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无用之用”还是“总有路可走”(1)

  ——庄子用支离疏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文/姚曦

  谁都不愿意总是鸡蛋里挑骨头,鸡蛋没有知觉,而挑骨头的人反而如鲠在喉。谁都不愿意背上吹毛求疵的名头,被吹被求的一方可以不在意,而吹毛求疵的一方反而因这个坏名头而汗颜。我们谁都不愿意再有意挑于教授的错,可是当把书一页接着一页往下翻阅,一个又一个有意无意的错误,却让尊重庄子的我们无法忽略。如果是无意的错,这也并不是什么太过羞耻的事,中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文学教授对所有的典籍都了如指掌,如果是有意的,我们又怎能忍心有人如此大无畏地用曲解庄子的方式来传播她自己的思想?虽然在《人间世》中,庄子也借孔子之口说: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

  庄子也认为引用古人的话作为依据不会招致灾难,可是,前提是“成”,即言辞允当。于教授虽也屡屡引用庄子的话作为依据,可是否言辞允当呢,不仅连允当都说不上,甚至完全是一种不顾庄子本意、随意断章取义、甚至随心所欲化妆打扮的错误。

  再来看看《于丹〈庄子〉心得》之五——“总有路可走”,她又信手拈来地引到了《庄子·人间世》篇中一个叫支离疏的人的故事。在分析这个故事之前,先说一说篇名的问题,于教授的书里印的是《人世间》,而《庄子》所有的版本里都显赫明白地印着《人间世》。也许是印刷错误?可即使是印刷错误,却为何不能在校书阶段被校正呢?我们手里拿的可是完完全全的正版书!姑且放下这个赫然的错误引起的不快,继续往下看看于教授引用这个支离疏的故事想替庄子下的一个结论。于教授的结论是:

  “最后庄子得出了一个结论:像支离疏这样肢体不全的人,他只要自食其力,一样可以养活自己,安享天年。”

  让我们再回到《庄子·人世间》原文。当然必须结合上下文来解释庄子说这个故事的用意。《人间世》的开头说的是颜回去卫国之前来向孔子辞行,孔子教诲他要心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本书《认识自己还是忘却自己——论庄子笔下的心斋》一文中已有详述。《人间世》接着又继续说了一连串的故事,庄子借孔子之口告诉世人要归依自然的天命,要遵循人为的义理,乘物以养心,托不得已以养中的外交之道,庄子借孔子之友蘧伯玉的话告诉世人顺应与诱导的策略,庄子用三棵大树的故事阐述了不材以全身的自处原则。再接下来,支离疏就出场了。于教授又把支离疏故事这一段的最后关键的一句省略不用了。最后一句说:

  “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形体支离残缺的人,还足以养活自身,终享天年,又何况支离其德的人,成玄英说支离其德“犹忘德”,林希逸说支离其德是“以无用为大用”。总之,不管是哪种理解,大家的共识是,支离疏的故事最终归结的道理都是无用即为大用,这也照应了前面的故事,归依天命,顺应自然,不材为大材,同时也顺合了《人间世》整篇“涉乱世以自全而全人(王夫之言)”的主题。不管怎么说,庄子的意图绝不是崇扬支离疏虽肢体不全却仍自食其力的精神。

  于教授也仍有不少精当之言,在她书中接下来的第43页开头,她说:

  “一个人即使外貌丑陋、身体残缺,也可以自食其力,得享天年,这是因为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仍然是一个很能鼓舞人的真理。可是,她却总喜欢在真理前面加上一句“庄子的寓言告诉我们”。庄子的支离疏的寓言告诉我们“无用就是大用”,与“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太多关联。我们虽然和于教授一样,与对待肢体健全人一样的态度,以对人性和生命的绝对敬意和尊重去对待肢体残疾的人们,可是我们并不认同于教授的解读角度。庄子的寓言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一个像支离疏一样外貌丑陋、身体残疾的人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可是为什么偏偏要说“庄子的寓言告诉我们”?我们不禁担心庄子也会出离愤怒了。既然庄子也会对监河侯“忿然作色”,既然庄子也会对曹商辛辣讽刺,既然庄子也是一个著书立说以期后人理解的人。那么于教授的曲解怎能不会令他生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