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扬州
洪业:清朝开国史
(美)魏斐德(Frederic E.Wakeman,Jr.)著
进攻扬州 史可法仍然希望南明的防卫可以守住淮安,刘泽清部已从抗击左良玉的战斗中撤回来了,正驻守在那里。刘准备在淮安外10里远的黄河、淮水和清水交结处扎营,并集结了4万部队和1000只战船。准塔的部队开离徐州,水陆并进,沿江而下,在与淮安的南明主力接触之前,轻而易举地击溃了由刘泽清的一个部将指挥的先头部队。在淮安,准塔把他的部队分成两部,小部分军队被派遣渡过清水,从刘泽清防线的侧后翼进攻,而同时主力部队从正面进攻。这两支部队成功地在刘泽清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从而把正在准备入城的部队与淮安城分割开来。混乱之中,刘泽清和他的一些家丁(侍从)想乘船逃走。当他往船上装运家财时,他自己的部 下却开始四散逃命了。于是刘泽清偷偷溜回了淮安城,借以藏身。但他很快就被抓获,送到了准塔面前。准塔接受了他的投降,并封他为三等子爵。①这个城的百姓也归顺了新的清统治者。不久,准塔又上报说,巡逻队已经平定了附近地区,而且凤阳和庐州地区也已投降。②当准塔驻军淮安的时候,多铎的主力对扬州发动了进攻。在史可法调军进入阵地之前,盱眙已经陷落;现在他已从白洋河退了回来,把他的3万部队撤到扬州防线。③他们的到来,成为加在扬州上百万或更多的老百姓身上的巨大负担。④尽管史可法向他的部队训了话,告诫他们各当其责,不累百姓,但是他们人实在太多了,不仅占用普通老百姓的住房,而且抢劫食物、奸淫妇女(尽管百姓已把城中妓女送给了他们的长官)。⑤不过,他们也不得不忍受来自城内的拥挤——来自像瓜洲等地的难民,他们被高杰部队的散兵游勇搅得人心惶惶——希望躲过这场灾难。⑥事实上,史可法甚至想在扬州狭窄的城墙内集结更多的士兵,并且还“急檄防河诸镇兵赴援”。⑦这很少有人响应。刘泽清已经投降了准塔。很快,运河地区的 两个指挥官李栖风和张天禄也步其后尘,而他们本是应该守卫扬州前沿阵地的。①响应史可法号召的最有名的人物是义肝侠胆、决意抵抗的庄子固。他12岁时就杀过人。作为老资格的勇士,他高举“赤心报国”的大旗,在归德—徐州地区招募自己的军队。当得知史可法的处境后,庄子固率领他的队伍以最快速度及时奔赴扬州,参加了这个城市的最后决战。但是他的队伍只有700人,能发挥的作用就像史可法的卫队一样,却并不是真正有实力的守军。②然而,尽管像庄子固这样的战士明确表达了对史可法和南明事业的忠诚,但毕竟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最终史可法不得不依靠刘肇基指挥的防守部队,再加上他自己带来的部队,其士兵总数有近4万人。③在所有扬州当地官吏的帮助下,史可法在余下的极短时间里开始夜以继日地布置城防工事,特别是在城墙建造木制炮台。④但是,时间转瞬即逝。5月12日,多铎的先锋部队——由韩岱、阿济格、尼堪和杜尔德指挥——在扬州北部20里长的战线上安营扎寨,并且开始抢夺船只,没收老百姓逃跑的工具。⑤没过几天,到5 月23日,成千上万的清军开到了扬州城下。①前明将领李遇春举着豫王(即多铎)的帅旗来到城下,叫喊要史可法出来答话。史可法一出来就痛斥他的变节行为,这个叛徒却大声反问道:“公忠义闻华夏,而不见信于朝,无益也!”② ① 《明史》,第3070、3074页;吴伟业:《吴诗集览》第六卷下,第11页。 ② 《世祖实录》第十七卷,第199页。 ③ 有一些史可法直接指挥的士兵,还有张天禄和王永济部队,但没有说他们的人数。刘约瑟:《史可法》,第140页。 ④ 科里斯:《大内》,第61—62页。 ⑤ 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第515—516页。这份在19世纪末对中国民族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著名史料,有几种不同的译本。比如,奥考特神父译:《扬州日记》;又如,巴克豪斯和布兰德的《16—20世纪北京宫廷的编年纪事》,第186—208页。 ⑥ 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第516—517页。 ⑦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3页。这个城市的城墙高5.4米,建于明初,嘉靖年间曾加以修缮。姚文田:《扬州府志》,第1054—1055页(第十五卷,第2—3页)。 ①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3—114页。 ② 同上书,第221页。 ③ 柯立斯:《大内》,第62页。刘肇基是一个辽东军官,曾于17世纪30年代在北方任职。在李自成进攻首都之前,他被调往南京。史可法负责淮阳防务以后,他又被调到那里。《明史》,第3058—3059页。 ④ 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第518页。帮助他的官员包括知府任民育,盐道杨振熙,以及至少还有其他八个正式任职的士大夫。见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4页。济宁人任民育是一个以骑射闻名的举人,在逃往南方之前,曾任真定巡抚。在弘光政权中,他任亳州知州,因为政绩突出,被提拔为扬州知府。扬州城陷落时,他拒绝与其部队一起逃跑,而是留在大堂中,正襟危坐,直到被满人杀害。黄之隽:《江南通志》,第1906页(第一一五卷,第20页);《明史》,第3079页。 ⑤ 《世祖实录》第十六卷,第192页。 ① 当多铎向扬州进军时,有13.8万士兵投降了他。他们主要是高杰的部队。另外,刘良佐手下的10万人也投降了他。这样,在旗人部队之外,总共有23.8万名汉族士兵加入了他的队伍。邓尔麟:《达官贵人》,第356页,及其《嘉定忠臣》,第66页。 ②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4页。根据同时代的另一份值得怀疑的材料记载,史可法的养子史得威回答说,他们已受明朝恩惠,因此要誓死守城以报皇恩。城池被攻破以后,史可法把他的养子藏到一边,告诉他说,为了后人他应该活下去。这份记载,可能表明了史得威为他父亲死去而自己苟活所感到的深深内疚。这份材料记载道,史得威跪倒在史可法面前,流着眼泪说,得威义士,理应同死。史可法答道:我为朝廷而死,汝当为吾家而生。史得威:《维扬殉节纪略》,第1—2页。在19世纪80年代晚期,番禹县一个叫史建茹的史可法后人是广州和澳门的革命积极分子,而在20世纪初又是兴中会的成员。柴德庚等编:《辛亥革命》,第245—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