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消沉的"周树人"(1)

  鲁迅在科学救国的梦想破灭后,他弃医从文,试图以振兴文艺来改造国人的精神,然而他最初的喊声并没有得到响应,这也使得鲁迅陷入了寂寞和苦闷当中。鲁迅在日本经历了挫折后,于1909年回到了中国,那么满怀济世救国梦想的鲁迅回国会去哪里,他的呐喊之路还将遭遇怎样的坎坷?

  鲁迅回国之后,先在浙江绍兴任教,在那里他也尝试过进行改革。像鲁迅这样的一个人,不会因为受到挫折一蹶不振,有机会他还是想尝试改革的,有多大光就发多少热。比如说在学校里讲生理卫生课,讲人体的生殖系统9,这个事是冒天下大不韪的,但这个事情在中国是第一次,是很了不起的。在浙江期间他也参加了当地的教育风潮,比如说驱逐腐败的教育会会长10。后来,很快就发生了辛亥革命,鲁迅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轰轰烈烈起来到失败的完整过程1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不彻底,只是改头换面?皇帝好像是推翻了,但是中国的实际结构并没有改变,一群革命党轰轰烈烈地进来了,但是又迅速地腐败、瓦解,革命变成了一场做戏。鲁迅后来看事情为什么那么深远,对什么事情都首先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他看过太多的表演,看过太多的做秀,所以他不轻易相信一个事情会成功。

  1912年鲁迅来到了北京,在教育部任职,直到1919年11月,鲁迅都居住在北京的绍兴会馆,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1915年袁世凯登基,蔡锷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护国战争节节胜利,各省纷纷独立、1917年张勋扶持溥仪复辟失败,段祺瑞、孙中山开始发动护法战争;1918年护法战争失败,刚刚推翻封建君主制的中国,又一次陷入了连年的动乱中。这一时期的鲁迅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的思想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鲁迅当时住在北京的绍兴会馆,后来住在旁边的一个叫补树书屋的地方,院子里有一棵槐树,据说吊死过一个女人。鲁迅就喜欢这种鬼气森森的地方,鲁迅是不怕鬼的,什么地方越恐怖就越住在哪里,所以他不害怕12。他住在那里,日常生活怎么过?一个单身男人,把自己的家属都留在绍兴,一个单身的三十多岁的男人怎么过?他周围的同事每天都吃喝嫖赌,北京是一个消费城市,人们有很多打发自己时间的办法,鲁迅消磨时间的办法则是收集古董、抄写碑帖,另外读一读佛经13。但是对他这样雄心壮志的先觉者来说,这不是上策,毕竟他心里怀着一份寂寞,一份说不出的苦涩的滋味,没有人可以交流,也不知道时代怎么变化。所以鲁迅写他那段时间,夏天的晚上坐在院子里,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天上的星星,槐树的毛毛虫掉到他的脖子里,冰凉的,鲁迅就是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夜晚,用这样的方式,鲁迅消磨着自己的生命,消磨来消磨去14,到1918年,这位周树人先生已经37岁了,但这时他还不是鲁迅,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树人,鲁迅是他写作品的笔名,他平时叫周树人。这个周树人先生从小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又学习了古今中外的知识,参加过革命,经过改朝换代、世态炎凉,熟读典籍,经史子集全装在心中。就像武侠小说写的那些练成了绝世武功的大侠一样,在山上修道,功夫特别高。可你功夫那么高有什么用,一出手确实打下十几个人,可是下山一看,山下全部都是机关枪了。时代发生变化,鲁迅这种人,到了这个时候,有这种感觉--浑身的本事,没有用武之地。所以我们想,如果中国没有发生新文化运动,如果上天不给他一次机会,这位周树人先生可能就这么沉默过一辈子,抄抄古籍,读读佛经,买点古董玩一玩。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想闲着,上天让你出来做事,上天要你出来做事,你是躲不过去的,姜子牙都躲到80多岁了,还是给周文王请出来打工。周树人起初想算了,可是在他不想干的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一场文学革命已经在中国开始了。

  目睹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失败,鲁迅越发对中国的前景,感到迷惘甚至绝望,这一时期鲁迅靠抄录佛学典经,研究古碑拓片来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借此来麻醉自己的灵魂,让自己远离喧嚣动荡的城市。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又将给过着隐士生活的鲁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