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日羽肃天行(7)

  建成慌忙把魏征等人所教的言语说与元吉,让元吉转告李渊,请李渊另派别将讨伐杨文,以免李世民杀人灭口。

  但是当元吉将建成的言语告知李渊,使李渊从狂怒中冷静下来,发觉一切并不是那么简单 ,欲派人阻止李世民出兵时,李世民大军已经到了宁州城下。

  李渊只得派使者急赴世民军中,言必须生擒杨文,亦绝不能伤害宇文颖性命。

  可当使者赶到世民军中,杨文叛军竟不战自溃,其部将已斩杀其主,将杨文的首级送 到了世民军中。

  而那宇文颖,据说也是死在乱军之中。

  看到兵势汹汹的杨文竟如此轻易地被击败,又是死得如此及时,李渊心中顿生疑云,想 着李世民往日种种不遵诏令的举动,背上都沁出了冷汗。

  他立即令人将杜凤、尔朱焕、乔公山三人带至寝殿,欲亲自详细讯问一番。

  不料杜凤等人忽然失踪,次日在仁智宫外的荒野里才发现了三人的尸首。

  有巡游禁军上报,说他们见此三人可疑,欲上前盘查,三人却持刀反抗,混战之下,三人 俱亡。

  李渊怒极,当即下诏令世民单骑回转仁智宫,并令有司逮捕杜淹。

  偏偏在这时,边塞烽火陡起,突厥颉利、突利两大可汗一齐出动,率精骑十余万,从原州 南下,直逼泾、宁二州。

  仁智宫地近宁州,李渊唯恐突厥杀至,心中大惧之下,忙追回前诏,令李世民就近征发各 州兵马,抵挡突厥。

  紧接着,他又命李元吉尽快赶回京城,征调禁军北上,增援李世民。 然后,他又把李建成从囚室放出,先责备建成身为长兄,却不能和好兄弟,还结交匪类, 实在太不争气。后又好言安慰建成,言建成仁厚坦诚、慈爱恤下,有长者之风,仍宜居太子 之位。他决不会偏信诬告,有废立之心。

  说到动情处,父子竟抱头痛哭,发誓绝不相负。

  父子间猜疑尽释,立刻发出皇上诏令和太子诏令,调各地府兵急赴关中,拱卫京师。

  几乎在诏令发出的同时,李渊和建成带着随从,轻骑返回京城,一同上朝视事,示以父子 亲密之意,以安定人心。

  李渊本想着非经过几场残酷的大战,不能击败突厥。

  但出乎他的意料,李世民只带数百精骑,仅凭一番言语,就说退了颉利、突利可汗十万劲 骑。

  当然也不是白说,李世民亲口许下金宝两百车,美女两百名,赠与颉利、突利可汗。

  奉送金宝和美女,虽令李渊感到不快,但毕竟消弥了战祸,免除了一场难料胜败的生死决 战。总之,秦王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样的汗马功劳,秦王李世民已经好几年没有显示。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秦王讨平庆州兵变,智退突厥,都是大功,都应升赏。

  但秦王已是位高绝顶,无可再高,再高一步,就只能让他升为太子。

  何况,李渊曾明言——秦王一旦平定叛乱,就立其为太子。

  而现在秦王之功,已远远超出了平定叛乱。可是李渊却无法兑现他的诺言。因为他也在建成面前信誓旦旦——不听偏信,不存废立之心。

  李渊明显感到,从杨文反叛到突厥退兵,一切都似是依着谁预先谋划好的路数演进。

  这种谋划对秦王极其有利,就算并非秦王所谋,他也难脱干系。秦王如此,自然是为了谋夺太子之位。

  大唐天下是我所创,天命正在于我。由谁来当太子,承袭大统,自然由我来决断。

  自古大位只可传袭,不可谋夺。秦王却偏偏要来谋夺,他若真的谋夺了太子之位,又岂能容我安居于皇帝大位!

  李渊越想越怒,恨不得立刻传旨,将秦王拿下,送交刑部议罪。

  只是他又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拿下秦王。朝中上下,俱都以为李世民有功,而绝非是有罪 。任何足以使李世民露出的破绽,都已消于无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