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弄堂--石库门(5)

  维克多·沙逊,一个靠贩卖鸦片和军火起家的地产大鳄。这位被叫做"跷脚沙逊"的人,曾经创造了大上海冒险家的经典发迹史。当年南京路从头到尾,房地产一半产权都是他的。新中国成立前,造一幢石库门大概需要一两黄金,而一套弄堂洋房的造价是黄金200两。太平天国运动使江浙地主乡绅、富商官僚纷纷涌入上海,因此原来主要从事鸦片贸易的洋行老沙逊、怡和与仁记等,纷纷投巨资从事房地产经营。而英、美、法三国领事干脆撇开中国政府,自行修改《土地章程》,完全删去了有关不得建屋租给华人的条例。

  大概连租界当局也没有想到,这种原本统一建造的集体住宅,会很快发展成为中西合璧的上海弄堂,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成为房地产业的中坚和主流。而随之而来的石库门建筑,会成为自称"阿拉"的那个人群一个世纪的家园。

  中西合璧的上海弄堂

  从此,大上海的传奇与梦想都以此为背景发生和演绎。也许恰在此时如丘吉尔所言:"我们塑造了自己的房屋,而房屋又能塑造了我们自己。"难道不正是里弄塑了上海人?一直到今天,在这个海上都市的现代公寓里面,还依然飘荡着真切的里弄情结,浓得化不开。

  由于地主绅士纷纷逃往租界,英商趁机建造大批简易的房屋出租牟利。到咸丰十年(1860)的时候,公共租界内已有住宅8740幢,那正是上海里弄街坊的最早的型制。

  因为追求利润,最初的里弄住宅大多是木板式的,而后来名扬天下的石库门,又是怎样出现的?

  用石条"箍"出的大门,是上海里弄建筑的主角。上海方言把一种东西包套另外的东西称作"箍","石箍门"因此得名并逐渐被讹传为"石库门"。正是这种看起来偶然为之的发明,取代了由于易燃而被当局取缔的木板,开始在租界大行其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