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死于宽容滥用(二)

  篡位有理

  对于苻坚,苻健也是喜欢这个侄儿。苻健在位的时候,曾经梦到一个穿着红袍子、戴着红帽子的天使,让苻健把龙骧将军的职位授予苻坚来做。苻健诚惶诚恐,翌日便举行了授衔仪式。他语重心长地对苻坚说,你爷爷以前在石季龙手下,做的就是龙骧将军,今天将它授予你,乃是神明的旨意,你要好好干,不能丢你爷爷的脸。苻坚当日也很激动,"坚挥剑捶马,志气感厉,士卒莫不惮服焉。"这件事在当时影响深远。首先,苻健作为帝系一脉,认识到苻坚的力量已经不容小觑了。苻坚所代表的这股力量的崛起,使苻氏内部的力量格局发生了改变,苻健要想继续稳住帝系一脉的领袖地位,就得拉拢苻坚,把苻坚归入自己的阵营,这样的强强联合才能有效的遏制旁支的野心。其次,苻坚成长了,并初步显露了自己的力量。这时候,苻坚周围已经有了不少的谋士,王猛、吕婆楼等当时具有王佐之才的名士,都成了苻坚的谋主。这能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了苻坚基本上具备了抢班夺权的能力。苻坚又把龙骧将军这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职衔授予苻坚,可以说是帮了苻坚的大忙。龙骧将军是苻氏家族兴起的象征,不要忘了苻健的那句话"汝祖昔受此号"。苻洪就是以龙骧将军起家的,而他正是苻氏崛起的第一代领袖。将龙骧将军的衔位授予苻坚,无异于暗示苻坚将成为苻氏的新领袖,也说明苻坚真正的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结果可能是苻健没有想到的。

  史书载:健翌日为坛于曲沃以授之。就是说,苻健是在曲沃这个地方将龙骧将军这个衔位授予苻坚的。选择曲沃这个地方,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史家刻意安排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曲沃这个地方是有些典故的。

  春秋时期,晋献公非常喜欢小老婆骊姬,可谓三千宠爱于一身。后来骊姬生了个儿子叫奚齐,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就千方百计的陷害太子申生。这个女人十分的阴险,他把献公的几个儿子从他身边支开,说白了就是将几个不是己出的儿子流放边陲。其中,太子申生就被流放到了曲沃,就是苻健授衔的那个地方。于是民间纷纷传言,说太子被废了。

  后来骊姬又生一计,欲置申生于死地。她假诏让申生祭母,以全孝节。申生是个孝子,便在曲沃祭祀母亲,并把祭祀用的"胙"送到都中,进献给献公。正赶上献公外出田猎,使者便将"胙"置于宫中。这下子给骊姬提供了陷害申生的机会。

  骊姬将"胙"中投放了剧毒。晋献公回来后,看见"胙"很高兴,就要食用。骊姬就出来制止说,别吃了,又不是什么好东西,从祭祀的坟地里带来的能干净的了吗?说着,就让人前一只狗来,狗吃了申生献来的"胙"后,立即倒地而亡。又让一个奴隶来吃,结果和狗一样。骊姬就对献公说,这是太子申生想要让您早死呢,这还得了!

  申生得知此事,知道骊姬想置自己于死地,于是从曲沃出奔,来到新城。后来申生被逼无奈,在新城自杀了。

  为什么要讲述这段故事呢?不是平白无故的,而是因为苻坚的命运和申生的相类似,也是兴于曲沃,死于新城。苻坚在曲沃拜龙骧将军,说明他崛起了,而申生出居曲沃,也代表着他远离了阴谋和危险。申生在新城自杀了,而苻坚则在新城被部下姚苌勒死。可见,曲沃和新城这两个地方,不仅是申生的命中关节,也是苻坚的生死攸关之地。

  这里明明是后世的史家用申生来影射苻坚。申生成了苻坚性格和命运的化身和前车之鉴。

  以上两件事,即拜龙骧将军和在曲沃受封,在苻坚生命中的位置非比寻常。前者意味着他的雄心壮志,就是兴复氐族,建万世功业,有两个前辈人物可谓佐证,一个是他的爷爷苻洪,另一个就是晋朝的王睿,他曾于公元二八〇年发兵灭吴,使得西晋完成统一,这也预示了苻坚可能要南征东晋,以谋求全国统一的雄心。后者则意味着他的命运归宿,就是和申生一样,死于新城。

  苻健去世后,苻生即位。但他即位后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也使得苻健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

  苻生这个人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杀人。他的老婆、小老婆稍有不合谐的地方,他就会杀了她们,将她们的尸体投进渭河。他因为天生眼疾,容不得别人说一句带有缺陷的话,像什么不足、不具、缺损、短乏……只要被他听到,必死无疑。更甚者,他让宫人和男子裸交于殿前,现场污秽,难堪入目。这样看来,苻生的作为无异于禽兽。

  苻生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呢?难道他天生有眼疾还天生有心理障碍吗?不是这样的,要看他的童年处境。一个人的童年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苻生小的时候,由于天生残疾不受待见。苻洪不喜欢这个孙子,多次谩骂他,甚至劝苻健杀掉他。苻健呢,苻生虽是他天生的,但很不打腰提气,原因就是苻生的性格实在是有点别扭,比起苻坚来差远了。苻生的童年没听到过好言语,嗣位之后能不报复吗?他的暴虐多疑,与残忍杀戮,都是他的童年阴霾在起作用。

  待到他即位以后,苻坚的政治力量已经壮大了。由于苻生无道,尽管他的恶名有着值得理解的背景,但他的行径于国于民来说,却又不容原谅。民间思慕仁慈的君主,以取代现在的暴政。朝廷内部也怨声载道,他们不希望终日活在恐怖中,希冀情况会有所改变。

  长安有歌谣曰: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不要小看了这些谣言歌词,很大程度上它们代表了民意,揭示了国家的阴谋,或预示了政治力量的转化、国家兴亡的更替。这首歌谣是什么意思呢?东海不是指海洋,而是苻坚的封地,苻法被封为清河王,苻坚被封为东海王,"东海大鱼化为龙",则是说东海王苻坚要夺权呢,后面又补充说"问在何所洛门洞",苻坚又是龙骧将军,府第在洛门之东,故而整首歌谣都是苻坚将发动政变的征兆。

  苻生也嗅到一丝不祥的预兆,但他没有思及苻坚兄弟。他因为这首歌谣杀了不少人,但这些人都是冤死鬼,真正的危害苻生地位的人,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而他却漏过了。

  苻坚这时确实有了篡位的心思。他的谋士薛赞、权翼怂恿他说,苻生残虐无度,天下人离心离德,自古有德者昌,无德者亡,这是老天爷的意思,与其让他人夺权,不如自己取而代之,愿大王效法汤武,顺天应人。苻坚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就等时机一到,便把苻生做了,自己干!

  本来苻坚还是要等一等的,但看到苻生为了一则歌谣杀了那么多人,就下定决心要赶快动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别等着让苻生先声夺人。决心已定,苻坚就找哥哥苻法商量,结果两人不谋而合,都想废黜昏君。

  这时,长安又有歌谣曰: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瞎儿不知法,仰不见天星。其中"瞎儿不知法"一句,如针一样刺进苻生心中。他当夜入睡前对侍婢说,"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当除之。"是夜,清河王苻法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恍惚中有人告诫他,"旦将祸及汝门。惟先觉者可以免之",意思就是天一亮你们家就完蛋了,要不提早警觉,灾难恐难避免。苻法惊醒,冒了一身冷汗。他找来兄弟苻坚商量对策,苻坚认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进宫去,把苻生做了,这样就免去后顾之忧了,梦里不是说先觉者可以免之吗?苻法一想,也只好如此。

  就在当夜子时,苻生还在熟睡之际,苻坚和苻法带领兵马杀将进去,不由分说把苻生刺死床上。

  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苻生死后,苻坚上演了一出好戏。

  苻坚汉化的程度很深,以至于对汉人的东西照单全收,精华也好,糟粕也罢,统统拿来。他从小就读儒书,对历史掌故十分熟悉。历朝历代的宫廷政变,夺宫夺嫡的血战,对他来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样。尤其是杀死苻生之后。

  苻生的死,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胜利者苻坚和苻法谁将成为新的领袖。按理说,应该让哥哥苻法来继承王位,苻坚也作出了这样的表态,史书上记载"坚遂弑生,以伪位让其兄法",但苻法这个人老实,有自知之明,以自己是庶出为由拒绝了苻坚虚伪的谦让。苻坚一看这样,害怕自己不能服众,再次做出谦让的姿态。几次三番,群僚固请,苻坚终于扭扭捏捏的登上了梦寐已久的皇位。

  但是,即使苻法表达了不愿做皇帝的诚心,苻坚还是向他下了杀招。苻坚明白,苻生死后,能跟自己抗衡的只剩下苻法了。苻法名声好,威望高,有一呼百应的能耐,这样人留在身边,将来稍有不满,便私下里搞小动作,这谁受得了啊?俗话讲,无毒不丈夫,不把苻法除了,将来他站出来挑战我的权威,我岂不是自找苦吃。因此,苻坚在百般折磨中动了杀心。

  而史书上记载,却将这段真实的情况隐去,反而将杀害苻法的罪名栽到坚母苟氏头上。"初,坚母以法长而贤,又得众心,惧终为变,至此,遣杀之。"说什么坚母害怕苻法终将为乱,分明是苻坚的恐惧心理嘛。这件事苻坚的做法不怎么高明,让人不得不有所鄙夷。

  苻法有没有反抗,史书中没有记载。不过按常理推算,反抗肯定是会有的,但不会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呢?原因有四:一是,苻坚深得苻洪、苻健的器重,苻洪从小就说苻坚"非常相也",苻健更是把龙骧将军的衔位授予他,这些是苻坚的先天优势,独具的,苻法没有;二是,苻坚周围有不少谋主,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像王猛、权翼、梁平老、强汪……都是有命世之才的高人,相反,苻法呢,什么都没有,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了。这是输在了不知道延揽人才上;三是,在诛杀苻生的事件中,苻坚起了主心骨的作用,老实本分的苻法得到预兆以后,没有胆量自己行动,要把苻坚找来拿主意,这样苻坚成了群僚心目中的英雄,而苻法的地位就下降了;四是,苻法是长子,但是庶出,苻坚非长子,但却是嫡系一脉的,现在看来争论这些无关紧要了,但在当时却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是庶出,苻法在反抗苻坚的时候,就有些底气不足,苻坚让他做皇帝,甭管出于虚伪的表态,还是真心的谦让,苻法都缺乏勇气来接受,为什么啊,庶出嘛,什么好事也轮不到自己的。

  苻坚成了唯一的胜利者。这时候他心态转变了,因为威胁消失了,没人再敢挑战他的地位,周围有了王猛这样经天纬地的人才,还有什么能难得住他呢?于是,他昭告天下,要修仁慈之政,"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把儒家的那套看家本领照抄过来,一个仁君的形象宛然而出,并得到了当世之人和后人的传颂。

  但是苻坚失衡了,被当时的吹嘘弄得昏头昏脑了,飘飘摇摇的如坐云端。他彼时的想法是,既然人们都喜欢我这样,我就做出个极致的仁君来,让他们瞧瞧。仁君可以得到史家的佳传,宽容可以得到人们的赞许,何乐而不为?但是苻坚忘了,如果仁慈和宽容用错了地方,也是要人命的,无异于自取灭亡。

  苻坚是个志在高远的人,区区三秦之地并不能满足他,他要继续开疆拓土,最终达到他"混六合以一家,视夷狄为赤子"的宏伟目标。那时候的形势是:东有鲜卑慕容氏建立的燕国,盘踞中原;西北有张天锡拥兵敦煌;西南有张育、杨光割据巴蜀;北方有匈奴残部,时而南寇;南方更是与东晋隔江而峙,桓温的东晋将领志在恢复,不时领兵北伐。这样看起来,似乎前秦的处境不怎么好,其实,真正够得上威胁前秦国防安全的,也就是燕和东晋。

  燕国国主叫慕容暐,没什么本事,却自以为是。他宠信太傅慕容评,对另一个在燕国来说,算得上是一等一的人物,既有远志又有深谋的慕容垂,却不怎么看重,相反时而给些气受。慕容评呢,眼高手低,心胸狭窄,受不了慕容垂比他强,三番几次在慕容暐面前进谗,陷害慕容垂。慕容垂觉得难以在燕国立足,就出奔到前秦。那时候,苻坚立志要做宽容君主,以德服人,因此对前来投奔的慕容垂另眼相待,百般器重。
王猛看在眼里,却暗自担忧。他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况慕容垂一代枭雄,此时只是难以立足于燕,无奈之下存身于秦,主上怎么能够收留他,而且还委以重任,以肺腑相交呢?龙终究要归大海,大鹏终究要上青天,慕容垂迟早要光复燕国,慕容暐和慕容评其实都是不足为虑的,真正的心腹之患是慕容垂。
王猛何许人也?苻坚称之为"吾之诸葛",实际上,王猛的雄才伟略绝不逊于诸葛亮。以他的眼光来看慕容垂,十有八九都是中肯的。他跟苻坚说,慕容垂这老小子,是燕国的皇族,世代称雄幽、冀、中原,宽仁惠下,恩结士庶,威望很高,有多人都愿意拥戴他,我看这个人呢,权谋才略绝非等闲之辈,他的几个儿子称龙称虎,都是人中豪杰,蛟龙猛兽,驯服很难,不如杀掉算了,以免养虎遗患啊。苻坚听了,大不以为然,他说,你怎么这么说啊,我现在以仁义延揽才俊,为的就是建立不世之功,慕容垂前来投奔于我,我以赤诚相待,你要我杀掉他,天下人怎么看我?

  王猛见苻坚迷信宽容,听不进劝谏,摇头叹息,兀自神伤。宽容也要讲究对象,要不然不就泛滥了吗?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那个时候,东晋大将桓温发兵北伐,志在收复中原,矛头指向了燕国。桓温将兵马驻扎在枋头,兵旗猎猎,人马旋踵,气势逼人。慕容暐派兵迎战,但由于燕国内部腐败,将兵不齐心,故而屡战屡败。桓温趁势追击,慕容暐告急。万不得已,慕容暐向苻坚求救,并允诺割武牢以西之地给秦国,以作报偿。苻坚一看报酬,觉得挺可观,而且唇亡齿寒,燕国若亡于东晋,前秦的日子也好过不了,目前尚不具备与东晋抗衡的实力啊,忍一忍吧。于是苻坚发兵来救。
然而,桓温败走后,慕容暐食言了。他是个十足的小人,也难怪会举国而亡。他对苻坚说,先前说割地的事,只不过是万分火急的情况下说的,行人失辞,算不得什么,再说邻里国家,分灾救患,乃是人之常情,难道还非得要报偿吗?
苻坚一听,暴怒不已,大骂慕容暐失信。他心里想,哼!不识抬举的东西,桓温灭不了你,是因为我发兵来救,你侥幸罢了,这次你失信于我,可就别怪我不讲仁义了,你是自讨苦吃。苻坚盛怒之下,命王猛发兵讨伐慕容暐。
王猛的表现没有让苻坚失望,在与邓羌的合力之下,东平燕国,慕容暐、慕容评及其他王公子弟尽数被俘。
燕国之所以败,苻坚之所以胜,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人才上来说,苻坚的胜算比慕容暐要大得多。苻坚有王猛。王猛的才识能力,在十六国历史上无人能及,政治手腕高明,军事谋略超凡,绝不是吹出来的。他对秦燕两国的形势了然于胸,出征之前,曾对苻坚说,陛下,你就放宽心吧,不用冒着霜寒露重来给臣饯行了,臣虽然武略不高,但灭燕这样的小事还是做得来的。苻坚听了非常欢喜,知道王猛说话绝无虚言,此行必克。而慕容暐呢,只有一个堪与王猛比一比的慕容垂,还被他逼走了,以至于对抗秦兵的时候,将帅无能,兵士无力,败如枯朽。
其次,从道义上来说,慕容暐站不住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许诺给人家要割武牢以西之地,到头来说话不算数,拉屎往回坐,这成什么了?苻坚出兵伐燕,理直气壮,在实力不输于燕国的基础上,几乎没有什么值得顾虑的。王猛更是打着"王道之师"的旗号,让天下人都明白,是慕容暐失信于前,苻坚发兵于后,于理于义,都是慕容暐的不对。慕容暐呢,理亏,力弱,只有挨打的份了。
再次,从实力上来说,苻坚的实力远远大于慕容暐。前秦在伐燕以前,一直在做进行提升实力的工作。苻坚最值得称善的地方,就是采取和平的民族政策,而非暴力屠杀。这样子的话,不同的民族间相处和睦,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使得凝聚力陡增。再加上君臣同心,内外协调一致,使得前秦成了十六国时期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燕国就不行了,鲜卑贵族腐化堕落,民族关系紧张,君臣上下猜疑不断,离心离德,不败而何?
苻坚灭了燕国,更是不可一世。欲加坚信宽容和仁慈的力量,他认为宽容可以无往而不胜。燕国灭亡后,中原、幽、冀之地尽数前秦,苻坚又凭借灭燕的余威,先后招抚了仇池氐部、敦煌张天赐与吐谷浑碎奚,使其力量得以成倍的增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