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的一番谋划,竟全部落了空。且窦建德经此一战,反倒更加谨慎,无论李世民怎样百 般诱敌,也不轻易出战。
转眼之间,唐、夏两军对抗月余,仍是胜败不分,势均力敌。
虽然长孙安世依照李世民所示,屡屡催促窦建德进兵,也没能令窦建德动心。反之,窦建 德手下还献计让夏军避开与唐军正面决战,行“围魏救赵”之策,渡黄河,取怀州,入上党 。兵锋直指关中,逼迫李世民自动撤围回援,于险要之地设伏击杀之。
李世民听到长孙安世传来的消息,不禁大惊失色——
窦建德若真的行了“围魏救赵”之策,他立刻就要陷于危境,只怕难逃败亡的厄运。
他并不惧怕窦建德的伏击,他怕的是将士厌战心并未真正消除,一旦得知窦建德攻向关中 ,好不容易凝集的兵气立刻就会崩溃,唐军将不战自乱,四散逃走。
李世民当即召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苦思整整一夜,终于想出三策。
一、不惜拿出能够拿出的一切金宝,通过长孙安世买通窦建德左右,竭力不让其行“围魏 救赵”之策。
二、派偏将多张旗帜,袭往窦建德后路,使其生出后顾之忧,不敢轻易率军渡河西进。
三、装做草料已尽的样子,将全军战马统通牵到黄河以北放牧,诱敌决战。
这三策中最厉害也最冒险的是牧马河北之计——
窦建德其实极想与李世民决战,坚壁不出只是他的无奈之举。时日拖得长了,王世充肯定 守不下去,自会投降唐军。到那时,李元吉的大军也会杀来,他恐怕就无法招架。
可是他又知道唐军骑兵极为厉害,李世民也最擅长骑战,野外对阵,夏军决不是唐军的对 手。
若唐军忽然没有了骑兵,对窦建德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他必定会引大军突袭唐营,以 期破敌获胜。
李世民牧马河北,正是“奉送”给窦建德一个“天赐良机”。
但是他又不能真的没有了骑兵,他克敌制胜的法宝,就在于拥有无坚不摧的铁骑。
决定胜败的最紧要之处,是李世民能否知道窦建德发动突袭的准确时刻。
若李世民无法知道窦建德何时突袭,唐军就是真的没有了骑兵,反之,唐军就能将没有骑 兵变成忽然又有了骑兵。
武德四年五月二日,窦建德亲率三万精锐步骑为先锋,突袭唐军大营。
其余夏军大队人马,由窦建德妻曹氏统领,随后大呼跟进。
李世民的三条计策,如三条铁链一样牢牢缚住了窦建德。
倡议“围魏救赵”之策的人被讥讽为不懂战事的书生,主张立刻进攻唐营的人被视为勇敢 无畏的忠臣良将。
夏军大营后面出现的唐军旗帜,使窦建德觉得领兵西逼关中纯是冒险之举。
唐军牧马河北的举动更使窦建德欣喜若狂,以为是上天助他,要让他一举击灭大唐,从而 威服大郑,进而以大夏皇帝的名义一统天下,立万世基业。
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料到;在他作出突袭唐营决断后不到两个时辰,他的整个行军方略,布 阵方法,以及突袭的具体时刻,尽被李世民知晓。
他犯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大错——不该当着大郑使者王琬、长孙安世的面下令攻击唐军。
李世民已在窦建德大军出发的同时,秘密将黄河北岸的数万匹军马调回了营中。为了迷惑 窦建德,他仍在河北留下了数千匹战马,来往奔驰,远远看去和数万匹战马无甚区别。
当窦建德的大军扑至唐营时,李世民早已带着数万身披铁甲,手握长槊的铁骑,伏于营侧 的山谷中。
但一开始,李世民并未立刻杀出来,只是让殷开山、萧王禹指挥营中步卒,拼死抵抗。
窦建德见唐军果然以步卒迎敌,更是放心大胆,一边猛攻唐营,一边派人令后军尽快赶上 。 但就在窦建德前后两军相交,阵形混乱的时刻,李世民率领数万铁骑如决堤的洪水,挟着天 崩地裂般的威势,冲进窦建德的大军阵中。同时,殷开山、萧王禹也率领步卒奋力反击,自大营中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