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从苹果iPod的创新谈起

  只要你最近来过伦敦,那么你不应该错过在伦敦摄政街刚刚开业的苹果电脑专卖店,新奇的设计和夸张的概念型产品让你流连忘返;只要你最近来过伦敦,那么你应该不会陌生苹果电脑为其新的产品在伦敦闹市区,包括地铁站等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只要你最近来过伦敦,应该不会奇怪许多不同肤色的人群都在使用同一种音乐播放器产品,那就是-- iPod。

  2001年,没有人认为个人数码音乐播放器应该是一家个人电脑制造商的产品。而苹果的iPod也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然而,却正是凭借iPod,苹果公司在"缺席"4年后重新进入了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现在,iPod占苹果营收的三分之一,并且它的"光环效应"促使苹果公司Macintosh电脑的销售在过去一年增长了35%。英国成为美国之后苹果电脑盈利新的增长点。几年来,苹果在便携式MP3播放器市场一路领先,产品层出不穷,新元素不断增加,其2004年第四季度在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基于目前的播放器市场而言,笔者观察,没有任何一家MP3播放器生产商能够挑战苹果的霸主地位。通过锐意改革和不断地内部创新(intrapreneurial),iPod和"苹果"已经非常贴近彼此,水乳交融。

  对于风险投资家和非公开权益资本投资公司(注:非公开权益资本英文为Private Equity,也翻译为"私募股权"、"私募资本"、"私人股本"、"私募基金"、"直接投资"等)而言,作为曾被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关注的"苹果"的内部创新给了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更多的启示。即便是苹果的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也可能从来没有预言到苹果如此成功。创新产品本身就孕育风险,但其收益也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发现、培养和支持创新机遇对一个风险企业的腾飞是非常关键的。当然,创新这一内涵更被风险投资家和非公开权益资本投资公司所推崇。中国的风险企业腾讯的QQ等产品都是中国独特的具有创新特点的产品。英国MTI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Flomerics计算机流体系统也因为其引领世界的先进而在美国、英国、远东地区得到非常好的发展,并且获得了"英女王企业奖"。据欧金(伦敦)投资有限公司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95%的科技发明与创新都来自小型的新兴企业。而这些发明创新转变为实际生产力要借助于风险投资。但是,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家及非公开权益资本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就与缺乏创新有关。这当然有部分因素来源于"国资控股",笔者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时也提到这个问题。

  内部创新(intrapreneurial)这个名词是由1976年时任《经济学人》(Economist)副主编的诺曼·麦克雷(Norman Macrae)提出的,他还指出:"具有活力的公司应当同时尝试另一种做事情的方法,与它们自己竞争。"1982年,他更推广了他的这一观点,提出大型机构应当形成内部市场,在此类市场中,员工团队将为工作模块以及与之成比例的报酬而竞争,而不只是上班报到就能得到薪水。同时代的吉福德·平肖(Gifford Pinchot)和伊丽莎白·平肖(Elizabeth Pinchot)夫妇在看到麦克雷1976年的文章,也创造性地提出了"内部创新者"(intrapreneur)这一概念。充当创业者和商业顾问双重身份的平肖夫妇提出,大型机构中的个人应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使雇员和雇主都受益,前提是他们愿意冒一些有代价的风险,比如他们的一部分工资。这样的内部创新者可以用一个完成的项目来交换现金分红,或用于未来项目的内部投资资金。设立专注于创新的半自治部门这一想法,有许多的案例。比如"臭鼬工厂" [1]和"IBM国际象棋" [2]。今天,内部创新包含两个主要观点:第一个是"企业风险投资",通常用来描述寻找分拆的机会;第二个是在大型组织中培育创业文化,以创新为主要目标。伦敦商学院教授朱利安·伯金肖(Julian Birkinshaw)提出,在特定条件下,大企业可以通过像风险投资家和非公开权益资本投资公司一样行事来创造价值。这当中包括"收获式风险投资"(harvest venturing),即把剩余的资源用于商业投资,还有"生态系统式风险投资"(ecosystem venturing),即公司支持其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的创新行动,比如对它的供应商进行投资,以确保零部件的供应。这些都是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领域非常热点的课题。

  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应当致力于产生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eter)所描述那种"破坏性"创意。熊彼特在1934年描绘了企业家对已稳定企业的"创造性破坏"。我们来看看EasyJet这个例子。EasyJet是英国知名的廉价航空公司,航线覆盖欧洲各大城市和旅游度假地。虽然,EasyJet的出现扰乱了航空业,但它也带来了飞行旅行消费的增长。通常,大公司都担心过度竞争,却未能意识到自己已处于大幅增长的边缘。英国航空公司EasyJet走在了航空工业的前列,它超过90%的机票是在网上销售的,从而节省了大笔销售和送票费用。私营的EasyJet公司销售上从来没有用过旅行代理商,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把公司电话号码涂在巨大的橙色机翼上做宣传活动。而现在,他们直接将顾客吸引到网站,再也不用电话号码了,而飞机也涂上了公司的网址。EasyJet对航空业的"创造性破坏"和其独特的"内部创新"体制给了英国风险投资业许多启示。EasyJet的创始人斯特里奥斯o哈吉-艾奥安诺(Stelios Haji-Ioannou)正是"内部创新"体制的推动者。通过他的努力,其"EASY集团"已经发展了包括EasyJet航空公司在内的EasyCar汽车租赁公司、EasyInternetcafé网络咖啡连锁公司和EasyCinema电影院。EasyInternetcafé网络咖啡公司最初与惠普公司签订了一个独家协议,部分的回报是得到丰厚的风险投资以及得到惠普在技术采购方面的资金援助。但每台PC每年的使用成本在3年内窜升到1万美元。同时,该企业总共亏损1.26亿美元。今天,通过艰苦的讨价还价(惠普不再是公司的所有者),EasyInternetcafé网络咖啡公司使用了较简单的系统,尽管性能稍微差一点,但每台PC的使用成本降到约2 000美元。

  当今世界,无论是欧美强国,还是亚非的发展中国家,都迈向知识经济。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思维方式等将被采纳更新。国与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支撑这一变化的是知识、是高新科技、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支持体系,高新科技的出新和发展是不可能的。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正是知识创新支持体系的重要一环。如果说创新是财富在太空翱翔的飞船,那么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则是点燃这艘飞船使之升空的点火器。对中国政府而言,风险投资同非公开权益资本和创新的有效结合,吸收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的发展经验,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1]组织机构中的官僚主义通常十分不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证据就是"臭鼬"的重要作用。臭鼬工厂是大型组织中具有颠覆性的小机构,是产生创新的先锋。因其环境丰富多彩,一小部分人就能够"逃避"通常状况下的组织程度,从而积极去创新。臭鼬工厂的研发人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可以使用特殊资源,以先破再立的方式工作,从而制造出需要的创新。臭鼬工厂(Skunk Works)这个极富特色的名称起源于二战中的1943年。当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的航太公司洛克希德o马丁高级发展工程部成立了它的"先进项目开发部",设计了"P-80射击星"。虽然是个小部门,但它拥有巨大的资源以及顶尖的人才,来秘密开发最先进的技术。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军用飞机,比如SR-71黑鸟高速防雷达侦察机,就是从"臭鼬工厂"的飞机棚里出来的。他们在伯班克一个塑料加工厂旁的一个马戏团的帐篷里建造了一个被严密保护的细菌培养器,飘进帐篷里的强烈气味让洛克希德的研究人中想起了Al Capp的连环画图书中的"臭鼬工地"上的恶臭气味。这个名字便保留了下来,后来被逐渐用于与此相似的由许多不同的公司创建的那些不破不立的研发机构。"臭鼬工厂"仍在加州的一个空军基地运作,它现在是一个注册商标,这一术语被广泛用于描述秘密进行的各种创新项目。最出名的"臭鼬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苹果电脑公司的史蒂芬·乔布斯建立的,为的是设计麦金塔(Macintosh)品牌电脑。这个"臭鼬工厂"秘密地建立在库伯蒂诺(位于北部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的古德厄斯餐厅后面。在乔布斯的领导下,大约50个兢兢业业的年轻电脑设计师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成果是麦金塔(Macintosh)电脑。进行技术创新,制造出了像"P-80射击星"和麦金塔(Macintosh)电脑这样的产品。为什么说臭鼬工厂是必要的呢?大多数研发机构是一种官僚机构,目的是保证稳定性和持续性,但却缺少创新灵活性。在这儿,我们看到了组织结构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冲突"。臭鼬工厂是兼收并蓄两者长处的最佳方式。

  [2] "IBM国际象棋项目",这是IBM的一个12人小组,它在1981年开发了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