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遍野屯万骑(1)

  就在李世民一心要推举刘文静为大元帅时,朝廷中却风云突变。

  李渊下令逮捕刘文静,以谋反罪下于刑部大狱,并命裴寂、萧王禹、李纲三人速至刑部大堂会审。

  李世民犹如当头被人猛砸了一棒,愣了好半天,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刘文静之弟刘文起此时已在朝中为官,任散骑常侍,常常邀其兄至府中饮宴,每每酒醉之后,就吐露怨恨朝廷之言,甚至拔刀击柱,狂呼:“总有一天,要杀了裴寂老 贼!”其 家中又时时出现怪异之事,或有鬼火忽明忽灭,或有鬼哭忽高忽低。文起忧虑,召请巫师道 人入府禳灾,使十余人披头散发,舞刀念咒,以为镇压之法。恰好刘文静有一失宠侍妾正心 怀怨意,闻知此事,立刻告诉娘家兄弟,让他们上告刘文静收养持刀死士,意图谋反。

  李世民明白过来后,立即亲至后宫面见父皇,言刘文静决无反意。但李渊却沉默不语,过 了好半天才言:“且待诸位爱卿审过刘文静后,再作道理。”

  李世民只得留在宫内,等待着裴寂的审问结果。

  裴寂素与刘文静不合,让他参予审问,也太不合理。

  李世民心中不满,却也不便说什么。

  朝中大臣,向来把刘文静看成他的亲信。他此时为刘文静说话,未免有着党同的嫌疑。

  一直过了午时,裴寂、萧王禹、李纲三人才匆 匆赶到内宫。

  由于刘文静在供词中多次提及裴寂。为避嫌疑,裴寂只得推举萧王禹来叙说审问经过。

  萧王禹虽说已年近五旬,却是面若冠玉,望之 似仅三十余岁,声音甚是洪亮:

  “启奏皇上,那刘文静只承认有怨望之心,道他起义之初,即授职司马,与裴公位望相若 。可到后来裴公位列仆射,据甲第,获良田,极受皇上恩宠。而他虽屡立战功,所得官职赏 赐却只同众人相等,心中实是不平。至于谋反等罪,刘文静概不承认。”

  “怨望不就是谋反么?自古逆臣反上,不都是先怀怨望之心吗?众卿也不必多言,依谋反定 罪就是。”李渊说道。

  “皇上,刘文静虽有大罪,却也并无谋反实据。”李纲言道。

  他已年过七旬,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丝毫不输于萧王禹。

  “皇上,刘文静有首建大计之功,虽口出狂言,也是酒后之语。还望皇上念其为元谋之臣 ,恕其死罪。”李世民也忙说道。

  “酒后吐真言,更应严惩其罪。起兵举义,乃朕独断,其何有首建大计之功?”李渊怒气 冲冲地说着,心想——

  哼!难怪刘文静当初会说你是“汉高”,原来你早已把刘文静看成了首建大计的功臣。

  你是“汉高”,他是首建大义的功臣,那我又是什么?

  你既是“汉高”,当然怕我杀了你首建大义的功臣。

  可越是这样,我越要杀了刘文静。不然,他或许真要弄出个什么“首建大义”来。

  到那时,你我之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悔之晚矣。

  “皇上虽曾下旨,可恕元谋之臣死罪。但谋反并不在可恕之列。况刘文静胸藏险恶,人面 兽心,偏又富有权谋。方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恕其死罪,彼必投外敌,成为我朝大患 。”裴寂唯恐李渊被李世民说服,忙趁李渊怒气上冲之际,狠狠把刘文静往死路上推了一下 。

  尽管他知这话一出,必被朝臣们视为公报私仇,名望非大受损伤不可。

  然而他已顾不得这些,还在心中自我安慰道——

  只要能稳坐高位,深受君宠,名望低那么一些,又有什么要紧。

  李渊终于不顾李世民、李纲等人的反对,定刘文静为谋反大罪,杀无赦。

  在即将对刘文静动刑之前,李世民匆匆来到了刑部大牢里。

  他是在苦求之下,才勉强获得李渊的恩准——可以到监牢中一尽故人之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