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教子处处皆学问(1)
一路保送到北大:一位父亲的35个教子故事
丁廷福
有其父必有其子。丁羽为使新生入校后买到质优价廉的学习用具,主动为本班同学统计批发,使价格降低一半以上。他自己忙活得不亦乐乎,却从不沾大家一分钱的便宜。他带着成功的喜悦向我诉说操作过程,诉说同学们对他的夸赞,诉说某些同学在这方面的无知等。我以钦佩的口气肯定他,支持他,表扬他。试想,这样的孩子,你还愁他将来踏入社会没有人缘,甚至愁他找不到工作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公理。"热心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成全自身,充实、提高生活质量,发掘出潜在的人生意义。
我还有一个心中酝酿已久的想法,就是在我彻底从岗位上退下来后,我将在家门口附近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开一个免费修自行车点,以此度过自己的晚年。我总觉得,就人生的意义和社会总体价值取向来看,好人吃亏只能是个别或暂时现象,一个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尽心尽力做出奉献的人,是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的,他人、集体和社会是不会让他"亏"到哪里去的。你为别人免费服务,他会真诚地说声谢谢,会在遇到你时给你一句真诚的问候,或一个善意的微笑。人,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后,更有何求!
当然,在我的退休生活中,如果有人能为我搭建一个儿童教育的平台或者让我给制作英语学习多媒体课件的技术人员当个顾问的话,我肯定会倾尽我的才智,发挥余热,做出令人刮目的成就的。因为,在这两方面,我还有许多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和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还有激情在梦想着燃烧着。也许,这个愿望能够实现,那将是我人生的最大满足。我常对丁羽提起,要求他在将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做人原则等传承下去的同时,创造自己的完美人生并有能力帮助我实现后半生的梦想。
教育的灵魂是教做人。过去提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正如有人总结的: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德育做好了,可以对智育、体育起带动和促进作用。德育不但包括做人的基本原则,如爱心、同情心、诚心、虚心等,还包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替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较强的环境和人际适应能力、旺盛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德育搞好了,智育和体育只是方法和精力分配问题。德育搞不好,智育和体育就失去了基础。孩子的失败虽然较多地表现在智育和体育上,但根子在德育。近几年不少学校实行抓教学先抓如何做人的教育,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
单独的学习成绩好并不能代表成才,更不能代表人生的成功。不少十几岁考入大学的孩子,因为只知道学习,难以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而受到质疑。这样的例子不断见诸报端,希望大家多留心观察,研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吸取他们的教训,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许多现象都在反复印证着一个简单而朴实的道理:高情商的孩子比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家长心语: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孩子的成长就像盖一座高楼大厦,家长一点一滴的教育和培育,都是在给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教子处处皆学问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方面的偏废都可能造就有缺陷的孩子。为什么少年大学生受到学校、社会甚至教育专家的质疑,就是因为这些孩子当中相当一部分由于过分偏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人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和成长。有的不会与人交流、合作;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妈妈住校帮助处理生活问题;有的参加工作后无法融入社会。2005年4月4日《中国电视报》报道:8岁被保送重点中学,13岁考入湘潭大学,17岁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的"神童"魏永康,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无法适应而肄业,后离家出走。该报道最后的结论是:真正需要的是有一个人手把手地帮他把那些关于人生的功课补起来。
人,首先必须生活着,事业、成功和爱情等才会有所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