富而教之)》、《论刑法之弊(升法科,选法吏)》、《使人畏爱悦服,理大罪,赦小过》、《去盗贼(在举德选能,安业厚生)》、《议赦》、《救学者之失(礼、乐、〈诗〉、〈书〉)》、《黜子书》、《议礼乐》、《沿革礼乐》、《复乐古器古曲》、《议祭祀》、《禁厚葬》、《议释教(僧尼)》、《议文章(碑碣、词赋)》、《采诗(以补察时政)》、《纳谏(上封章,广视听)》、《去谗佞,从谠直》、《使臣尽忠、人爱上(在乎明报施之道)》、《养老(在使之寿富贵)》、《睦亲(选用)》、《典章禁令》。
为了避免与本文前面论述的内容重复,这里举《策林》中几篇另类内容的篇幅短一点的模拟答卷为例,以见其匡时济俗的用意。
《禁厚葬》说:"臣伏以国朝参古今之仪,制丧葬之纪,尊卑丰约,焕然有章。今则郁而不行于天下者久矣,至使送终之礼大失其中。贵贱昧从死之文,奢俭乖称家之义。况多藏必辱于死者,厚费有害于生人。习不知非,浸而成俗。此乃败礼法、伤财力之一端也。陛下诚欲革其弊、抑其淫,则宜乎振举国章,申明丧纪。奢侈非宜者齐之以礼,凌僭不度者董之以威。故威行于下则坏法犯贵之风移矣,礼适其中则破产伤生之俗革矣。移风革俗,其在兹乎!"(《白居易集》卷48)这里抨击社会上盛行的厚葬风气,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彼此攀比,浪费财物,冒犯尊卑秩序,甚至穷家打肿脸充胖子,影响死者在世家属的生活保障;提请皇帝颁布制度,严格执行,以移风易俗。
《养老》说:"臣闻昔者西伯(周文王)善养老而天下归心。善养者,非家至户见,衣而食之,盖能为其立田里之制以安其业,导树畜之产以厚其生,使生有所养、老有所终、死有所送也。近代之主以为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而特颁其布帛肉粟之赐,则为养老之道尽于是矣。臣以为此小惠也,非大德也。何则?赐之以衣帛,仁则仁矣,不若劝其桑麻之业,使天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赐之以肉粟,惠则惠矣,不若教其鸡豚之蓄,使天下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然后牧以仁贤,慎其刑罚,虽不与之年,而老者得以寿矣。不夺其力,不扰其时,虽不与之财,而老者得以富矣。使幼者事长,少者敬老,虽不与之爵,而老者得以贵矣。此三代圣王所以不遗年而兴孝者,用此道也。"(《白居易集》卷48)这里把往古历史理想化而作为样板,结合孟子的政治理想范式,对照现实状况,指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使老人在经济生活、社会地位、健康长寿等方面受到实惠。这便超越了社会保险的境界,上升到对社会从经济、社会、人伦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理顺社会关系的层面上。
《议释教》则表现出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全文说:
问:汉魏以降,像教浸兴,或曰足以耗蠹国风,又云足以辅助王化。今欲禁之无用,恐乖诱善崇福之方;若许之大行,虑成异教殊俗之弊。裨化之功诚著,伤生之费亦深。利病相形,从其远者。
臣闻上古之化也,大道惟一,中古之教也,精义无二。盖上率下以一德,则下应上无二心。故儒、墨六家不行于五帝,道、释二教不及于三王。迨乎德既下衰,道又上失,源离派别,朴散器分,于是乎儒、道、释三教鼎立于天下矣。降及近代,释氏尤甚焉。臣伏观其教,大抵以禅定为根,以慈忍为本,以报应为枝,以斋戒为叶。夫然,亦可以诱掖人心,辅助王化。然臣以为不可者,有以也。
臣闻天子者奉天之教令,兆人者奉天子之教令。令一则理,二则乱。若参以外教,二三孰甚焉!况国家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执此二柄,足以经纬其人矣。而又区区西方之教与天子抗衡,臣恐乖古先惟一无二之化也。然则根本枝叶,王教备焉,何必使人去此取彼?若欲以禅定复人性,则先王有恭默无为之道在;若欲以慈忍厚人德,则先王有忠恕恻隐之训在;若欲以报应禁人僻,则先王有惩恶劝善之刑在;若欲以斋戒抑人淫,则先王有防欲闲邪之礼在。虽臻其极则同归,或能助于王化,然于异名则殊俗,足以贰乎人心。故臣以为不可者以此也。况僧徒月益,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耗人利于金宝之饰,移君亲于师资之际,旷夫妇于戒律之间。古人云:一夫不田,有受其馁者;一妇不织,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臣窃思之,晋、宋、齐、梁以来天下凋弊,未必不由此矣。伏惟陛下察焉!(《白居易集》卷48)
显然,这是一篇反佛的文章。白居易严夷夏之辨,站在国粹的立场上,对中国固有传统文化中用世的儒家思想,同出世的外来宗教佛教,连同国产宗教道教,进行了一番比较,得出儒教完全可以代替佛教,因而需要对佛教加以限制、压抑的结论。这则模拟答卷说理比较透彻,表明白居易对于佛教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然而他却是一位奉佛极深的士大夫,有着在家佛教徒的居士身份,他怎么要写这一篇与自己的信仰和行事大相径庭的文章呢?这固然由于他想在制举考试中一举成功,不得不迎合社会实际需要,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在公与私的不同场合中的矛盾处境和尴尬心态。这便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使士大夫时时记着自己的责任,使一己服从群体,小我服从大我。如果所有的人都能这样做,全社会的积极性便会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