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四)

  可恨的可怜人

  朱允炆之败,现在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朱允炆自身所具有的缺陷性,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他的可恨之处。其可恨之处有三点,最不可取的是他的妇人之仁,其次就是他的用人不当,再次就是他的急躁冒进。

  朱允炆是很仁慈的,即是他叔叔造反了、谋逆了,他还要对将士们说"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仁慈的太过了,就成了懦弱和无力的代名词,结果大军未动,先失去了大半的战斗力,着实让朱棣捡了个大便宜,假使他懂得擒贼先擒王,战争一开始就将矛头鲜明的指向朱棣,而不是犯傻的送一个挡箭牌给他,胜败就会是另一番情形了。俗话讲,无毒不丈夫,还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还想大发仁慈,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大概不会有。或许,一开始朱允炆就觉得他是必胜无疑的,故此高姿态的表示他的仁慈,可惜他错打了算盘,最后满盘皆输。论手段,论厚黑,他比他的叔叔差远了。朱棣包围金陵的时候,朱允炆无奈求和,可谓使尽办法,可朱棣却不给面子,甚至发狠话,说除了太祖的陵庙外,他要血洗金陵,一丁点的活路都不给朱允炆留,相比朱允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话,朱棣真是狠到家了。政治斗争是残酷的,要不得一点仁慈,朱允炆恰恰栽到自己的仁慈上。这是他最不可饶恕的可恨之处,也是导致他失败的最重要的因素。

  再说朱允炆的用人。朱允炆这个人光是书读得好,用人之道却一塌糊涂。他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齐泰和黄子澄,都不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齐泰是个好参谋,但没有帅才,又是朱元璋的老臣,朱允炆对他有些疏远,故而对于他的计策,朱允炆不大认可,尤其是当他和黄子澄的观点背离时,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倾向黄子澄。黄子澄在朱允炆还是皇太孙的时候,是东宫的侍读,凭借这点关系,得到了朱允炆的青睐,但是这个人实在是眼高手低,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不如他高明,结果错误的主意一个接一个。你若怀疑他的忠心,则是大大的冤枉了他,但他所为朱允炆建言建议的,反过来却帮了朱棣的忙。朱允炆之败,黄子澄的贡献率最大。还有那个李景隆,吃得比谁都多,打起仗来却稀松平常,可关键时候投降的速度谁也比不上他,朱允炆让李景隆统领军队对抗朱棣,是个致败之举,将帅是军队的灵魂,灵魂不好使,光凭士兵卖力,作用不大。铁铉和盛庸倒是好样的,有勇有谋,可在靖难之役一开始却得不到重用,到后来李景隆支持不住了,朱允炆不得已才起用他们,可惜这个时候,纵使铁铉和盛庸本事再大,也无力回天了。

  还有一个朱允炆倚重的人物,这个人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叫方孝孺。这个人是个大儒,学识博天通地,冠绝当时,不过从政治斗争的经验来看,他不啻是个幼稚儿。这里需要表扬的,是他的忠心和耿介。金陵城破之时,朱棣逼迫他写朱允炆逊位的诏书,方孝孺临危不惧,狠狠的回敬朱棣一个大大的"篡"字,并说"万世之后,脱不得此字"。不要小看这个举动,当时方孝孺是最高话语权的把持者,他的子弟门生遍布天下,舆论所向,众口所指,方孝孺的言行就是标准。方孝孺回敬朱棣的"篡"字,永远把朱棣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方孝孺有个弟子,叫林嘉猷,在朱棣兵围金陵,朱允炆百般无计的情况下,曾献上离间计。朱允炆采纳后,命方孝孺给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写了一封信,意在挑拨朱棣父子之间的关系,可是朱高炽不上套,他把朱允炆的信原封未动的呈给了朱棣,使得林嘉猷的反间计落空。可见,朱允炆周围的人不是愚忠,就是出手不高的泛泛之辈,失去了人和之利。

  最后一个可恨之处,是朱允炆的急躁冒进。导致他急躁冒进的原因,是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这一点和他的妇人之仁、用人不当有直接关系。朱允炆涉世不深,长在深宫,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而朱棣南征北战,什么没经历过?所以就斗争智慧来说,朱允炆先输一筹。朱允炆不懂得忍术,不懂得后发制人,他迫不及待的打草惊蛇,咄咄逼人,朱棣造反后又犹豫不决,后来战斗吃紧,他又提出来议和,蛊惑军心,犯了兵家大忌。这一切都使他丧失主动,陷入被动。所以在战斗的主动性上,朱允炆又输一筹。有此二者,焉何不败?

  其二,他的爷爷朱元璋也难逃干系。朱元璋这个人,既有革命的两手,也有反革命的两手。他灭亡元朝,解民于倒悬,是件大好事,但坐稳江山后干的勾当,着实叫人寒心。一方面,他把皇权空前加强,把延续了数千年的宰相给废了,成了极权的独夫;另一方面,他向开国功臣大开杀戒,曾经沃血沙场的功臣,到朱允炆登基时,几无幸存者。

  朱元璋在某种程度上是个理想主义者,容易走偏执极端的道路。在选择储君的问题上,他就是如此。他本无须非得让朱允炆继承皇位,他的儿子当中比朱允炆能力强的也不在少数,况且前朝也有兄终弟及先例,可朱元璋偏偏执拗自己的理念,结果把朱允炆推上风口浪尖。燕王造反后,朱允炆派兵出师讨伐,怎么也找不到战争经验丰富的将帅,这也是拜朱元璋所赐。能征惯战的都被他谋杀了,而目的则是确保朱允炆的权威不受妨害,本是为了朱允炆好,到头来却让朱允炆捉襟见肘,实在是一个强烈的反讽,也说明了偏执是没有好结果的。

  相对朱元璋的残忍杀戮,朱允炆继位后,极力改变恐怖的执政环境,向天下显示仁慈的形象。他的"宽"和爷爷的"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赢得了天下人"仁君"口碑。但这也未必就是好事。朱允炆刻意推广自己的仁慈,以至于不该仁慈的地方也仁慈了,那就是懦弱,是不可饶恕的妇人之仁。他纠正朱元璋的错误太过了,最后竟把自己搭进去,成了"仁"的牺牲品。

  其三,燕王之所以胜,自有他胜出的道理。首先,燕王资格老,他是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过的,无论在朝在野,都具有较高的名望。这使燕王拥有一定的号召力。其次,燕王得益于朱元璋设计的帝国的格局。朱元璋的理想是"外有强藩,内有仁君",燕王恰恰就在强藩之列,朱元璋给他足够的节制兵马的权利,使得他有条件训练忠于自己的军队。这为燕王造反提供了武装基础。再次,姚广孝使朱棣如虎添翼。姚广孝本身是个投机者,他对朱棣和朱允炆的情况可谓洞若观火,他早看出朱允炆仁慈有余,胸略不足,终难坐稳江山,而朱棣则胸怀大略,是个成大事的人。姚广孝投入到燕王的阵营,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有此三项,燕王最终胜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三个原因,最根本的也是最切中要害的就是第一条。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是指第一条而言的。无论后人给予朱允炆多少可怜、同情,也改不了他咎由自取的真实情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