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篇(一)

  思考的启示把人从奴隶解放成自由人。-- [美]爱默生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美]爱默生

  沉思--就是去领悟真理,去生活,去运动,并在沉思中去获得我们的存在。-- [印度]泰戈尔

  33.请问您对真理如何理解?

  答:我在演讲中,着力宣讲真、善、美,而"真"字,首要意义在讲真理,如何理解真理呢?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一种习惯的理解。

  另外,人们还这样认为,真理乃是人类在其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或规律和普遍可证性的肯定意义。

  不管对真理如何理解,我们在演讲中一定要使自己的言论接近真理,绝不讲假话和错话。我是在这样努力,但真正做到完全正确,还需要不断努力,也许盖棺也不能定论。

  34.请问演讲征服力如何形成?

  答:在演讲中,要说服、征服群众,必须有一定的征服力。

  第一,要有人格力量,首先自己做人要正,言行如一。第二,要有情感上的力量,要真挚,要实在,感情充沛。

  第三,要有逻辑的力量,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不能语无伦次。

  第四,例证要动人。

  第五,语言要坚定、鲜明、生动有力,掷地有声。

  人格要高尚,感情要充沛,逻辑要严谨,例证要动人,语言要生动。

  总之,从演讲本人到演讲稿,从讲的内容到讲的形式,从感性到理性,都应当有相应的力度,才有可能形成演讲的征服力。

  35.有人讲,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您怎么看?

  答: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意思是讲一句话可以使一国兴盛,也可以使一国败亡。我同意这句话的本质含义。

  记得伊索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伊索的主人告诉他明天要宴请几位哲学家,请准备好菜肴。第二天客人来,席上摆的全是舌头,可称为"全舌宴"。主人问:"这是什么意思?"伊索回答说:"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对这些哲学家来说,舌头不是最好了吗!?"接着主人又吩咐,明天再办一桌菜肴,要最坏的。第二天,伊索端上来的菜依然是舌头。主人问:"这又是为什么?"伊索说:"人世间的许多坏话不也是口中说出来的吗?"舌头既可以发挥好的作用,又能产生坏的作用。一个好的演说家,要发挥舌头好的作用,不要让舌头起坏作用。

  36.有些人在演讲中,着力吹嘘自己,夸大自己的成果,您怎么看?

  答:一个人在讲台上夸大事实,炫耀自己,绝无好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想一个人在台上用几句话掩人耳目,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掩饰一时也不能掩饰永世。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几句话:"靠嘲弄别人抬高自己的人,往往是自己作践自己。靠吹嘘和谎言美化自己的人,最终只会丑化自己。"请记住,如果一千个人听讲,就有一千双耳朵、一千双眼睛在听、在看!

  37.演讲人讲假话,确也有人上当受骗,这为什么?

  答:演讲者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假话骗人,绝无好结果。偶尔骗了一些人,那是因为他骗术高明。有人讲:"最容易上当的谎言,是被掺进虚假的实话;最易受骗的谬论,是被稍加歪曲的'真理'。"这话讲得太好了,妙极了。演讲者、听讲者都应仔细玩味,从中悟出点哲理。

  38.您面对群众演讲,无论是面对几百人或几千人、上万人都能泰然自若,为什么?

  答:我上台前,都要用无限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演讲,力争符合这五项基本原则。一般来说,符合这五条,一定能胜利。

  一曰时代性、针对性;二曰实用性、操作性;三曰科学性、系统性;四曰艺术性、强磁性;五曰恒久性、延伸性;有了这五条,再加上相应的艺术技巧,演讲一定能成功,所以能泰然自若。这是建立在五项基本原则之上的必胜信念。

  39.您在演讲中,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有些是您在生活中观察出来的。您在观察过程中,有些什么体会?

  答:我平时比较注重观察事物,就像照相机,经常抓拍,从外在到内在都要研究。观察与创作的过程如郑板桥画竹。

  把目中之竹变为胸中之竹,又由胸中之竹变为手中之竹。

  目中之竹,是竹子的现实形态,画竹全过程可算作肯定阶段。

  把目中之竹加以揣摩,在胸中经过一番扬弃,弃其原始外形,得其神韵,成为胸中之竹。这是第一个否定。

  胸中之竹只是一种概念,缺乏现实的外形表现。还需要第二个否定。即经手中之竹扬弃,留其神韵,克服其外形不足的缺点,恢复目中那种现实竹子的形态。这种手中之竹并非目中之竹的简单重复,实际上是目中之竹与胸中之竹的结合,形神兼备,体现出竹欣欣向荣而又兀傲清劲的精神,把目中之竹提升到艺术的高度。

  画竹如此,演讲选典型也如此。我们演讲中那些有影响的典型,几乎都是由目中到胸中,又由胸中到口中的,逐渐形成活生生的典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