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个性锋芒太露,率性而为,但她很得贾母喜爱,直到王夫人把晴雯撵出去后,贾母还说:"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还不是一般的好,是"甚好",贾母对她的评价可说是非常之高。贾母是一个能够"破陈腐旧套"的人,她有些新思维,能接受某些新事物,并且比较欣赏开放式性格的人。她对凤姐和黛玉乃至晴雯的开放式性格都能欣赏,至少是能够容忍,比如她把晴雯派去服侍宝玉,是觉得"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都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红楼梦》第40回至第42回里,贾母两宴大观园,恰好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携她玩乐一天,喊她老亲家,戏称自己是老废物,全无架子。
在去潇湘馆的路上,刘姥姥不小心摔了一跤,众人拍手都哈哈笑起来,贾母的反应是--
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贾母问他:"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
在秋爽斋吃饭,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刘姥姥要走,过来告辞,贾母还有礼物相赠。
此外,贾母十分注重树立仁慈的形象。"仁慈"在中国是儒家的"智、仁、勇"的"三大德"之一;在西方也被基督教认为是"信、望、爱"或"信仰、希望和仁慈"的"神学三德"之一。无论是从伦理体系完善的逻辑需要还是从人类生活幸福的基本需要出发,仁慈与公正一样,都是我们应当坚持的伦理原则。正如美国伦理学家威廉·弗兰克纳所说过的:"正义只是道德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那么仁慈可能属于道德的另一部分,我认为这才是公正的说法"。"即使人们认为仁慈不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某种非本质的、道德上的善的东西,人们仍然把仁慈看作是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是必要的,也是令人向往的。" 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里贾母带着一家人去清虚观时有这样一个插曲:
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剪筒,照管剪各处蜡花,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骂道:"野牛肏的,胡朝那里跑!"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
贾母听到声响,赶忙赶过来,待王熙凤说明原因后。:
(贾母)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贾珍答应,领他去了。
我们姑且可以这么理解,无论贾母是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她已经在进行贾氏公司的社会形象建设,承担起了部分社会责任,塑造了一个体贴穷人、怜惜下人的形象。
另外一个事例是,当贾府败落后,凤姐的女儿、贾母的外曾孙女巧姐儿被人拐卖,刘姥姥变卖家产把巧姐儿给救了回来,可以理解为贾氏公司注重社会形象建设的回报。
启示: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酒香不怕巷子深",说的是只要是酒香,巷子再深再偏僻,也不用担心,总会有人买的。但实际上,这句话是经不起推敲的。再香的酒,藏得远了,也会无人能知,贻误了时机,只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好"酒"也需要宣传。历史悠久的优质名牌产品,也一改"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这说明酒香也怕巷子深。
所谓企业社会形象,是指企业外观形象与内在精神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感识。贾氏公司的董事长贾母,在贾氏公司的企业社会形象建设上是花了很大功夫的,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社会形象建设和宣传,而承担社会责任无疑是宣传"酒香"、树立"口碑"的重要手段。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贾府的社会形象建设是谈不上承担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责任的,但是这也给了我们以很多的启示。
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和中国总会计师网等媒体共同举办的"中国企业经营与财务战略管理成果"评选活动也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可以说,现代社会已经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