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一个寒冷的日子,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76年精神号"专机在空旷、宽阔的北京机场降落。停机坪一侧飘扬着美国国旗,另一侧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迎面是毛泽东的巨幅画像。
尼克松略带微笑跨出机舱,周恩来面无表情地候在舷梯脚边。对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于1954年在日内瓦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记忆犹新的尼克松向周恩来郑重伸出自己的手用力紧握着。
几小时后,尼克松坐在中南海那柔软的扶手椅上,同毛泽东在一起。至下半夜,仅仅由于在那把椅子上就座,尼克松在12小时内为中美关系所创下的业绩,比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在这以前的24年中--自从马歇尔的竭力调停失败以来--所完成的还要多。
尼克松抵达的当天,《人民日报》没有提及他及他的这次旅行。这份6版的报纸涉及美国的文章是一则死亡的讯息。[1]一周前,毛泽东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逝世了。
如果说,尼克松和斯诺身上很少有相同的思想观念羽毛的话,那么,正是毛泽东的典型风格把他们撮合在一起。让报纸在"尼克松日"只谈斯诺,毛泽东为的是挫美方锐气,让中国人民知道他对"美国人民"的看法是站在光明的一面。同时,他想给人一种处于重大场合前夕满不在乎的印象,所以在隔天的《人民日报》上才出现赞扬尼克松此行有重大影响的文章。*
*尼克松无疑会想起,他去中国前不久与病危中的埃德加·斯诺的接触使他感到宽慰。他给斯诺写了一封诚恳的信,其中说:"你卓越的成就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和欣赏。"毛泽东没想到尼克松对左翼作家是如此了解。事实上,毛泽东对斯诺的颂词也许本来就提醒了尼克松,作为"中国友好人士"的斯诺的声音多年来是孤独无助的。
同对尼克松一样,形势对毛泽东来说也是很微妙的。他不可能把总统介绍给他的政治局全体同事,因为林彪与他的同伙造成的巨大空缺至今还在。
尼克松(1)
毛泽东传(最新版全译本 插图本)
(美)特里尔 著;胡为雄,郑玉臣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