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补药是中药的一部分,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能;同样,可以用于进补的补益食品也有各自不同的性味和作用。补药、补品的性味和功能是在长期医疗保健中逐步形成,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充实、发展而成的。补药、补品的“性味”,就是“四气”和“五味”,这是中医药的独特理论。“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即四性,无论补药还是补品都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古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病用药之道需遵此旨,进补选择补药、补品也源于此理。
五味是一个基本概念。有酸、咸、甘、苦、辛之别,还有淡味和涩味。因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涩味和酸味的作用基本相同,因此,虽有七种滋味,但习惯称“五味”。无论药物、食物,其味不同,就有不同功效。古人云:“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宜也。”
细节提醒
在具体应用补药时,一般都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而在特殊应用的时候,配合其他药、食,则或用其气,或用其味。了解补药、补品的四气五味,将有助于更合理、更有效的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