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旅游是有权有钱有闲人的活动(二)

  (2)功利明显的士人游说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正值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建立之际,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士"或著书立说、争鸣论战,或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宣传政见,弘扬主张,以求受到赏识,风光仕途。在这种别具风格的政治游说活动中,孔子、苏秦、张仪等就是这样一群游历各国、游说诸侯,谋求高官显爵士人的代表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据《韩待外传》解释:"天山者,万物之所据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导民异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和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旅游观如出一辙。这种比德伦的山水观已具有人性的内容,它开始摆脱对山水直接的物质性功利,而代之以超然的精神性功利了。

  孔子在外十四年,游历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广泛宣传儒家思想。在周游列国中,面对老百姓的颠沛流离,孔子斥责暴君"苛政猛于虎";在日常游历中,他看到江水汩汩而去,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此激励后人把握时光,奋发向上。长期的旅游经历,形成了孔子和谐自然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孔子还提出"父母在,不远游"的近游观。这里的"游"既包括"旅游"的含义,也有现代意义上的"外出打工"的意思。这种观点反映了生产力低下时的时代特点。孔子近游观的目的是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的仁政思想。所以,纵览孔子的旅游观,孔子从未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游乐行为,而处处与儒家的仁礼思想、义利观、尚古意识和"与民偕乐"观相融合,给后世相当影响。

  孟子和孔子一样,为弘扬儒家仁本思想,也曾周游列国,他曾对宋勾践说过:"你喜欢游说各国君主吗?我告诉你怎样游说: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问:"怎样才能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失意时不离开仁宅义路,显达得意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仁义,士人就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王道,民众就不会失其所望。古代的士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就独善其身,显达就兼善天下。"另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士人,在关键时刻,也往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或为主子解一时之难,或在强手面前保卫国家尊严。如魏国人范雎,欲周行天下,游说诸侯,一展平生所学,却因家境贫寒,既无钱作旅途之资,也没有托人引见之费。只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奔走效力。一次,他随须贾前往齐国,见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嚅嚅无言以对,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让齐襄王自讨没趣。

  齐襄王退朝以后,对在庭上仗义执言的范雎的胆识念念不忘。当晚,他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以客卿相处。范雎义正词严地拒绝道:"臣与使者同出,而不与同入,不信无义,何以为人?"齐襄王闻知,心中甚为敬重,特赐予范雎黄金十斤以及牛、酒诸物。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毛遂这个名字也成为自我推荐的代名词。这位战国时代在赵国平原君门下原本默默无闻的宾客,随着这一成语的流行而名垂不朽。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大军攻打赵国,长平一役,斩杀赵军45万人,赵国元气大损,闻秦丧胆。赵胜决定精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门客,前往楚国,向楚国求救。

  但他门下虽有数千宾客,真到用时,却凑不齐二十人。这时有个叫做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赵胜以其呆三年而不被发现为由拒绝选拔,毛遂据理力争才得以成行。

  赵胜一行人到了楚国,游说工作颇不顺利,从旭日初升到日正当中,向楚王阐述联合抗秦的重要,楚王仍然犹豫不决。

  毛遂十分不满,按着佩剑走上台阶,对赵胜说:"合纵抗秦一事,利害得失一句话就说得清楚,哪需谈这么久?"楚王见之怒斥道:"我和你主人讲话,你来干什么?"毛遂于是向前说:"大王斥责我,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但现在咱们相距不到十步,人多势众没有用,你的性命操在我手上。"毛遂语带威胁,接着话锋一转,指出楚国兵多将广,地大人多,却臣服于秦。毛遂说:"白起,只是一个小角色,却率数万之众攻打楚国,夺去鄢、郢两座城,并火烧夷陵,毁去楚国宗庙,羞辱楚国祖先,连我赵国都为你羞愧,大王却不以为耻。现在提倡联合抗秦,其实是为楚国啊!"毛遂一席话,说得楚王哑口无言,于是下令联合共同对抗秦国。赵胜回国后叹息说:"我再也不敢自称能辨识人才了。"毛遂从此被奉为上宾。

  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苏秦、张仪两人。"战国七雄"是中国历史上七个诸侯国争霸的动荡时代,在"七国"的较量中,秦国异军突起,对其他六国构成了威胁。当时的政治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方案,一种是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抗秦方案,另一种是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亲秦方案。双方往来六国,凭"三寸不烂之舌",极力劝说六国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

  苏秦一生坐车骑马,行遍天下,在宫廷游说各国诸侯,使国君左右之人缄口不言,天下无人能敌。

  其实,苏秦的游说并非一帆风顺。他早年出身于穷门陋巷,为一介贫寒困苦之士。他曾向秦王上书十次,但他的主张一直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花光了,只得离开秦国回到老家。

  他裹着腿,穿草鞋,担着行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不好啊!"于是他连夜翻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伏案诵读,反复研习揣摩,深入领会。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以卿相之尊位给我的呢?"一年以后,他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于是他出发了,来到赵国,在华丽的殿堂见到赵肃侯,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任命他为赵国的相国,并相国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让他带着这些财物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纵的计谋,以打击强大的秦国。

  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黄金万千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光耀于道路;山东六国,如草从风,倒伏于前;从而使赵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苏秦往南游说楚王,途经洛阳时,他父母闻讯,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洁道路;并且设置音乐,筹办酒席,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苏秦来到后,他妻子不敢正视,只是偷偷地察言观色,恭敬地听他讲话。他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谢罪。苏秦说:"嫂嫂,为什么你以前那么傲慢,现在又如此卑下呢?"嫂嫂答道:"因为您现在地位显贵而且金钱很多啊!"苏秦叹道:"唉!一个人在贫穷时,连父母也不把他当儿子看待;等到他富贵了,就是亲戚也都害怕他。看来人生在世,对于权势富贵,怎么能够忽视呢?"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

  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于是他跑去楚国游说,与屈原结下冤仇,致使屈原被流放乡野,最后悲愤之至投汨罗江而死。

  这些士人便是在这样频繁的周游列国中,企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而得到人生的满足感。他们满怀理想,长年车旅在外,与山水为伴,经受大自然的风吹雨打,但他们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审美境界。到西汉时,诸侯聚养宾客,犹有游说余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