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

  世界经济论坛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我们坐下来等待一天中的最后一场会议时,时间已接近午夜了。场外淅沥的寒雨悄然间转变成了一场暴风雪,而场内的暖气却特别充足,似乎要将与会者置身于正午时分的撒哈拉沙漠之中。当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身影在会场的一角突然出现时,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正坐在椅子上打瞌睡。曼德拉向他伸出汗涔涔的手并露出一丝带着倦意的微笑,然后摊开身子,懒洋洋地摊坐在皮沙发上,与汤普森肩并肩,这时汤普森激动得浑身颤抖起来。

  在执掌政权之前,曼德拉是一名活跃的律师,在死亡集中营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是,他矢志不渝,下定决心要彻底终结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南非一直饱受暴力和社会动荡之苦,整个国家笼罩在暗无天日的阴霾之中。曼德拉起初一直坚持非暴力的立场,但当和平的道路渺茫无望时,他最终还是拿起了武器。1964年,他被判处终身监禁,罪名是蓄意颠覆国家。

  他长期被囚禁在开普敦外海的罗宾岛上,南非当局把反叛分子流放到那里,意在消磨其反抗的意志。在那段艰难的漫长岁月里,政府当局一边对其施以苦役,一边反复威逼利诱,企图让他放弃自己的信仰以早日获得自由,却都被他断然拒绝了。

  直到1990年,71岁的曼德拉在度过了27年的铁窗生涯后终于获释。他有十足的理由在南非采取最凶狠的手段发起反扑,然而他却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坚持以非暴力的方式加速推动其国家的和平变革。

  他是怎样克服内心的仇恨,转而寻求调和而不是报复,从而领导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呢?此刻,他端坐在沙发上,精疲力尽,眉宇之间却依然光芒四射;他孜孜不倦地工作,力求早日抚平祖国的创伤。曼德拉的追随者们有些已经意志消沉,有些已经渺无踪迹,但是他没有因此感到丝毫气馁,依然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独特的征程,凛然面对社会与政治的层层重压,一生无怨无悔。在他可以告老还乡的时候,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及前任南非总统又将更多的新人聚集到他的伟大事业中,因为这是他毕生孜孜以求的伟业,而不是一曝十寒的奇思异想,那种执著从未因数十载的牢狱煎熬而有丝毫衰减。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对"哪些因素能够让一个人或组织取得持久成功"这一命题饶有兴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不约而同地追寻同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激发了一个人不懈的追求,使之做出了像曼德拉那样的抉择--无视任何艰难险阻,百折不回--为找寻人生的意义锲而不舍呢?他们都不是为了一时一刻,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创造永恒的丰功伟业。尽管历史将曼德拉的行为奉为高尚的义举,但在追求和平与自由的漫漫长路上,他一开始并不是一位圣贤,并非完美无瑕,正因为如此,他的奋斗历程才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启迪和鼓舞。这就是曼德拉效应:你之所以创造了旷世奇功,不是因为你尽善尽美或异常幸运,而是因为你有勇气去做自认为重要的事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