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无法逼屈突通出战,只得强行硬攻,但连攻数日,也没能攻破。李渊情急之下,将手下文武僚属齐集中军帐内,共商破敌之策。
“我看河东城墙高大坚固,硬攻实为不易,最好派一能言之士,说降屈突通。”刘文静首先说道。
李渊连连摇头:“我久在京城,和屈突通是老相识了,其人刚毅勇猛,坚忍忠诚,绝非言词所能动之。”
“屈突通不仅勇猛忠诚,且奉公正直,当年做车骑将军时,就算是亲戚犯法,也不宽容。其弟屈突盖当时为长安令,也一样的执法严厉出名,京师人都传出了一句口号,说是‘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如此良臣,实难令他归降。”刘政会也说道。
“既是如此,不若避难就易,索性弃了这屈突通,直入关中。”刘文静又说道。
“不行,此计太险。”裴寂立刻反驳道:“屈突通手下尽是禁军锐卒,绝不能小看他们。倘若我们弃了河东,去关中攻打长安,胜了还好,万一不胜,这屈突通必然率兵从后掩杀。到那时,我们腹背受敌,进退两难,该如何应付?还是应该先攻破河东城。长安代王也只有屈突通可以指望,屈突通一败,长安军民必然闻风丧胆,不战即可胜之。”
“嗯,此言甚是有理,有理。”李渊拈着胡须,点头称是。
“裴公此言,看似有理,其实错矣。兵贵神速,今关中空虚,豪杰并起,我军挟屡胜之威,疾行向西。长安军民出其不意,智不及谋,勇不及断,扫其如风卷落叶。若久留坚城这下,坐费时日,将士必疲,气势必衰。而长安也可趁机加固城池,增募兵士,以逸待劳。关中豪杰无所归属,必然失望自散。举义大事,只怕要就此断送。为今之计,唯有全军即刻杀入关中,越快越好,屈突通老朽之人,只知守城自保,不足为患。”李世民挺身站出,大声说道。
“二郎此言,也是有理,倒令我难以决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李渊问着众文武僚属。
众人莫衷一是,有的赞同裴寂,有的赞同李世民。两派人数不相上下。
“你们回去吧,该攻城的还是攻城,该防守的要小心防守,待我好好想想,再作决断。”李渊最后说道。
李建成、李世民和众僚属向李渊拜了一拜,都退了出去。
“到底是攻城呢,还是弃城西进?”李渊喃喃自语着,想了好半天,也拿不定主意。他心中发烦,见外面天虽阴着,雨已停歇,就带着钱九、樊兴,叫上任,骑上马,出营登上河东城外的高地了望着。
但见城上旗帜飞扬,刀枪林立,无数铁甲兵卒手执着硬弓,一动也不动地伏在城垛后面。
屈突通整军如此肃然,二郎还说他不足为患,真是太轻敌了。李渊在心里想着。
李渊转过头,向城南看去,只见李建成、李世民骑在马上,亲自挥动大旗,指引着上千精壮步卒,扛着云梯向城头上扑去。
“大公子、二公子英气勃勃,武勇过人。兄弟们一齐披甲上阵,真是千古佳话。听说三公子李玄霸从小就武艺惊人,若还活着,也是……”任说到这里,忙停住了话头。
他陡然想起,李渊一向忌讳别人提到三公子玄霸。
任和李建成相交甚厚,知道李家的许多隐秘之事。
建成、世民、玄霸、元吉的生母窦氏生具异相,才出世头发就长过脖颈,待到三岁时,头发已与身齐。到了七岁,读《女诫》、《列女传》等书,竟是过目不忘。其父窦毅大为惊异,喜爱非常。待到窦氏成年时,窦毅对其妻襄阳长公主言道:“此女有奇相,且聪慧过人,婚事不可轻许。”遂在堂中屏风上画二孔雀,遇人求婚,先令其立于堂下试射,暗约能中孔雀目者,才将爱女许配。
京中贵胄王孙不知有多少争相来试射,却是谁也不能射中。
李渊后至,边发两箭,正中两只孔雀眼目,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