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常用的几种学习方法(2)
一路保送到北大:一位父亲的35个教子故事
丁廷福
二是循序渐进法。学任何一样东西,都不能试图一口吃个胖子,都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例如丁羽高中时练习书法,开始时练习正楷,可是正楷练了一段时间后,丁羽就觉得没意思了,想练习行书,甚至是草书。我就给他讲了先学走,然后再学跑的道理。告诉他正楷字是各种字体的基础,写不好正楷字,其他字体就不可能练好。如果你硬要从行书练起,那么,练出来的字一定是缺乏基础和功力的,只能形似而不能达到神似,懂书法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丁羽于是耐着性子接着练习楷体字,等半年之后基本功打扎实了,才开始练起行书来。练行书时果然运笔自如,悟性很高,进步很快。再是小学时家里提前教丁羽学习数学,我都是坚持前面的知识学扎实了,甚至是熟练了,才开始学后面较深较难的内容,使丁羽没有一点"爬坡"的感觉。当然,具体到一道题,一个知识点,也不能一点难度也没有。难度最好掌握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即孩子在大人鼓励下加一把劲,目标就达到了。这样做,能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感,获得"成功就在努力之中"的切身感受。这种感受不断积累之后,孩子就会变得自信,变得不甘向任何困难和问题低头,勇往直前,朝着预定的目标大踏步前进。孩子的人格塑造也就在这种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困难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现实中,不少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落了后,经常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超越孩子的接受能力学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孩子不但没学好,反而产生厌学,纠正起来就更难了。孩子从身体到心智都处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等待,需要家长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平凡。如初中时学平面几何,可能有的孩子立体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发育较晚,当时学起来会感觉比较吃力,也许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学效果就会有很大提高。家长要学会观察和等待,要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孩子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孩子分数一时考不好时,不要急躁,不要训斥孩子,要帮助孩子分析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当今的学校竞争都很激烈,学生本身压力就很大,你家长再不冷静,可能真正的问题没有解决,而引发出许多不该发生的问题,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来。
三是循环记忆法。丁羽记英语单词,主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轻轻松松背单词》。把要学的英语单词输入词库,就可以练习了。每天练习打英语单词20多分钟。把每天新学习的单词编为一组,先打5遍熟悉一下;接着把昨天的那组打一遍,再打一遍今天的;把前天的那组打一遍,再打昨天的,再打今天的……这样一直反复下去,一直往前打,直打到5天前的那组。6天前开始打的那组不再打了,但过两周之后,要停止学新的,专门复习前面的,当然也是用这种循环的方法。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越是新学的,打得遍数就越多;已经记忆比较牢固的,就逐渐减少练习次数,直到完全记住,并不断适时安排复习。记忆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而遗忘是有规律的(有人用图表进行表示,被称为遗忘曲线),越是新记忆的东西,越容易遗忘。那些经过多次复习比较巩固的记忆,渐渐地就像在脑子里扎了根似的越来越难以忘记,因此需要复习的间隔就会越来越长。具体循环量多大,复习周期多长,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最好是在还没有完全忘记,稍加回忆即能"唤醒"时复习。时间过短会产生重复性浪费,时间过长,以至到了完全不能"唤醒"的程度时再复习,则会产生整体性浪费,也是得不偿失的。有专门研究记忆规律的书籍,可以一读,并结合个人和孩子的具体情况摸索出自己的经验来。
四是课堂笔记简记法。不少学校和老师要求学生在听课时认真记笔记,但应该记什么,怎样记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很少给学生以科学指导。似乎是记得越多、越全越好。于是便形成了学生课上记笔记,课下对笔记,考前背笔记,整天围着笔记转的怪圈。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我认为老师要求学生记这种笔记,而且认为记得越多越细越好,老师是不相信学生,怕学生听课不认真,思想开小差,人在心不在。在老师看来(当然是我的揣摩),记笔记,虽然损失了一些效率,但毕竟可以避免学生思想开小差。对于一个上进心强、能集中精力听课的学生来讲,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相信你只要认真听课,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是不会硬要你这样那样的。我自己在上学时就很少记课堂笔记,而学习成绩却是名列前茅,也没有被老师指责过。我的体会是,上课时要全神贯注,眼睛时刻盯着老师,大脑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手中握着笔,但只简要地记那些没听明白的地方,或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数字、人名、地名等。记没听明白的地方主要是为了下课后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记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主要是怕下课后回忆不起来。但若碰上一个责任心强的老师,他会将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打印出来发给你一份的。因此说,越是道理性强、逻辑性强的东西越不需要记,只要完全理解即可,用时会回忆或推导出来的。我把这些道理和经验讲给丁羽听,他也比较赞成,用这种办法听课,效果就是不错。后来,我在一些高考状元谈学习体会的书籍中,也看到过类似观点,觉得非常亲切,就如同找到了知音一般,不自觉地在该段文字下面画上了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