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雍正帝胤禛 第一节 储位斗争中继承皇位

  第二十七章 雍正帝胤禛

  第一节 储位斗争中继承皇位

  雍正帝,名胤禛,康熙帝第四子,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生。

  六岁进尚书房,稍长,便跟随康熙帝四出巡幸,并奉命办理一些政事。十六岁那年,他陪同其三兄允祉往祭曲阜孔庙,十九岁,随从康熙帝征讨噶尔丹,掌管正红旗大营,又往遵化暂安奉殿祭祀孝庄文皇后,二十一岁受封为贝勒。二十三岁侍从康熙帝视察永定河工地,检验工程质量。二十五岁,随同皇父巡幸五台山,次年侍从南巡江浙,对治理黄河、淮河工程进行验收。三十二岁时,始封为雍亲王。四十四岁这年,正是康熙帝登基六十周年大庆,他奉命往盛京祭告祖陵,回京参加贡士会试试卷复查事务,冬至时遵命代康熙帝南郊祭天。次年,清查京、通两仓,又秉命冬至祭天。胤禛的这些活动,对他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由于他多次随从巡幸、外出代办政务,足迹遍于中国主要地区,使他有机会了解各地经济物产,山川水利,民间风俗,宗教信仰,历史问题,取得了关于民事的第一手资料;二是观察了康熙帝处理政事,考查了地方行政和吏治,锻炼了处理某些政事的能力,获得了从政的一些经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对雍正帝日后治理国事都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不过对他影响至大的,还是康熙后期的储位斗争。

  允礽自康熙十四年(1675)立为皇太子,时间渐久,自成一大政治势力,企图早日继位,便与父皇发生权力冲突,康熙帝一气之下,于四十七年将其废黜。诸皇子乘机谋取储位,皇长子允禔率先活动,受到康熙帝的指责,转而支持皇八子允禩。允禩早与皇九子允禟、皇十四子允禵联结,以行仁义收揽人心,被朝臣举荐为皇储。康熙帝对他本有好感,但对他露骨地谋求储位深为不满,予以摈斥。康熙帝为平息诸子的争竞,于四十八年(1709)再立允礽,同时封诸子为亲王、郡王、贝子,胤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封为雍亲王的。胤禛也参与了这场储贰斗争,不过他不是为自己夺嫡,却是向康熙帝说允礽的好话,又同时与允禩保持联系。当康熙帝因废太子而伤心生病时,他自愿担任护理,请医调治。他八面玲珑,处处做好人,表现出政治上的圆滑和活动能力。

  允礽再立后,为巩固储位又进行了一些非法活动,引起父皇不快,于五十年(1711)再次将他废黜。以后不断有朝臣为他复位奔忙,均遭康熙帝处罚。允礽被遗弃了,但他留下的皇太子的空位,康熙帝却未令人替补,惹得诸皇子为之大动心机。允禩有资本,继续活动,又一次受到父皇斥责。他的同伙允禵“虚贤下士”,联络各方人士,“颇有所图”①。允禵于五十七年(1718)受命为抚远大将军,出征西北,指挥两路清军入藏,送达赖六世至拉萨,驱逐了一度盘踞在西藏的准噶尔人的势力,稳定了西藏局势。他的声誉日高,有可能成为储君。诚亲王允祉受命开蒙养斋馆,身边聚集着一群学人。他也“希冀储位”,以至允礽再废后,竟“以储君自命”①。

  在诸皇子营求储贰的明争暗斗中,胤禛毫不让人,不过他的表现方式多少与众不同。胤禛深知,允礽再废后,谁活动有力,谁就可能谋得太子地位。他的办法是:一要想方设法取得父皇的宠爱;二要以废太子虐待昆季为戒,妥善处理好弟兄间关系;三要加意联络百官,尤其对康熙帝身边的大小臣僚多下功夫;四是大力培植雍邸人才,作为筹建江山的基干。胤禛采取两面派活动手法,外弛而内张,哄骗康熙帝、政敌和百官,取得了效果。康熙帝命他参加一些政务活动,还屡次去他的花园,与家人团聚,又召见胤禛的儿子弘历(乾隆帝),带到宫中养育。胤禛建立了一个小集团,其中有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等人。

  康熙帝晚年,储位久虚,诸皇子激烈角逐,甚至连国法、家法也毫无顾忌。康熙帝主意不定,但对允禵、胤禛有所偏爱,看来他要在这两人中选择一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皇帝病故,胤禛宣布圣祖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②。

  雍正帝继位不久,社会上就流传他篡改康熙帝遗诏的说法:“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篡的位①。康熙帝是否遗命允禵嗣统?这种传说确有令人生疑之点。清朝制度,称皇帝的儿子必冠以“皇”字,如称十四子必云“皇十四子”,若改遗诏“十”字为“于”字,则诏书文字应成为“皇于四子”,于文理不通,雍正帝怎能以此明目昭彰的作伪夺位呢?

  从现在已掌握的资料看,说康熙帝要传位雍正帝或允禵,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这个问题仍可存疑。但是按康熙帝遗愿胤禛合法继位的说法较可信,而指定允禵嗣统说的历史资料则更缺乏可靠性。

  胤禛做了皇帝,以四十五岁的中年开始了君临天下的政治生涯,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的个人历史,自然地划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雍正帝在储位斗争中的胜利,有其必然性,这就是:第一,他的才能和务实精神会取得一些人的支持,他的属人戴铎曾向大学士李光地称道其主子:“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施,大有作为。”②事实上,在争夺皇储的斗争中,雍正帝提出整顿积习的振作有为的政治方针,与允禩的仁义方针相对立,以争取人心。第二,他善于耍两面派手法,从而欺骗了对手和康熙帝,使政敌不以他为意,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他,从而轻巧地取得成功。第三,他有一个集团,在关键时刻用上了力,如通过隆科多稳定京中局势,通过年羹尧控制允禵和稳定西北地区。

  康熙朝的储位之争是统治者内部最高层次的权力争夺,凡参与者手脚都不会干净,都不那么高尚,所以雍正帝或他的弟兄允禩、允禵等人,即使康熙帝指定的继承人,谁上台都有谋夺的成分,都有可指责之处,但是过往较多的评论,赞扬允禵,贬责胤禛,同情允禩,这未必公允。

  储位之争长达十几年,把一部分贵胄、官僚、文人以及西洋传教士卷了进去,激烈到你死我活的程度,这种情况预示,它不会随着胤禛的继位而彻底结束,胤禛还必须把这一斗争进行到底,这自然会影响雍正年间的政治。

  

  ①《文献丛编》第三辑《戴铎奏折(五十七年折)》。

  ①《上谕内阁》,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四日谕。

  ②原件藏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①《大义觉迷录》,见《清史资料》第四辑121页。

  ②《文献丛编》第三辑《戴铎奏折(康熙五十七年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