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没有谋划的人生不清晰,没有愿景,也没有为之奋斗的乐趣;事业要有谋划,没有谋划的事也不会取得成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人终究做不成大事;学习要有谋划,学习不是为了拿到所谓的文凭,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学以致用才是学者的根本。大事临头,不能慌乱无主,而是要静下心来谋划解决之道。诸葛亮早就知道曹丕会趁着刘备新丧,发兵伐蜀,因此闭门不出以思退敌良策。而朝中众臣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先是慌了手脚,接着就没了主张,刘禅不得不亲自问策于孔明。岂知孔明早已谋划着将五路进犯大军退去四路了。再大的困难也怕善于谋划的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做事前要有谋略,做好准备,考虑周全。做事情讲谋略就不会陷入纷扰的境地,遇到紧急的情况也会沉着自定,所谓"山人自有妙计",事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之策早已成竹在胸,只待静观其变,就可稳操胜券。虚能化实,巧妇能为无米之炊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要攻打诸葛亮驻兵的西城。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所带的五千兵有一半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司马懿的兵一到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诸葛亮传下命令让把所有的旗094
像军事家一样谋略AsResourcefulAsStrategists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由二十个老兵扮成老百姓,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许乱动。诸葛亮吩咐完了,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没过多久,司马懿率领的魏军来到了城下,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望过去,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轻松自得,没事人一般。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叫军队向后撤退。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是不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做出样子来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不冒险。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打开,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去,就中了他的计,快快后退四十里!"司马懿的兵后退了。诸葛亮左右的官员都很惊奇,就问他:"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攻打过来,见了丞相为什么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很小心的,绝不敢冒险。今天我把城门大开,他就会怀疑我有埋伏,所以他很快撤退了。"越是危急的时刻,越能显出一个人的胆略和计谋。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压境,诸葛亮竟能施展空城计的奇谋,千古传为美谈。诸葛亮之所以敢出奇策,是出于他对于司马懿的了解和情势所逼,如果不这样做西城就会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伐魏的战略部署也会被打乱,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是诸葛亮善于谋划,深知兵不厌诈的道理,虚者虚之,疑中生疑,跟司马懿上演了一出彪炳千古的心理战。有时候,为人处事的确面临诸多的困难,就像在荆棘中穿行,四面八方都要谋虑得周全,有一方面的疏漏就可能导致窘境的降临。这时就095
需要保持镇定,发挥谋划的艺术,把事情的枝枝叶叶细细剖析,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做出应对的策略,慢慢地引导事情向着自己的意愿方向发展。古人常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的是一切都准备充分,谋划已经够精细了,但只欠缺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又如,巧妇做饭,什么也不缺,单单没有米,没有米怎么能够做饭呢?于是人们就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言差矣,有米的话,纵然不是巧妇也能为炊,假如巧妇完成了有米之炊,那么她还是巧妇吗?与一般的愚妇有什么区别?照此说来,只要有米人人都可以成为巧妇。真正的巧妇,能为无米之炊。有米之炊算得了什么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不过成了人们因条件欠缺而张扬的托辞。人生也有类似的境遇,当遭遇到某些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准备不足,谋划不善,敷衍地说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搪塞过去,以至于失去时机,酿成大错。事情在于谋划,不谋不立。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客观环境不利于我们,我们就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不利于我们的,创造有利于我们的。借,彰显谋略的境界之高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最后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家鼎足而立,096
像军事家一样谋略AsResourcefulAsStrategists互为犄角,彼此间征伐不断,战乱频繁。魏国在曹氏集团的领导下,坚持稳定的屯田政策,国力渐渐强大,远远超过了江南的吴国和据有四川的蜀国。吴国凭借长江之险,鱼米之利,倒也国富民丰,国家日盛。唯有蜀国,虽广有"天府之国"的肥田沃土,但无所凭依,北面遭受曹魏的军事威胁,东面遭受孙吴的武装骚扰,南面又有蛮族的滋扰和侵夺,国运堪忧,这使得刘备和诸葛亮倍感焦急。诸葛亮分析了所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对刘备说,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莫敢不从,是以占据了天时之利;孙吴凭借长江天堑,鱼米之富,划江而治易守而难攻,占据了地利;我方既失天时又无地利,能够用来与魏、吴两国争锋的只有人和了,我们多施仁政,东面交好于孙权,联合孙权一起抵抗曹魏的进攻,必可保南方无虞,吴、蜀两国平安无事。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并派诸葛亮亲自到东吴去与孙权商量联合抗曹的事宜。孙权认为以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抗曹魏的攻势,也很乐意与刘备交好,共同抗曹。最后,孙刘结盟,与北方的曹魏集团分庭抗礼,彼此间达到了力量的平衡。赤壁之战爆发后,孙刘联军大败曹魏军团的进犯,一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最终格局。刘备若不是借助东吴的力量来抵抗曹魏集团的进攻,相信很难有取胜的把握,毕竟蜀国是三个国家中最弱小的国家。诸葛亮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建议刘备联吴抗魏,真是高瞻远瞩的战略举措。人们都说《三国演义》里的智慧太玄奥了,其实不然,仔细地思考就会发现,整部《三国演义》就在讲一个"借"字的艺术。三个国家互相借力借势,彼此相互凭借又相互抗衡,最终达到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