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不要为名利所累

古代有一个王国,国王刚刚登基,外族都不臣服,经常犯边滋扰。于是国王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进而安定边疆。

国王做好了决定就颁布诏书,民间若有肯为国出力者,皆有重赏。不出十天,有三个年轻人应召而来。高个子的叫若木,善骑术;矮个子的叫宾蒂,善射术;中等个的叫天定,善于谋略。国王择日让他们三个带领大军开赴边疆了。

日子不多,边疆的喜讯不断传来,三个年轻人屡建奇功。一个月以后,边疆得到了安宁,四夷全都臣服。得胜之师回到都城,国王要给将士论功行赏。

国王对三个年轻人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若木说:"我要做大将军,为陛下镇守边关!"

宾蒂说:"我要做尚书,替陛下分担国事!"

天定却说:"我一不当官,二不领兵,三不要钱。我只希望陛下能赐我一群牛羊和一块牧场!"

国王很惊诧,不过还是一一满足了三个年轻人的要求。

过了若干年,天定正在牧场上吹着笛子,欢快的牧羊的时候,消息传来,若木和宾蒂因为权势熏天,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全都被陷害入狱了。

名利终究是人生的枷锁,很多人受尽其累却不知悔悟。天定生性淡泊,即使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要求做什么封疆大吏,只想重新回到过去快乐无拘的生活,吹笛牧羊,自由自在,不受名缰利锁的羁绊,更不用绞尽脑汁的谋划和算计,何乐而不为?

淡泊名利是因人而异的,虽然有的人生性淡泊,但终生难以逃脱为生存而奔波劳作的境地,也就终生谈不上淡泊,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悲哀和不幸。只有当你有资格去追求名利的时候,甚至是拥有了名利的时候,才有资格谈淡泊名利。

一个大富翁可以淡泊名利,捐赠一大笔资金去建立个学校什么的,但不会触动他生存的基础,人们会理解他的淡泊;而一个连一日三餐都无保障的穷人,即无名可淡,也无利可泊,说淡泊名利岂非很滑稽?事情往往是,能够淡泊的,却不愿意放下手中的利益洒脱地淡泊一回,而是忍受名缰利锁的牵引,直到年华老去,双鬓斑斑。

于名利而言,能而不为,有而不重,是谓淡泊,是一种高雅超脱。人生的所求所为,名利也好,淡泊也好,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原因。人生万事百态,法无定法,理无定理,皆是各人的一己之见,孰高孰低,也难一言以蔽之。但淡泊能使人不拘于外物,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进退皆能豁然处之,此一点乃是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可作为衡量的标尺。

有一个人,整天烦恼缠身,患得患失,什么事情也不想做,于是就去寻找能够解脱烦恼的秘诀。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一个长着绿油油的草地的牧场,有一个牧羊人骑着马,嘴里吹着笛子,发出悠扬的韵调,非常逍遥自在。于是他就问这个牧羊人:"你怎么这么快乐?能教给我怎样才能像你一样快乐,没有烦恼吗?"

牧羊人说:"没什么,骑骑马,吹吹笛,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他试了试,但却改变不了他的烦恼的状态,于是,他放弃了这个方法,又去寻找新的解脱的途径。不久,他来到一个庙宇,看见一个老和尚在洞中修行,面带微笑,看起来是个智慧的人。

他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向老和尚说明来意。老和尚说:"你想寻找解脱吗?"

他说是。老和尚说:"有人在捆住你吗?"

他说没有。老和尚又说:"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人往往是自己不能醒悟,凡事执迷不悟,岂不知做人要有几分淡泊,名和利都是羁绊,你若执著,哪有解脱呢?"

烦恼和羁绊都是由于自己的不能舍弃或是看得太重而引起的。尤其是名利二字,人人都离不开,谁能撇开这两个字去为人处事呢?人生于世,君子圣贤雅士也好,小人俗人凡人也好,谁也不能无所谓的舍弃。俗人爱财,君子就不需要么?圣贤若是没了一日三餐,也要去赚钱。只是圣贤并不执著,懂得舍弃,这样做才是俗世的淡泊。

有些人可能贪婪于名利、不顾其他;有些人于名利则很淡漠,名利之外还有更高雅的追求。于名利,君子可取之有道,小人则可能不择手段。所以求名利者未必就不淡泊,要看将名利置于人生的何种位置,名利之外还有什么,更要看用什么方法手段去求取名利。名利轻时能淡然处之,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有所收获当然也快乐。既不想贪婪于名利,也不须刻意的淡泊,只是任其自然罢了。

德国哲学家康德非常厌恶"沽名钓誉",他幽默地说:"伟人只有在远处才发光,即使是王子或国王,也会在自己的仆人面前大失颜面。"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份淡泊的心境,世界的角落才又多了几丝温暖,几分快乐;也许正是少了几分对名利的竞逐,世界的角落才又多几分自在,几般快慰。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句出自《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大意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要像水一样的淡泊,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如糖饴一样甘浓,君子之交虽然淡泊,但精神世界亲密无间,小人之交虽然甘甜,却往往心口不一难免决裂。

水是中国哲学世界中重要的象征元素,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以其独特的形体给人以无限的想像和引申。水没有形状却能随万物付流行,能滋润万物却不索取。君子之间的交往也应该像水一样,清净淡泊,彼此无争,因为无争所以得以长久,历久弥深。

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

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甚伟,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