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全身心投入(13)


  不少家长常陷于这样的困惑:自己和孩子也没少下工夫,孩子的智力也不错,可是上学之后却越学越吃力,成绩不如别人,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主要问题就出在整体设计上。就像长途赛跑,大家的体力和用心程度都差不多,人家按直线跑,你按曲线跑,你做了那么多的无用功,你落在后面应该是正常的。许多孩子学习并不怎么用功,甚至玩得比别人还多,就是学习好,与其不做无用功有很大关系。其实课本上那点知识,与孩子掌握知识的能力相比,应该是十分容易的。现在动不动就喊减负,认为孩子功课负担重,这是十分片面的。我们真正应该改进和提高的,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家长和老师们的教育观念、能力和水平。我们看到,在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负担太重的情况下,也有许多孩子却明显地"吃不饱",要求跳级。难道这些孩子真的就天生聪明吗?不是,只不过他们方法正确、效率高或者孩子培养出了学习的兴趣,把"苦"变成乐罢了。

  有不少家长强迫孩子参加各类学习班、学各种乐器,简直是在扼杀孩子天然的求知欲望,剥夺孩子幸福的童年,很容易造成孩子终生性格甚至人格方面的缺陷。我教丁羽学习各种知识,是很少做这种无用功的,是绝对不强迫孩子的。凡是预计学了不能坚持下来的东西,都仅限于浅尝辄止,决不在上面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丁羽6、7岁时,我曾自觉引导他学过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乒乓球、竖笛等,甚至在游泳专业队坚持了一年多,但在发现他没有特殊的兴趣和爱好后,都先后自觉放弃了。学会放弃,是以小浪费避免大浪费,以局部浪费避免整体浪费,是人生的一大智慧。至于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逼迫孩子几乎到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的地步,那更是陷入了人生意义的更大误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不得不时刻牢记,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孩子获得人生的成功--和谐、圆满和幸福。

  我对丁羽的早期智力开发,虽然从识字开始,但识字又不是目的。识字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孩子尽早进入广泛阅读阶段。人类各种思想、知识的沉淀最终表现在文字上。文字使人类思想、知识的传递改变了祖辈、师徒相传的原始模式,从而使人类进入了知识共享的时代。文字是推进人类进化、社会发展的主要软件,是伴随现代人终生的实用性最强的工具。孩子的智力开发从识字开始,就是抓住了关键和根本,所产生的效益往往是令人吃惊的。他掌握了文字,就学会了"自学",当你在繁忙中看到奶声奶气的孩子孜孜不倦地埋头读书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是早期识字的功劳;他掌握了文字,就学会了"自娱",当你听到孩子在阅读中不经意间发出爽朗的笑声时,你是否意识到带给孩子幸福童年的还是早期识字的功劳;他掌握了文字,就学会了"表达",当孩子贴切而生动地使用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词语向你陈述一个意思,而你对此感到十分惊奇甚至不理解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仍是早期识字的功劳。所以说,孩子较早掌握了文字,从而较早进入广泛阅读,就等于交给他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幼儿时期识字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成功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不一而足,但唯有这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早期识字,早期进入广泛阅读。

  我教丁羽学识字,在使用木块和图画书使其达到一定数量(约200字)后,就主要改为以阅读带识字的方法。我们都有体验,单纯地学识字是非常枯燥的。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用背字典的方法学识字,除了个别意志力特别突出的人外,一般人是很难坚持的。如果你是一个学习上的有心人,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词的时候,你能够翻开字典、词典查一查,你积累的字、词就会越来越多;如果你不但常翻字典查字词,而且你还能够记在一个专门的小本上,有时间时经常翻看一下,加深一下记忆,那就会进步很快。

  儿童的识字也是这样,在他所接触到事物的名词基本掌握以后,大概也就那200多个单字吧,你就不能再用就字教字的办法了。我教丁羽的办法是先给他讲一个故事,而且是反复讲,这时的孩子听故事是不厌其烦的,等他已经听得自己都会讲了,你就让他讲给你听,确实达到了流利讲述的程度时,才把记述这个故事的文字拿给他看,一字一句地对照着念。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读故事,从听口头语言到念书面语言,虽然有一定的跨度,但由于该故事已经烂熟于心,坡度已经很小,加上年龄已在4岁左右,掌握这一技巧已是水到渠成,所以不费太多时间就能掌握了。相反,这一转换过程之快、之易,都往往使人感到惊奇。这时,他认识的字可能是连蒙带猜式的,某个字放在特定的句子里他能读出来,但单独拿出来或放在其他句子里时他又可能不太认识了。这应该是正常现象,不能因此而否定这种教法。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某个字在多篇故事里反复出现之后,他就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甚至单独写在纸上也认识了。只要耐心、得法,孩子的这种适应和转换能力是会给你惊喜的。这个过程切忌操之过急、贪多求快。减小坡度,循序渐进是快速掌握知识的铁律。开始可能三五天甚至一周读出一个故事,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孩子读故事的速度是呈加速度,甚至是加速度的平方前进的。随着识字量的加大,生字越来越少。丁羽在经过大约一年左右的这种有意识的训练之后,大约读了100多篇故事,这时读书的速度达到了每天1~2篇,1000字左右。每读一篇,我都要在他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面画一道线,下次学习新的前先把以前标出的字词复习、巩固一下。当然,复习字、词时要穿插使用一些游戏法、激将法、让孩子当老师法等。如游戏法,我把孩子记不牢的字写在扑克牌上,洗牌、分牌后一人先出牌一张,如对方能读出该牌上的字,这张牌就归对方所有,如读不出,则由出牌方收回,轮流出牌。大人要故意让孩子"赢",提高其兴趣,视其水平和能力逐步增加难度。再如激将法,我对丁羽说,我们复习前5课的生字和词,我敢保证你认识的不超过10个,当然要故意往少了说。孩子认一个我在纸上记一个,画上一个小红旗表示奖励和高兴,最后和孩子一起数一数,结果孩子大大超过10个,得到真诚的夸奖,孩子非常高兴。这样,既使孩子学习了数数,又使孩子获得了成就感。再如让孩子当老师法,就是故意搓着脑袋说,你看我这是怎么啦,这么容易的字怎么就忘了呢,它念什么来着?这时,如果孩子也念不出,你就要装着回忆起部分、或相关的字的样子加以提示,充分调动他的记忆,直到他想出来为止。其实,记忆的过程就是重新唤醒的过程。只有反复训练,记忆才能加深,唤醒的过程才能逐渐加快。切记,在他想不出来时,千万不能让他难堪,更不能让他产生挫折感。其实,任何一种教法,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为目的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