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一个口吃的学生

  严君平先生的私立学校与现在的私立学校大大的不同,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它几乎是免费的,如果你有钱也愿意交的话就交一些,如果你没钱但有米也愿意交的话也可以交一些米,如果你啥都有但不原意交的话或者你啥都没有,那么就不交吧。无论你是否交了学费,严君平先生一视同仁,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你必须人品要好,要信奉道家思想。

  这天下午,严君平先生正在滔滔不绝的对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呢,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位英俊的少年。

  英俊的少年不知道是因为过于激动呢,还是天生的口吃,他支支吾吾的说:"请问……你……你……你是……严君平……平老师吗?"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并无恶意的笑声,但严君平先生还是制止了它,他温和的对英俊少年说:"我就是严君平,你别急,你有什么事慢慢说。"英俊少年依然结巴着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话说清楚,他说他想成为严君平先生的学生,但是他没有钱。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靠的就是一种直觉,在见到英俊少年的第一眼,严君平先生就感觉到,眼前这位不善言谈,眉清目秀的少年就是他一直要找的学生,只有他将来才是严君平先生思想的接班人和传播者,也只有他才是最懂自己最懂道家思想的人。

  曾经的算命先生很相信自己的直觉,他收下了这个英俊的少年。

  后来的历史证明,严君平先生的眼光没有错,这位天生结巴的少年后来成长为汉朝唯一可以与司马相如媲美的畅销书作家,成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并创立了"耕读理论",即一边耕种一边读书,同时他也成为严君平先生的忘年交。

  这位英俊的少年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扬雄先生。

  我们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言下之意,知己真是太难求了,而对严君平先生来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一个知己般的学生,现在上帝派人把扬雄先生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很激动。

  有了扬雄先生这位学生,严君平先生这位老师开始有点偏心了,他不仅把扬雄先生当作自己的学生,还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看待。扬雄先生家里很贫困,严君平先生经常资助他。有一次扬雄先生的老娘快要死了,老娘平生最爱吃的就是"成都炒手",这是当时成都最有名的小吃,它是啥样的小吃呢?赫赫,独孤二少先生没有吃过。扬雄先生想满足老娘死之前这个愿望,可是他身上没有一分钱,怎么办呢?

  不得已,他只好求助于严君平先生,向老师借点钱,严君平先生二话不说,就领着扬雄先生去最正宗的老字号买回了"成都炒手"。而事实上,他阁下对"成都炒手"这样的名贵小吃,他一直舍不得尝上一口。

  成为严君平先生的学生后,扬雄就一直跟随在老师的身边,这位木讷的少年有着极其敏捷的思维,什么道理一点就通。在师从严君平先生的日子里,他勤劳刻苦,虚心受教,一点一滴的吸取老师毫不保留的给予他的营养,他的人生一步一步的走出成都走出四川,最终走向了全国,成为中国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人杰。

  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最想看到的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了,而对于严君平先生来说,有了扬雄这一个学生,还要其他的学生作什么呢?

  于是,在严君平先生知天命的时候,当他觉得扬雄先生足以继承发扬他的思想之后,他决定归隐了,这是一次彻底的归隐,虽然在以前的岁月里,他没有隐士的名份,却干着隐士的事情,也算是隐居。但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要到一个没有车马嚣的地方完成一部伟大的著作,这部著作注定要流传千秋万代。

  听说严君平先生要彻底归隐,已经做了益州牧的李强先生前来送行。李强先生一直以来有一个疑问想要问严君平先生,如果这一次不问的话,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于是,他谦恭的问严君平先生:"老师啊,我曾经多次想请你出来做官,和学生一起管理益州的老百姓,但是老师一直拒绝。学生不明白的是,我也信奉道家思想,老师也信奉道家思想,但是学生能做官,为啥老师不可以做官呢?"说心里话,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李强先生还是不了解自己,严君平先生听了李强先生的话有点失望,他正想回答,不料扬雄先生却替他做了回答:"那是因为老师志不在做官。"严君平先生看了扬雄先生一样,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在所有来送他的人中,他最舍不得的就是扬雄先生了。

  严君平先生就这样离开了成都,在所有学生的目光之下,他最后的身影将成为成都老百姓心底永远的怀念。他走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居住的街道叫做君平街,这条街道直到现在还保留着。现在的成都人在教师节来临的时候,在纪念孔老先生的同时,也不会忘记纪念严君平先生这位西汉时期最大的民间教育家。

  严君平先生离开成都后去哪里了呢?严君平先生在考察了成都郊区的一些村庄和城镇之后,最终,他把晚年的隐居之地选择在了距成都30余公里的郫县新胜镇的横山。

  他在横山搭起了一座茅屋,在接下来的四十年岁月里,他一心一意的干着两件事。

  一件事就是研读李老前辈的《道德经》,这部只有5000个字的作品堪称中国第一大奇书。

  第二件事情就是写读后感。把读《道德经》的感受写下来。不是对《道德经》的简单注释,而是严君平先生在掌握李老前辈的思想精髓之后的一次再度创作,几十年如一日,三十多年后,严君平先生终于完成了一部堪称与《道德经》同样经典的著作。

  严君平先生呕心沥血完成的这部巨著叫《老子指归》。这是一部啥样的著作呢?也许读者上帝对这些理论上的东西不感兴趣,但独孤二少先生还是要硬着头皮说一说,因为这部书对严君平先生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部书,严君平先生最多也就是一个隐士,而有了这部书他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思想家了。正如每家饭馆都有自己的招牌菜一样,《老子指归》就是严君平先生的最大的招牌。

  《老子指归》的写作形式是这样的:先是引出老子的一段言论,下面就是严君平先生对这段言论的独特理解。形式很简单,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严君平先生在这本书提出了一个类似于"我思故我在"这样的哲学思想,却比笛卡尔先生早了1600多年。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穿越千年的岁月,感受到严君平先生开放自由的思想、敏捷跳跃的思维以及他老人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这本书里,一个活灵活现的严君平出现在我们面前……

  《老子指归》的完成,了却了严君平先生最大的心愿,又过了十多年,严君平先生在横山无疾而终。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