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平定江南的战略

  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四分五裂,多民族政权并存。经过二百七十年的民族融合,很多少数民族都已汉化。隋文帝推翻北周鲜卑族统治,在北方建立起汉族政权。南方的两个政权都是汉族政权,一是建都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陈朝,统辖着三十州地盘二百万人口;二是割据在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的后梁,只有一郡之地。南北对峙不再带有民族对立的色彩,经济的发展和交流迫切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国家统一的时机成熟了。

  隋文帝即位之初,即把统一中国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他向宰相尚书省左仆射(yè)高熲(jiǒng)征求将帅人选,高熲推荐贺若弼和韩擒虎。开皇元年(581)三月,隋文帝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守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守庐江(今安徽省合肥市),责成他们经略陈朝。九月,隋文帝又任命长孙览和元景山为行军元帅,率军伐陈,而由高熲节度各支部队。第二年正月,陈宣帝去世,后主陈叔宝继位。元景山派邓孝儒带领四千隋军,在今湖北省武汉市一带打仗,当地的陈朝守将皆弃城逃跑,于是陈朝派遣使者请和。隋朝这时还没有力量立即灭掉陈朝,再加上北方有突厥族的威胁,于是高熲就以"礼不伐丧"(《资治通鉴》卷175)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奏请班师。二月,隋文帝便诏令高熲等撤回。开皇七年(587),隋文帝征召后梁主萧琮(cóng)入朝。后梁地小力弱,不敢违抗,萧琮于是率领群臣二百余人从江陵来长安。隋文帝趁机派兵进驻江陵,废掉后梁政权,把萧琮留在长安以上柱国名义予以安置。这样,隋朝把持了长江中游地区,为向下游的陈朝首都建康进军提供了方便。

  从此,隋朝君臣统一中国的行动进入紧锣密鼓的阶段。隋文帝宣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南史》卷10《陈本纪下》)他征求平陈方略,高熲提出一整套方案,说:"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水田早熟。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偷袭),彼必屯兵守御,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大军横渡长江),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茅竹,所有储积,皆非地窖。若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资治通鉴》卷176)隋文帝采用这套方案,使陈朝物资大受损失,警觉变得麻痹。上柱国杨素以及贺若弼、州刺史高劢、崔仲方等人,纷纷献计献策。崔仲方上书建议在今安徽、江苏增派陆军,在今四川、湖北制作战船。长江和汉江的水陆冲要地带,双方必然极力争夺。陈朝沿长江遍置战船,但最终要集中到汉江入长江口和西陵峡口进行决战。陈朝如果派出精兵增援长江上游,处在下游的我方陆军即可乘机渡江作战;陈朝如果按兵不动,固守建康,处在上游的我方军队即可大举征伐。"彼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徒有三吴、百越之兵,非恩不能自立矣。"(《资治通鉴》卷176)隋文帝于是把崔仲方的刺史任职地从虢州(治今河南省卢氏县)更换到汉江下游的基州(即竟陵郡,治今湖北省钟祥县),这里是他建议督造战船的地方之一。有人建议造船注意保密,隋文帝说:"吾将显行天诛(公开地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何密之有!"(《资治通鉴》卷176)于是隋方故意把造船的刨花、木片投入江中,漂到陈朝境内,让他们嗅到战争的气息,对他们造成心理攻势。杨素在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大规模制造战舰。最大的战舰叫"五牙",能容纳官兵八百人,起楼五层,通高一百余尺,前后左右装置六个拍竿,各长五十尺,用以拍击敌船。次一等的叫"黄龙",容纳官兵百人。再次有平乘、舴艋等等。

  次年三月,隋文帝下诏揭露陈后主罪恶二十条,抄写三十万份散发江南。十月,隋文帝设置淮南行台省,治所设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以次子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为行台尚书令,总管灭陈事宜。隋文帝旋即出兵,亲自送行。他任命杨广、三子秦王杨俊以及杨素为行军元帅。于是杨广从六合(今江苏省六合县)出兵,杨俊从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出兵,杨素从永安出兵,同时荆州(治今湖北省江陵市)刺史刘仁恩、蕲(qí)州(治今湖北省蕲春县)刺史王世积、庐州总管韩擒虎、吴州总管贺若弼、青州(治今山东省青州市)总管燕荣分别由自己治所出兵,总共五十一万八千人,由杨广节度。左仆射高熲、右仆射王韶分别担任晋王府元帅长史、司马,具体处理军务。
杨俊督率水陆大军,屯驻汉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杨素带领水军顺长江三峡而下,起初所向披靡。陈朝沿江镇戍接连上报情况,但执政大臣施文庆、沈客卿扣押情报,不向陈后主反映。隋朝重兵隔江布防,陈朝在建康的军队只有十多万,君臣们极度迷信长江天堑,以为国家坚如磐石,万无一失。陈后主说:"王气在此,齐兵三来,周师再来,无不摧败,彼何为者邪!"都官尚书孔范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邪!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他甚至认为隋军来犯,不过给自己提供了立功升迁的好机会,竟大言不惭地对陈后主说:"臣每患官卑,虏若渡江,臣定作太尉公矣。"当有人误传隋军的战马死掉,他说了句俏皮话:"此是我马,何为而死!"意思是打败隋军,隋马皆是陈朝的战利品。陈后主哈哈大笑,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于是我行我素,"奏伎纵酒,赋诗不辍"。(《资治通鉴》卷176)

  贺若弼在广陵故意买了五六十艘破船,摆在显眼的地方,陈朝人以为隋朝缺船,无法渡江。他部署沿江军人值勤换班,都集中到广陵,于是旌旗蔽野,人头攒动;陈朝人以为隋军聚集,肯定要出动打仗,便急忙发兵防备,后来确知隋军仅仅是换班集合,习以为常,不复防备。贺若弼又命令士兵不断沿江打猎,人马喧腾,尘土飞扬,以麻痹陈朝官兵,使他们把尔后隋方的真正出兵判断为打猎嬉戏。于是在开皇九年(589)正月初一,趁着戍守长江的陈朝官兵为欢度春节而堕入醉乡,贺若弼从广陵渡江,韩擒虎从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渡江,向陈朝政治中心地带压过来。陈人立即密启告急,陈后主喝得酩酊大醉,对密启不予理睬。江南人民对于隋朝攻打自己的腐败政府没有抵触情绪,甚至对于汉族内部结束分裂的军事行动带有好感。当韩擒虎在陈朝的国土上安营扎寨后,"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贺若弼渡江二十多天以后,陈朝大将任忠前来投降,引隋军由朱雀门进入建康城。城内守兵欲战,任忠挥手制止,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隋书》卷52《韩擒虎传》)于是陈军一哄而散。陈后主见大事不好,连忙和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进景阳宫的枯井内。隋军扬言要投石,他和二妃捆在一起,被隋军拉出,投降了隋军,陈朝灭亡。高熲进入皇宫,"犹见启在床下,未开封"。(《资治通鉴》卷178)长江中上游的陈军不知道石头城上旗帜变色,还在奋力抵抗杨俊和杨素。杨俊统领十多万水陆军队,滞留在汉口。陈军在三峡横缀三条铁索,杨素战舰长时间受阻不得下。双方交战,死伤惨重。杨素后来终于战败陈军,开赴汉口。陈后主投降的消息传开,境内各地逐渐投降隋军。淮南行台省的任务已经完成,隋朝于二月份予以撤销。陈后主被押至长安,加以安置。

  陈朝灭亡后,岭南各郡无所适从。高凉郡(治今广东省阳江县)太夫人冼氏是原萧梁政权高凉太守冯宝的妻子,这时被各郡推举为主,号称"圣母",保据一方,统率部落十多万家。隋朝派使者安抚岭南,把陈后主写给冼夫人的劝降书交给她。冼夫人集合当地首领数千人,痛哭流涕。她派孙子冯魂率众迎接隋朝使者入广州,愿意归附隋朝,并协助隋使说服岭南各郡归附。隋朝册封她为宋康郡夫人。至此,分裂局面告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