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兵伐高昌(1)

  大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夏,侯君集率领数万大军,攻人高昌国境内。

  高昌国王麴文泰闻知,大惊失色,向左右问道——唐距高昌七千余里,其中二千余里俱为流沙覆盖,无水无草,夜中寒风犹如刀割,白日热浪如同火焚,行商之旅途经其中,一百人中倒要死去九十人,这唐这人众数万,怎么说来就来,如同天兵下降呢?

  左右面如死灰,不能回答。

  麴文泰日夜忧惧,竞至一病而亡。其子鞠智盛承袭国王之位,并写信给侯君集,言道——得罪大唐天子者,先王也。今先王叟天之罚,已然去世。智盛新近继位,愿上表谢罪,永为大唐藩属,还望尚书大人怜之,勿以刀兵相攻。

  侯君集复信道——高昌若愿归降,其主当亲至大唐军营投麴智盛不愿出降,招集国中勇士,死守都城。

  侯君集率大军四面包围高昌都城,制造十数丈高的楼车抛飞石攻击城内军民。高昌国人大为恐惧,纷纷入屋躲避,不肯上城拒战。麴智盛无奈,只好开城迎降。

  唐军大获全胜,灭亡高昌,共得城池二十二座,降顺百姓八千余户,近两万人。

  西域各国闻知,大为震恐,分遣使持厚礼至唐军中慰劳。一向与高昌交好的西突厥不仅不敢向唐军挑战,其驻守高昌边境的军队反倒主动投降了唐军。

  大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十二月,侯君集胜利地回到长安,将高昌王等“名贵”的俘虏献上朝廷。

  李世民大喜,召集百官及四方各藩属使者,同登太极宫承天门,行“献俘”大典。

  但见承天门外宽达三百步的横街上排满铁甲禁军,旌旗如云,剑戟如林,在无比凝重庄严中腾起如山般沉雄的威武气象。

  高大雄伟而又金碧辉煌的承天门上,李世民朝冠朝服,巍然立于正中,一把在阳光中闪耀着万道金光的黄罗伞极为醒目地高悬在他的头顶,宰相、尚书、百官、诸王、宗室及各藩属使者依次序列于两厢,肃静无声。

  突地鼓声大作,响彻云霄。

  大队的唐军部伍整齐,衣甲鲜明,在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的率领下顺着宽阔的朱雀大街向承天门行进。

  部伍之前,数百身材魁壮的刀斧手肩扛利刃,监视着九十辆缓缓行驶的囚车。每一辆囚车中都锁着一名“俘虏”,高昌王麴智盛为众“俘虏”之首,被锁在第一辆囚车中。

  唐军行至承天门的横行前,齐齐停下了脚步。

  鼓声悄然而停,天地间一时寂静无声。

  侯君集跃下马来,领着薛万彻等十数步将,行至承天门下,行以跪拜大礼,并高举献俘表章。

  鼓声又是大作,震人心魄。

  刀斧手打开囚车,将高昌君臣押至承天门下,跪倒在地。

  万岁!万岁!万万岁!承天门上的宰相、尚书、百官、诸王、

  宗室等一齐跪下大呼。

  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各藩属使者亦是跪下大呼起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j承天门下的数万军卒齐声大呼,犹如万千滚雷同时在长空震响,声音直传出数里外。

  庄严威武的献俘大典行过之后,李世民连下诏令——

  大唐仰承上天好生之德,降下浩荡皇恩,赦免高昌君臣胆敢抗拒天兵的弥天大罪,命其在长安居住,永做大唐顺民。

  为庆贺大唐扬威西域,特赐朝廷百官大宴三日。

  侯君集立下灭国扩地之功,特拜为尚书右仆射,主掌大唐军机之事。从征高昌诸将士,俱连升三级,并依其功劳大小,各赐黄金、美女、彩绢、名马、铜钱等物。

  大唐攻灭高昌,声威传遍四夷,吐蕃请求“赐婚交好’,的心情更加迫切,特地敬献了黄金五千两,另加雪原奇异珍宝玩物数百件。

  李世民心满意足,以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作为大唐公主,号为“文成”,下嫁吐蕃。

  大唐贞观十五年正月(公元641年),李世民拜江夏王李道宗为和亲使,以内侍太监李安达为副使,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