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之议
洪业:清朝开国史
(美)魏斐德(Frederic E.Wakeman,Jr.)著
南迁之议 对崇祯帝来说,有一个或许过于自私的办法,那就是放弃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临时中央,这一迁都的建议是在德正殿进行的一次私下的召见时,由江西籍官员、翰林学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2月10日,皇上召李明睿及总宪李邦华、原九江军府总督吕大器议事。当皇上问到今后的策略时,李明睿的回答相当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时也无所顾忌。他说,义军已经逼临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③,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迁都南京。崇祯帝大惊,对李明睿说:“此事重,未可易言。”④既而指天问道:“上天未知如何?”⑤李明睿略加思索,便试图就天命问题劝说其君。惟命不于常,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 人定胜天。皇上此举,正合天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知几其神,况事势已至此极。讵可轻忽因循,一不速决,异日有噬脐之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皇上可内断之圣心,外度之时势,不可一刻迟延者也!①崇祯帝本来很可能为维护君主意志,而对这段涉及其道义责任的议论大发雷霆,但此次他并未将其视为臣下对自己的责难,反在确认四周无人偷听后问道: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②崇祯帝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又询问南迁的具体步骤。他将如何出京?李明睿提出最佳路线是取道山东,装作到文王与孔子庙朝圣。一旦到了曲阜,御驾便可快马加鞭南下,20天内即可赶到比较安全的淮安地界。那时——李明睿向皇上保证——举国上下必群情振奋。因为崇祯帝一旦出现在京城之外,国之龙虎必起而响应,陛下遂可握天下于股掌之中。但是李明睿又斗胆警告说,如果皇上仍在京城厮守尊位,则明朝必亡。崇祯帝颇为其言所动,简短答道:知道了。遂令三人退下,自己返回后宫。③当晚,皇上又召李明睿进宫参加另一次秘密会议,并于会后将这位翰林学士单独留下,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中途接应部队有何安排?谁来统领?中途在何处驻扎?李明睿打算先秘密派遣将领至济宁部署接应部队,并在比较安全的济宁、淮安两地安排驻地。但接应部队从哪里调集?皇上又问。李明睿承认,所有明军主力不是用于镇守关口,抵御义军,就是在边地抗击清军。京城关门 兵也不能全部抽出,因为必须留下部分军队护卫留守北京的官员。所以只能暗中派遣一些朝中官员从京畿八府征募新兵。①这时,李明睿又提出了关于皇上内库这一敏感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便无法征募新兵,且南下途中也须犒赏将士。“内帑不可不发”,李明睿说,“万一行至中途,赏赐不足,出处甚难。”②皇上同意非有一笔钱不能成事,但又坚持认为不应由内库出钱,而应由户部为此特殊用项做出安排。在这一点上,两人发生了分歧。李明睿的态度近乎强硬,认为如果动用国库中仅剩的储备,北边防线必将受到致命危害;这就等于完全放弃中原,而南下之行就将被称作逃跑。“乞皇上自为宗庙社稷计,决而行之,无待临渴掘井也。”③崇祯帝点头不语,但并没有最后拿定注意。时间已很晚了——二更已过——他颇感疲倦,遂将李明睿打发走了。④三天后,即2月13日,另一解救危局的提案呈到御前:吏科给事中吴麟徵建议将吴三桂从宁远招回。但这一建议被皇上抛在一边,可能是因为他想到了李明睿的话。他拒绝召回东北军队,因为那将意味着将大片区域让与满人。⑤最后,他转而抓住大学士李建泰提供的一根救命稻草。李建泰很富有,当时他答应捐银100万两,用来征募一支军队,以救援其家乡山西。⑥不幸的是,李建泰只 能征募到京城中素质最差的人——地痞、无赖和市井游闲,他们根本不听号令。①崇祯帝对此一无所知,他将李建泰出征仪式搞成欢送的盛宴,并亲自登上城头目送这支大军在鼓乐和旌旗的伴随下缓缓西去。②皇上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位大学士的成功之上了。他曾对李建泰说:“先生此去,如朕亲行。”③从一开始,这支军队就注定要遭到惨败。甚至在其出发之前,算命先生就预言其必败;李建泰所乘肩舆的杆子又不祥地折为两段。④队伍刚一出城,后面的士兵便开始逃跑,3000宫廷禁军也公然全体溜回北京。⑤当大军缓慢地(每天只行30里)通过河北时,最令人沮丧的可能就是李建泰的士兵到处遭到冷遇。北京城内纷纷传说,李建泰的士兵只有谎称是李自成的部下,才能从农民那里得到食物。⑥人们还听说,许多城镇都将这支朝廷军队拒之门外,他们害怕这伙乌合之众甚于害怕农民军。⑦与此同时,李自成从对面迎头而来。2月26日,李建泰尚未到达山西,朝廷便获悉大顺军正横扫山西。次日,又传来不祥的消息,平阳及黄河沿岸州县全部落入义军之手。⑧3月16日,“闯王”(李 自成1636年后的绰号)攻陷山西首府太原。明军守将周遇吉英勇保卫宁武关,但这只是李自成军队在此次战役中所遇到的极少见的一次顽强抵抗。①在整个山西及北直隶西部,“文武俱失所恃”。②街上的百姓毫无顾忌地唱着:闯王来,城门开,闯王不来,谁将衣食与吾侪。寒不衣兮,饥不食,还钱粮日夜催,更有贪臣来剜肉。生填沟壑诚可哀。③在这种公开的反对面前,地方官吏束手无策,只得一个接一个地向义军打开城门④,4月7日,李自成军占领了大同,并继续向北直隶推进,10天后占领了宣府(宣化)。⑤这时明朝抵御这支由北方穷人和流民组成的起义大军的,只剩下驻守京城西北居庸关的一支怯懦的军队。连15岁的皇太子朱慈烺都认识到,靠这点力量保卫 京城,其希望实在太小了。当时,他正恭恭敬敬地与东宫讲读项煜讨论《论语》的第一篇。当读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一段时,他不由沉思良久,即而痛楚地说道:“二‘乎’字可玩。”其讲读只好尴尬地笑笑。①3月6日,崇祯帝再次命令群臣献策。②皇上表现出的诚意鼓励了那些私下早就希望南迁的大臣,于是一连串的密折呈至皇上面前,提出一种又一种方案。李明睿仍是主谋,许多奏折正是来自他所供职的翰林院。很自然,拥护南迁的大多是南京人。倪元璐(大学士陈演在皇上面前说他太书生气,遂将他转为户部尚书)也赞同这一主张,并且还争取到太子讲读项煜的支持,而许多人视项煜为东林党的同情者。③这些大臣阐述了三种不同但又相关的建议。④第一种意见是由皇上率军亲征,令太子留守北京。这一由文人学士们所提出的方案,符合较多人的愿望,即鼓励天下豪杰士绅募兵勤王。淮安巡抚路振飞已经组织了72支自卫武装,分别由一名下层士人负责训练和统领。人们认为,一旦皇上离开紫禁城内廷,类似的武装就会在其他地区大量涌现。⑤皇上不会骑马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他出现在战场上,便可使“四方忠臣义士,英雄豪杰”群起响应,就像14世纪明太祖推翻元朝时,汉族人都响应其号召那 样。①第二种建议几乎是第一种建议的自然结果。尽管南方人十分谨慎地声称,他们提出这一建议是因为考虑到南方地区的重要性。皇上一旦离开京城,便可迁至勤王力量最强大的地区——江南。迁都南京后,崇祯帝可沿长江建立起第二道防线,并以南方的经济和军事重镇九江为枢纽。②李明睿还为此策略提供了一个历史例证,即南宋迁都杭州后,又统治了一个半世纪。他强调说,类似的南迁完全适合明朝目前的形势,也完全符合《易经》上利的概念。③当李明睿和李邦华审慎地讨论建立南明政权的可能性时,他们都明显感到,要获得这一冒险行动的成功,必须由皇上,而不是太子,率众迁往南京。李明睿解释说:太子少不更事,“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敬”(《左传》语),不如皇上亲行为便。④他希望让太子留守北京 摄政,保护宗庙社稷,皇上本人则亲自率众迁至南京,在史可法所率长江下游驻军的保护下,为南明政权的建立,奠定行政和经济基础。不过这最终意味着将中原让给起义军和清军,以及由魏藻德等北方人辅佐太子。当然,没有什么正式理由说明为什么北方籍官员不能一同南下,但他们在河北、山东、山西的田产,使其难以离开。因此,援引《春秋》也未能缓解北方官员对此战略的激烈反对,南迁计划终于落空了。①太原陷落之后,皇上再次召集六部、督察院和翰林院群臣议事 献策。就在这时,主张南迁的大臣提出了一项折中方案。李邦华呈上密折,建议派遣太子南下,以加强江南防线,皇上则留下来守卫北京。这就是说,让皇上留下来与北方籍官员在一起,而一旦王朝覆灭,南方人便有了一位合法嗣君。①大约在1644年4月3日至5日间,崇祯帝召见群臣,以观察他们对李邦华建议的看法。皇上手持这份密折,令李邦华阐述其内容,李邦华婉言推辞,皇上遂大声宣读起来并询问群臣的意见。大臣们一个接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这一建议。由于战场上无法挽回的败局,加上南方籍官员的游说,多数人都转而支持南迁。德高望重的项煜是太子讲读,他自然也赞同这一建议。但最为重要的一票在内阁首辅兼太子少保陈演手中,他对李邦华的支持,使皇上陷入了困境。②崇祯帝本来已有“那么点儿”同意亲自去南京,而将守卫社稷之责留给太子了。③但现在他与太子的职责被颠倒过来。假如不是他而是太子南下,来使明朝像南宋那样再延续个150年,那么留下来守护社稷宗庙就将成为这位当朝皇上的神圣职责。④因此,李 邦华的建议等于要求皇上做出自我牺牲,而眼下公开举行的廷议又迫使皇上在大庭广众面前做出抉择。崇祯帝别无它法,只得堂而皇之地宣称:“国君死社稷,恒理也。”但话一出口,他又忍不住满腔怨恨地加上一句:“言迁者欲使朕抱头鼠窜耶?”大概是因为皇上明显流露出不快,几位大臣急忙改变立场。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愤怒抨击李邦华,并指责李明睿是这些“邪说”的幕后支持者。于是,决定性的时刻来到了,光时亨本人是南方桐城人,但他坚决主张固守北京,而当他慷慨激昂地谴责了那些要放弃京城的人之后,在场的27位大臣竟有19位表示放弃南迁主张。①这并不完全符合皇上的心思,因为他心底是想要代替太子南下,而现在大多数大臣却主张整个朝廷仍留在北京。结果双方都招致了皇上的愤怒。他一面说:“光时亨阻朕南行”,一面又指责李明睿结党欺君。②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朝廷分忧,而谋乃若此!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③“然而”,史家评曰:“南迁之议寝矣。”①若按光时亨的主张,皇上和太子都不南下,那么就必须采取措施保卫京师。4月16日,光时亨上疏皇上,建议召回所有主要将领勤王。疏中承认采取这一措施意味着将部分领土给满清,但他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损失。朝廷一旦剿灭了叛匪,恢复了力量,就可以收复这些失地。②光时亨的建议在朝中引起激烈的争论,他的支持者们(倪元璐、金之俊、吴麟徵和孙承泽)坚持认为朝廷必须面对现实,立刻从宁远召回吴三桂,从蓟州召回王永吉,从密云召回唐通。③他们强调说,否则京城必将毁于一旦。但其他大臣不同意这一计划。其中一部分人主张只召回一两位将领;另一部分人强调只有吴三桂所率军队最为重要。皇上的首辅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坚决反对召回这些军队,并着力重申其最初的主张,即反对将领土让与满人。魏藻德是北直隶人,他随即得到了山东将领刘泽清的支持。因为吴三桂的军队若撤离长城防线,刘泽清的侧翼就会暴露于清军的攻击之下。④崇祯帝暂时未作最后决定。他对李建泰的军队仍抱有一线希望,希望他能阻止义军继续推进。但4月9日,即那次未见分晓的廷议之后的第三天,李建泰的快信终于到了。信中说他的军队——或者说是残兵败将——已无可指望,他劝皇上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自救。①第二天,即4月10日,崇祯帝终于发布了勤王令。所有主将都被加官进爵;吴三桂、刘泽清和唐通则奉命率部入京援救。但三人中实际上只有唐通及时赶到了北京。②李建泰的信中还最后一次提出了南迁问题,明确建议皇上将太子先行送到南方,然后将朝廷迁至南京。③尽管一周前皇上已坚定地表示,他主意已定,南迁问题不得再议,但主张南迁的南方籍官员并未停止私下为太子或皇上离京做准备。④现在,他们再次于殿前大胆提出,送太子到南京,让其督率江南军事。然而光时亨再次火冒三丈,质问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 灵武故事乎?”所有争论便为之再次中止。①光时亨言外之意是指责他们阴谋拥立太子,逼迫崇祯帝退位,这使南方籍官员大惊失措,“遂不敢言”。大臣们一个个低头默立一旁,倾听皇上愤怒的斥责:“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②所有在场的人都明白,除在北京厮守至尊之位外,任何劝说皇上采取其他行动的尝试,都必定被曲解为不忠。从此,绝望气氛笼罩了京师的居民,“诸臣咸思南窜”。③崇祯帝拒绝了南迁的建议,既不遣太子去南京,他本人也不离京。这对后来满清占领北京时的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满清比较完整地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遂拥有了他们颇为缺乏的东西,由此接收了明朝几乎全部汉族官吏,依靠他们接管天下并最后征服南方。崇祯帝的决定还导致诸多皇室宗亲之继承权利的暧昧不定,以致派系倾轧削弱了南明政权。此外,复明阵营也因之少了一批立志恢复失地,渴望对清朝发动反攻以便光复家园的北方人。崇祯帝这一自我牺牲的决定,就这样最终毁灭了后来复明志士坚守南方的许多希望。 ③ 对此次密谈描述最详细的是邹漪:《明季遗闻》,第18—20页;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394页。两书记载基本相同,而以前者为详。邹漪是吴伟业的门生,而吴伟业又是李明睿的好朋友,所以邹漪的描述多有褒词。不过,李明睿是力主崇祯帝迁都南京的主要人物,这看来是不成问题的。比较公允的描述,还可见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第79页;钱■:《甲申传信录》,第63页也提及此事。 ④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页。 ⑤ 邹漪:《明季遗闻》第一卷,第18页。 ① 邹漪:《明季遗闻》第一卷,第18页。 ② 同上书;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页。 ③ 邹漪:《明季遗闻》,第19—20页。 ① 邹漪:《明季遗闻》,第20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同上。这次谈话之后,崇祯帝即与皇后周氏商量去南方的建议,皇后认为这一计划没有什么好处,因为那将意味着放弃北方的宗庙。李清:《三垣笔记》中,第7—8页。 ⑤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4—395页。 ⑥ 同上,第397页。1644年2月23日,皇帝同意李建泰征募一支军队。李建泰几乎没有军事经验,但他热衷于到山西去保护他的家财。李建泰对皇上所做的陈述,在彭孙贻《平寇志》第八卷第3页与《崇祯实录》第十七卷第1页中有略不相同的描述。《崇祯实录》不是官修的,作者逸名。收在《明实录》中,是据江苏图书馆的手抄本竖像平版印刷发行的。原本于明末李自成进入山西时,在一个显赫世家手中失落。见何柄棣:《中华帝国中的进身之阶》,第279—280页。 ① 《崇祯实录》第十七卷,第2页;钱■:《甲申传信录》,第8页;彭孙贻:《平寇志》第八卷,第6页。 ② 当时的研究者估计,李建泰的军队人数达十万之众,邹漪:《明季遗闻》,第20页。 ③ 钱■:《甲申传信录》,第8页;彭孙贻:《平寇志》,第八卷,第6页。 ④ 赵士锦:《甲申纪事》,第6页;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1页。 ⑤ 文秉:《烈皇小识》,第226页;谈迁:《枣林杂俎》仁集,第1页。 ⑥ 刘尚友:《定思小纪》,第31页。 ⑦ 在广宗,李建泰被迫围攻了三天,进城后,他杀了知县和当地士绅领袖作为报复。《崇祯实录》第十七卷,第3、5页。 ⑧ “癸未正月二日,大风昼晦,次晨稍霁,又三日午后,传各殿脊烟起,疑有火灾。诸阁臣出视,见各殿及门脊上冉冉若炊烟而微淡,久久乃息,亦异云。”李清:《三垣笔记》中,第9页。 ① 萧一山:《清代通史》第一卷,第249—250页。 ② 刘尚友:《定思小纪》,第1页;又见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2页。 ③ 抱阳生:《甲申朝史小记》第五卷,第2页。李自成在乘胜横扫中国北方时,由于他诛杀吃人的“寄生虫”:衙蠹、府蠹、豪蠹、学蠹(指危害百姓的生员)和官蠹(指乡绅家臣,又称“豪门养子”),从而赢得了被剥削者的拥戴。清水泰次:《明代的流民与流贼》,第220—221页。 ④ 李自成常在其大军到达之前,先派商人前往宣传:起义军不杀百姓,不抢财物,不侮辱妇女,买卖公平。他们将没收富人的财产分给穷人(1959年北京曾出土一枚李自成于1644年5月左右铸造的铜印,该印可以表明李自成曾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在农民军中分配明朝官员的地产。刘广京:《世界观和农民起义》,第298页)。他们也爱惜人才,欢迎一切愿意加入义军的士人。计六奇:《明季北略》,引自赵俪生:《李自成地方政权》,第45页。 ⑤ 同一天,驻守北京西北50公里处昌平的明军,因未得到军饷而发动了兵变。安吉拉·N·S·席:《吴三桂在1644年》,第444页。 ① 谈迁:《枣林杂俎》仁集,第1页。这两个“问句”实际上是《论语》中两句名言的一部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第一篇第一段(此书中所记之讲读官是刘理顺、何瑞徵——译者)。 ② 钱■:《甲申传信录》,第10页。 ③ 汪有典:《史外》,第507页(第四卷,第29页)。项煜在魏忠贤得势时曾因袒护江南清议而被罢官,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22页。 ④ 钱■:《甲申传信录》,第11页。关于陈演,见《明史》,第2871页;徐鼒:《小腆纪年附考》第三卷,第71页。 ⑤ 彭孙贻:《平寇志》第十卷,第6页。1644年4月13日,方以智要求到淮河一带召集豪杰勤王,钱■:《甲申传信录》,第11页。 ① 邹漪:《明季遗闻》,第23页。 ② 这一战略不是第一次引起皇上的注意。史可法和姜曰广早在春节前的冬季,就曾在一道奏折中向皇上提出过这项计划。杨德恩:《史可法年谱》,第30页;又见于邓尔麟:《许都和南京的教训》,第97页。倪元璐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见黄仁宇:《倪元璐的现实主义》,第420—422页。 ③ 邹漪:《明季遗闻》,第24页。钱■《甲申传信录》中也提到南宋的类似情况,其书名使人立刻联想到李纲的名著《靖康传信录》(它在明末很有名)。该书记述了1125—1126年间的史事。当时宋徽宗被迫退位,其长子即钦宗,曾试图解除女真人对开封的包围。当然,他没能成功,1127年同其父一起做了俘虏,并被监禁至死。李纲的《靖康传信录》有一种明确的政治主张,即反对绥靖。见约翰·黑格:《宋代中期的政府》。 ④ 邹漪:《明季遗闻》,第一卷,第22页。李明睿援引《左传》语,意在指出,太子应以监国身份留守北京,因为只有皇上拥有率众征讨农民军所必不可少的权威。我的译文取自李雅各译《论语》。在一次关于迁移问题的讨论中,晋侯欲令其长子率军征讨山西戎狄,大臣谏阻说,长子应照管社稷留都监国,而由父亲率众出征。后来,监国即意味“摄政”:令太子监国就是让嗣子摄政或“护国”——充当临时“国君”。翟理斯:《中英字典》(上海,1892年),第201页。但《左传》中其他几处提到“监国”,其用法似指国君率军出征时,由太子监管行政。在《礼记》中,“监国”是天子所指派的负责监护各诸侯国事务的卿大夫的头衔。换言之,李明睿并非建议崇祯帝退位,像宋徽宗在开封让位于钦宗那样。 ① 邹漪:《明季遗闻》,第23页;钱■:《甲申传信录》,第10页。祭祀社稷是中国古代礼拜活动的一部分,大多数作者都将其理解为向土地神(社)和谷神(稷)奉献祭品,而实际上,社是供有神圣的木和石的祭坛,这些祭坛与国君身份总是密切相关的。《孟子》第十四卷,第14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封建君主危害了社稷,那么就必须被取而代之。据司马迁《史记》,中原的社是黄帝祭祀的地方,见凌纯声:《中国古代社会之源流》。保卫社稷和中原,表现了士人的文化忠诚,也是日后南明政权号召收复北土的一个主要内容。其例可见昆山遗民宁人顾炎武:《圣安本纪·“荆驼逸史”》本(台北,1964年),第37页(此书出自文震孟之子文秉之手,曾被误认为顾炎武所著,与后者的《圣安本纪》混为一谈。见傅吾康:《“明史资料解题”的补遗和刊误》,第43页。下文引文秉此书将改用其原名《甲乙事案》,以示区别)。在朝廷的大典中,社稷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它们有时被并入其他礼仪中,在某些朝代则又不是帝王祭祀的对象。但在明代,社稷是官方最高等级的礼祀对象。这一方面是由于皇帝在泰山的封禅典礼自1008年后便废止了,所以祭祀社稷就成了一种替代物;另一方面,是由于明太祖于1377年改革礼制时,将祭祀社稷和祭祀明室祖先合为一体了。社与稷,即句龙与后稷,这一对自周代以来就一起受祭于社稷坛的神祗,因明太祖的父亲而有所改变,社稷与太祖父亲的亡灵一起在天安门右侧新建的祭坛上接受拜祭,这就等于在同一地点同时拜祭土神、谷神和明朝缔造者的祖先。那么这也就象征着明朝皇室与文化正统之间的密不可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象征性的结合却不允许明朝皇室通过南迁来拯救自己的命运。有关明代礼制的讨论,见小威尔斯:《中华帝国后期的国家礼仪》,第52—53页;胡云翼:《1368—1398年明初的仪制》,第66页;斯蒂芬·福伊希特万:《学校、庙宇和城隍:关于中国清朝官方宗教的报告》;又见保罗·H·陈:《中华帝国后期的反叛》,第159—162页。 ① 作为李邦华之计划的一部分,陈子龙和祁彪佳还提出让太子掌管江南防务,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其副帅。邓尔麟:《嘉定忠臣》,第169页。 ② 以上及后文对此次廷议的描述,参考了邹漪:《明季遗闻》,第22—24页;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4、411、480—482页;钱■:《甲申传信录》,第10页;刘尚友:《定思小纪》,第3页;文秉:《烈皇小识》,第228页;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第七十九卷,第5页;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9页;谈迁:《国榷》,第6031页。这些资料的记载基本一致,只是对廷议时间的记载略有出入,多数似乎倾向于1644年4月3日。本书虽将此作为一次廷议来处理,但这些讨论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表明,实际上可能是若干次廷议。其间各大臣包括皇帝的主要陈述也基本相同,只是措词上有细微差别。 ③ 文秉:《烈皇小识》,第228页。 ④ 邹漪:《明季遗闻》,第24页。此时,南迁已不具备条件了,通往南方的道路已被盗匪和义军阻断,李逊之:《崇祯朝野纪》,第184页。 ① 刘尚友:《定思小记》,第3页。后来有人认为,光时亨之所以反对南迁,是因为他暗中与李自成有接触并打算投奔义军。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第79页。光时亨最终确实投降了李自成。义军夺取北京后,光时亨仍留任兵科给事中,并曾获准密见李自成。与此矛盾的是,他仍然相信南明政权会获得成功。他曾在信中对留在安徽桐城的儿子说:“我以受恩大顺,汝等可改姓‘走肖’,仍当勉力读书,以无负南朝科第。”计六奇:《明季北略》,第89页。 ② 邹漪:《明季遗闻》,第24页。皇上显然十分震怒,以至于想将李明睿处死。光时亨认为如此将使百姓寒心,劝止了皇上(中华书局《明季北略》第416—417页“李明睿议南迁”条中所记与此不同,其中记光时亨言:“不杀明睿,不足以安人心!”——译者)。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4页(但邹漪《明季遗闻》第23页有光时亨力劝皇上宣布死刑之语)。皇上最后决定:“明系朋党,姑且不究”。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9页。 ③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411页。 ①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411页。 ② 万言:《崇祯长编》,第103页。光时亨还敦请皇上派遣“心计才干之臣”去恢复漕运。皇上挖苦说,如果光时亨知道自己手下有如此人才,那么皇上自然愿闻其名。 ③ 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5—16页。根据钱■的记载(《甲申传信录》,第9页),王永吉在上个月就要求放弃蓟州,撤回关内,这一要求被批准了。后来王永吉归顺了满清,成为工部中的关键人物,后又转至户部,掌管治理黄河。黄文隽:《江南通志》,第2426页(第一四四卷第23页)。 ④ 刘泽清,山东曹县人,一位贪婪残忍的武夫,在辽东抗击满人时颇为能干。1640年,他的家乡发生饥荒,盗匪蜂起,于是他奉命前去镇守山东。他在当地截留上缴朝廷的税收,实际上成为一割据势力。给谏韩如愈奉旨前往调查并弹劾其不法行为,刘泽清便派人假扮土匪,在路上刺死了韩如愈。《崇祯实录》第十七卷,第5—6页(此条记为1644年3月30日)。甚至在此事发生之前,刘泽清就曾说:“天下变,山东不为他人有耳!”钱■:《甲申传信录》,第10页。实际上,他更关心的不是守卫山东,而是保持自己的军事实力。《明史》,第3070页;又见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31—532页;李清:《三垣笔记》中,第20—21页。 ①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414页。李建泰努力推进,但直到北京失守,他和他的队伍还未到达保定。后来李建泰被李自成的军队包围在保定城中,他杀了誓与义军战斗到底的保定同知邵宗元,向农民军投降。万言:《崇祯长编》,第113页;黄之隽:《江南通志》,第2595页(第一五四卷,第18页)。有关李建泰投降一事的一种更早但不可信的说法,见《崇祯实录》第十七卷,第7页。谈迁系李建泰快信于4月10日条(《国榷》,第6034页)。 ② 文秉:《烈皇小识》,第228—229页。崇祯末年,将领剧增,至1641年,仅京畿千里之内就有四位总督,六位巡抚(宁远、绥平、顺天、密云、天津和保定)和八位总兵。赵翼:《廿二史札记》,第751页。4月16日,刘泽清接到援救大同的命令之后,非但拒不执行,反而在临清纵兵劫掠,然后率部南下淮安。文秉:《烈皇小识》,第230页(此书记“命速赴保定剿贼,泽清不从”——译者);顾苓:《金陵野钞》,第5—6页。 ③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414页。 ④ 一位名叫方开章的官员,曾接到密令,让他准备1000名壮丁、数百船只,在郊外昼夜待命,随时准备供皇上顺大运河前往南京之用。4月13日,方开章想要见皇上,但未能通过宫门岗哨,他一直等到4月20日,才离开了京城。抱阳生:《甲申朝史小记》第四卷,第5页。 ① 公元756年,唐玄宗把长安丢给了安禄山叛军,途中迫于禁军的要求,杀了爱妃杨贵妃,逃到了四川。当时太子留在了山西西部,以安抚那些希望收复长安的将领。太子本想入川追随其父,但众将劝阻说,应在宁夏灵武重整旗鼓,收复长安,那才是大孝之举。经过五次敦请,太子才同意“勉徇众心,为社稷计!”遂尊其父为“上皇天帝”,定帝号肃宗(此为庙号——译者),于灵武建立了临时朝廷,并由此出发,最终收复了长安。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二一八卷,第6982页。 ② 计六奇:《明季北略》,第414页。 ③ 钱■:《甲申传信录》,第10页。第二天,驸马巩永固又大发议论,主张皇上亲自率军出京,以激励“京畿义勇”。在场大臣则称其言为“诞妄”。文秉:《烈皇小识》,第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