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与慎独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大学·传六》

  "诚意"是格物与致知以后的工夫。以人心之灵,可以知万物之理;所知越多,其理越明。然而,万物之理是不能以数量统计的,心之灵也以自觉为基础,表现于对当下行动之判断。因此,一个人的知识多少并不重要,是否内外如一、真实诚挚才重要。

  "诚意"是针对心中的意念与动机而说的。简言之,即是"毋自欺"。《大学》以"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来形容,对恶臭(外在环境)生讨厌之感(内在反应),对好色生喜欢之感;内外配合,有如对镜自照,一清二楚。但是,人的意念与动机,经常会受到外在刺激与内在欲望的左右,而显得驳杂不纯。譬如,为了讨好别人而掩饰自己的好恶,甚至伪装自己的感受。自欺的目的是为了欺人,结果是:欺人未必成功,而自欺则使自己心术不正,觉得愧怍。

  为了做到"毋自欺",最好练习"慎独"的工夫。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仍然谨慎戒惕,好像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样,暴露在大庭广众之前,完全没有掩藏的余地。若能慎独,则心地自然光明,可以直道而行。

  "诚于中,形于外"是非常贴切的形容。人的心灵与行为不能一分为二,否则难免沦为精神分裂的结果。现代人虽然拥有较多自由,但是社会所代表的集体力量也因着传播媒体的肆虐而无孔不入,造成个人心灵之桎梏及思想之纷乱。意念与动机之纯净,在今日似乎更需依赖"慎独"的工夫了。

  慎独工夫的第一步,是能够处于孤独之中,耐得住寂莫,不需寻找消遣或娱乐。这时,人安静下来,可以面对完整的自己,认清自己的真正意向。第二步则须以内在规范来自我约束,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任何一点虚伪的成分。

  诚意的效果值得注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这句话清楚设定了人是身心互动而合为一体的。未有不诚其意而能从事道德行动者,也未有从事道德行动而不觉得舒泰快乐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