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全身心投入(5)


  培养教育孩子,与孩子待在一起,合格的家长应该"上瘾",这个"瘾",要大到使"官瘾"、"烟瘾"、"酒瘾"、"牌瘾"等都黯然失色的地步。有人以文化水平低为由或图省事,将孩子托付给不懂教育的人或者让孩子进入不正规的幼儿园或学校,希望不用付出劳动就能获得好收成,无异于梦想天上掉馅饼。

  我总是爱问请教方法的家长看过几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发现多数家长没有认真阅读过几本,有的甚至连一本都没看过。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你不学习、不研究,怎么会有深刻的认识,怎么能抓到点子上。我也常问请教方法的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去过几次书店、博物馆、科技馆和图书馆,回答同样不够理想。在孩子的童年,你没有播下爱书、爱科学、爱探索的种子,孩子怎么会按照你的希望表现得出类拔萃呢?

  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凭想当然办事,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推论自己孩子的教育,效果不满意时就埋怨孩子不听话。要知道,现今孩子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城里的孩子,衣食无忧,已经完全失去了为改变生存环境而奋斗的动力。如果当今的家长对儿童家庭教育不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没有一套科学的教育引导方法,孩子是很难按照大人的意愿发展的。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一些特殊情况下成才的孩子给一部分家长造成了误解,他们动不动就拿这些特殊的个例抱怨自己的孩子,甚至推托自己的责任。比如某某农村的高考状元父母连字都不识,某某用脚写字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等。他们似乎找到了孩子成才主要靠孩子自己的例子。

  不错,确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因为生活的艰辛、不幸的遭遇、身体的残疾、特殊的精神刺激等激发出了超群的学习动力,创造了一般孩子所难以达到的"奇迹"。但这种情况只能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更不能成为普遍原理,因为这些情况是不能复制和模仿的。我们不能为了孩子成才而故意把生活搞成艰辛或不幸,更不可想象让孩子遭受身体的残疾和精神的刺激。那么,我们所要探讨和解决的只能是家庭生活相对优裕、身体发育良好、智力正常的孩子的教育问题。

  毋庸置疑,一个用脚写字的孩子能考上大学,一个用手写字的孩子如果有他一半的毅力用于学习就能轻松上哈佛。全部的答案就在于,如何让一个用手写字的孩子培养出用脚写字的孩子的那种超人的毅力来。

  这种方法是有的,那就是你做家长的全身心的投入,让孩子为你的无私奉献而感动,为你而感恩,为你而奋斗!

  家长心语:

  网络对孩子来说是把双刃剑,就看家长如何管理、启发和诱导。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的孩子成功里面,起码有30%应归功于网络。

  "在POP网上混的人也能上北大?"

  丁羽考上北大后,在POP网站上发了个帖子,把考上北大的消息告诉了网友们,其中一个回帖说:真想不到,在POP上混的人也能上北大。

  没错,丁羽正是由于长期在网上"混",在计算机里"泡",硬是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特长",才征服了北大的评委老师们,获得北大自主招生加分资格,从而"保送"进入北大电子信息系的。请看丁羽申请北大自主招生加分资格的申请书:

  丁羽自荐材料

  2005年8月15日,中关村鼎好大厦泡泡网站(WWW.PCPOP.COM)技术总管发来电子邮件,询问我是否考虑去他们网站就职。当了解到我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他们十分惊讶,原因是我多次发现该网站的技术漏洞,从而获得其最高管理权,随意取得网上虚拟货币,任意获得低价拍卖品(限于道德和法律问题,仅做了一次试验,此事网上均有原始记录可查)。

  2005年3月,我发现一个小秘密:如果不是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我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与我居住同楼的邻居实现免费上ADSL(宽带网)而使经营商在技术层面上毫无察觉。

  2004年5月,我自购集线钳接线,从网上下载软件,成功进行了联网试验,建立了家庭网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