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地弥纶(1)

  当这几名虎贲日行夜潜,来到修筑陵墓的工地时,刚接近偃路子,还没来得及寒暄,突然天地异变,流火绕日。众人惊恐万分,也顾不上管偃路子了,落荒而逃,回到楚国,当即向楚王禀报。楚王还未做出反应,天相师当即震惊,跪倒在地,祈求楚国发兵攻打冶国。

  当时群臣一片恐慌,因为能够做到一国之天相师这个位置,其身份在古时重视神道鬼说的社会里,是相当尊贵的,是和一国之君平起平坐的,在宫廷絮礼中从不下跪,因为他所代表的就是天。如今天相师当廷跪拜,这在以往甚至列国都是从来没有的,而且原因只是为了攻打一个小小的冶国。

  楚王大惊,急忙把他扶起,问其原因。天相师让楚王屏退左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稳定一下情绪,然后开口说出一个惊天的秘密。

  作为一国的天相师,是一个仰以善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人,在当时各诸侯国资历差不多的天相师之间,都知道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

  传说中执掌天上地下的鬼神,并非居于九霄之上、地府之下。而是生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被天相师称为天地弥纶之道。

  所谓的天地弥纶指的就是三元知幽明。三元指的就是先天、后地、环宇。

  而作为天相师,想要突破的,就是天地弥纶之道(这种思想后来被道家所接受,成了日后炼丹修元的思想基础)。要想突破天地弥纶之道,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身修为的升华,另外一种,就是寻找“灵山”。

  所谓的“灵山”指的是天地经历浑浊清明以来的一块圣地,据天相师历代相传,天生灵山,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说的就是“灵山”出现在世上前的征兆(后来秦始皇让徐福携五百童男童女到海外寻找仙地,祈求不死神药,其实就是为了寻找世间传闻的“灵山”)。

  “灵山”并不是一块固定的地方,它隐藏于九冥之下,也就是地下,并且会随着日月星辰的轮浮发生转移,但是它每移动一次,就会像历代相传的那样“天垂象见吉凶”,出现天体征兆(其实这种观点用现在科学解释比较类似于地质学说的“大陆漂移”之说,地质学家经过勘测得知,地球上现有的大陆板块事实上在最早是一体的,后来经过地质变化产生分离,导致现在的格局。据现在的地质学家通过精密仪器探测,得知在地层深处,也探明有未知的固状地层物质发生移动现象)。

  在中国甚至西方,都会在地表发现一些固定的远古遗物,如雕像或者其他物事,如果这些东西位置发生变动,就会有天象征兆。

  比如在希腊有一座公牛雕像,建在塔米拉的一个小村子里,这座公牛雕像是1300年前由能工巧匠雕琢而成的,上面镌刻着:“移动先知的脚印,洪水与我一样无情”,村里都信奉如果移动公牛的位置,就会天降暴雨,导致水灾,所以千百年来无人移动,后来希腊政府为了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于1958年不顾村民阻拦,决定将公牛雕像移往国家博物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公牛雕像刚移到国家博物馆里,暴雨铺天而下,仅第一天的降水量就超出了47年来最高日降水量,全国陷入汪洋之中,只有塔米拉村里的人因为提前修筑堤坝,才得以幸免。只是这些远古遗留的物事多处在地上,不像“灵山”那样处在地层深处)。

  现在在冶国冶鲣王尚未建成的陵墓上出现的天地异变,流火绕日,就是历代相传的发现“灵山”征兆。

  楚王听到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寡人要成仙了。

  当即下达命令,攻占冶国。

  这天相师颇有心计,他知道不论谁发现这个秘密,都会欲探之而后快,所以马上派人先把偃路子暗中监视起来。后来通过对在工地上探知的奴人得知,原来这偃路子是被冶鲣王囚禁起来修建陵墓的,并不是冶鲣王发现了“灵山”,而偃路子最初周游列国的本意是为了给族人寻找一块世外之地。于是天相师和楚王一合计,觉得现在这个秘密只有偃路子一个人知道,但是要想从他嘴里撬出这个秘密不容易,毕竟这关系到亘古以来一个最大的秘密,不如以亲情相诱,派出一名机灵可靠的人,充当卧底,派人先通知偃路子的族人,待这些族人与偃路子会合后,定会开掘“灵山”,到时候他们再坐享渔人之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