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不要苛求绝对公平

014 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没有能力的人身居高位,有能力的人怀才不遇;做事做的少或者不做事的人,拿的工资要比做事的人还要高;同样的一件事情,你做好了,老板不但不表扬还要对你鸡蛋里挑骨头,而另外一个人把事情做砸了,还得到老板的夸赞和鼓励……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看了就生气,会理直气壮地说:“这简直太不公平了!”
  公平,这是一个很让我们受伤的词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在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公平,你越想寻求百分百的公平,你就会越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同他人相比较,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心理不平衡。
  还没有进入职场之前,还在校园里做梦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公平的,不是吗?我们可以大胆地驳斥学校里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如果老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可以直接提出来,根本不用害怕什么。在别人眼里,你是“有个性”和“有气魄”的人。但是,进入职场之后,“人人平等”变成了下级和上级不可逾越的界限,“言论自由”变成了尽可能地服从。如果你动不动就对公司的制度提出质疑,或者动不动就和老板理论,到头来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职场上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是必须接受的现实,而且最好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现实。追求公平是人类的一种理想,但正因为它是一种理想而不是现实,所以作为职场新人,你除了适应别无选择。不管你在学校成绩多么优秀,才华多么横溢,当你离开学校进入职场之后,你与其他的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一个普通的新人而已。
  小黄和小李同一天进公司,被安排在同一个部门。
  刚开始的时候,小黄和小李没有什么两样。一周上五天班,早上九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上下班打卡,迟到早退要扣工资,有事不来要向人力部门请假。
  一个月后,小黄发现小李变了,最大的变化就是经常不来上班,小黄以为小李有什么事情而不来上班,也没觉得什么。但偶然的一次,在公司上QQ联系一笔业务的时候发现小李也在线。小黄出于好奇就问小李:“你今天怎么不来上班呢?有事吗?不来上班要扣工资的呢!”小李只是说自己有事并没多说什么。小黄出于好意问小李要不要自己替他请假,小李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不用,他不来上班从来就没有请过假。
  等到发工资的那一天,小黄留意了一下,发现财务给小李的工资和自己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这一个月小李迟到早退不来上班没有扣一分的工资。
  小黄开始纳闷了,他想,难道是公司的制度有所变化?于是,他也学小黄,一周只来几天,其他的日子干别的事情去了。到了月底发工资的时候,小李大吃一惊,自己的工资被扣掉了一半!理由是,他有一半的天数没来上班。
  小黄很生气,他觉得太不公平了,气呼呼地找财务理论。财务叫他去找老板,她没有权利,只是按规定办事。
  这时候,和小黄关系不错的一个老员工偷偷地告诉他:“你别去找老板了。你还不知道吗?小李是他的外甥!”
  小黄听了这话,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如此!幸好还没去找老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此以后,小黄再也不苛求所谓的公平了。

  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会有好结果,有时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为你申诉的证据或理由,对此你不必愤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运作文化,慢慢熟悉老板的行事风格后,也就能够见惯不怪了。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不仅是职场,其他领域里也是一样,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譬如,老鹰吃蛇,蛇又吃鼠,鼠又吃粮食……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些受到威胁的弱者永远是不公平的,强者生存,弱者灭亡,优胜劣汰,没有公平可言。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公平,只会导致心理严重失衡,使自己变得浮躁不安。
  与上文中的小黄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小夏。小夏费了很大的周折才进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有一天,小夏他们楼层的锅炉热水器坏了,喝开水要到楼上去打。这样,每天提热水壶上楼打开水自然成了小夏分内的事,因为小夏是刚来的,又是一个年轻人,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天上午,小夏到外面办事去了,中午回到办公室渴得不行,想喝点水,于是他揭开热水壶盖,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小夏很生气,大声说从明天起轮流打开水,他不能一个人承包。没人响应。于是,第二天早晨上班后他也不打开水了。结果可想而知,当天中午他就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顿,说他太懒惰,这点小事也不愿意做。
  应该说,这事对小夏的确不公平,但在现代职场上,永远也不会有绝对的“公平”出现!道理很简单,无论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企业管理如何扁平化,企业内部永远是个金字塔结构。既然是个金字塔,就必然会有上下之分,就必然会有不平等的现象存在。企业作为最大利润谋求者,与追求“公平”相比,它更喜欢“效率”。在一个公司内部,如果没有适当的等级制度和淘汰制度,它就会因为自己的“仁义”而失去竞争力,就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因此,在现实生活之中,永远不会出现你想象中的那种“公平”。
  既然这样,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摆正心态,不必事事苛求百分百的公平,否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对生活中的小事看开一点,不要斤斤计较,对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创造新的价值上。这样,就单个事情来说不一定公平,但从整体上来说就公平了。另外我们还可以设法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公平。如果你觉得不公平就放弃努力,那你就错了。领导的眼睛是亮的,今天不给你公平,是因为你还没有达到给你公平的要求,只要兢兢业业,相信总有一天,你的老板会给你想要的公平。最后,我们还可以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公平是相对而言的,衡量公平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时,你会发觉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