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王祯 黄道婆忽思慧
第一节 王祯
王祯的身世和劝农活动
王祯,《元史》中无传,《山东省通志》也未载他的事迹,只知他是山东东平县人。《东平县志》有“王构传”附带一笔提及:“同郡有王祯者,为丰城①县尹,著《农书》行世。”
王祯活动的时代,正当元朝初期至中期。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建国号为“大元”。他在未登大位前就已采纳耶律楚材等的建议,重视农业生产。登位后,即“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同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具体措施,设置农业管理机构和官员。中统元年(1260),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中统二年,立劝农司。至元七年(1278),“特设司农司,劝课农桑,兴举水利,凡滋养栽种者皆附而行焉”(《元史·食货志》)。同年,又颁布劝农立社条规十四条。此外,还组织人编写和多次印发《农桑辑要》一书。元皇朝统一江南后,江南经济得以继续发展,东南地区北运大都的粮食逐年增加,最多时达到三百五十多万石。经济作物棉花这时已推广到淮河和长江流域。随着全国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迫切需要一部总结并指导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农书。而元初编写的《农桑辑要》有很大局限性,所记载总结的农业科技知识主要是北方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的。王祯的《农书》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王祯的家乡东平,位于山东西部,是大运河和黄河交汇之处,元初已文人荟萃。当时名士加王磐、李昶、徐世隆等都先后在东平设帐授徒,培养了一批学有所长的人才,著名的有宋衜、雷膺、魏初、徐琰、胡祗遹、孟祺、李谦等。孟祺于至元七年(1270)任山东西道的劝农副使,也是《农桑辑要》的主要编纂者之一。这些人的思想和言行,对包括王祯在内的东平知识界必然有所影响。王祯自元贞元年(1295)至大德四年(1300)任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尹。在任期间,他生活俭朴,曾捐出薪俸兴修当地的学校、桥梁、道路,教农民种植树艺,施舍医药给有病的穷苦人。六年后调任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尹。由于王祯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所以颇有好评,人们称他“惠民有为”(《旌德县志》)。据《农书》,他自称:“愚尝客居江淮”①,“尝见于江浙农家”②,“又见江南春夏之间,用此挟贮泥粪”,③均反映了王祯对当时的江南农业生产是非常熟悉的。
从《农书》的字里行间,还可分析出王祯的思想品行。
首先,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农书·自序》开头就说:“农,天下之大本也。”又说:“古先圣哲敬民事也,首重农,其教民耕、织、种植、畜养,至纤至悉。”他遵循这种农本思想,身体力行,教民耕织。为了总结经验,他立志编写一部《农书》,“不揆愚陋,搜辑旧闻,为集三十有七,为目三百有七十。”戴表元为《农书》写序,介绍王祯在旌德时劝农事迹:“丙申岁客宣城县,闻旌德宰王君伯善,儒者也,而施德治。问之其法,岁教民种桑若干株,凡麻、苎、禾、黍、、麦之类,所以时艺芟获,皆授之以方;又图画所为钱、镈、耰、耧、耙、杷诸杂用之器,使民为之。民初曰:‘是固吾事,且吾世为之,安用教?’他县为宰者群揶揄之,以为是殊不切于事……如是三年,伯善未去旌德,而旌德之民赖而诵歌之。”①二是重视和推广新的生产技术和农器。王祯在写作《农书》过程中,重视对新发明的农器和生产技术的搜集,并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如在推荐民间新创可兼磨、砻、碾三用的水转轮轴时说:“一机三事,始终俱备,变而能通,兼而不乏,省而有要,诚便民之活法,造物之潜机。”②《农书》本身就是一部收集和推广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器的科学著作。
第三,反对虚文,重切实致用。王祯认为进行“劝农”工作必须“加实意,行实惠,验实事,课实功”;“以身率先于下”,“亲执耒耜,躬务农桑”,这样农民才能“恳恳然劳之哉”。王祯反对当时劝农工作中不讲究实效,徒具虚文的做法,说:“今长官皆以劝农署衔,农作之事,己犹未知,安能劝人?借曰劝农,比及命驾出郊,先为文移,使各社各乡预相报告,期会赍敛,只为烦扰耳。”在《农书》中,他从实用目的出发,着意比较南北方的农具、耕作和蚕桑方法等的优劣,加以介绍,交流推广。
第四,同情农民,反对统治者无止境的剥削。《农桑通诀之四·劝助篇》写道:“今夫在上者,不知衣食之所自,唯以骄奢为事,不思己之日用,寸丝口饭,皆出于野夫田妇之手……朘削脂膏以肥己”。指出高利贷残酷剥削农民使“其间有收刈甫毕,无以糊口者”①。他宣传提倡北方农村中的“锄社”,认为此可以发挥小农互助力量的作用,“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名为锄社,甚可效也”②。
综上所述,可见王祯是一位具有正义感又较体恤民情和克尽职守的地方官吏。
《农书》对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
王祯《农书》对中国传统农学有重大贡献。关于写作时间,《农书·杂录》“造活字印书法”中称:“前任宣州旌德县县尹时方撰《农书》”;“后二年,予迁任信州永丰县……是《农书》方成”;在“自序”中则记为“皇庆癸丑”。由此可知,《农书》始撰于他任旌德县尹时,到永丰县二年以后,即皇庆二年(1313)才脱稿。明代和清代中期以前的官私书目都没有著录此书的元刻本,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书在永乐年间(1403—1427)被收入了《永乐大典》。明嘉靖九年(1530),山东布政使司根据一个抄本刻印,这可能是此书完整的最早刻本。万历二年(1574),山东济南府章丘县县署又翻刻一次。万历四十五年(1617),邓渼又据“嘉靖本”重刻,行款有了改变,插图略有删减。这刻本较稀见。在明代共刻过三次,三种刻本均为同一来源。清代中期以前,本书流传不多。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收入本书,称“库本”。“库本”比“明刻本”多一篇作者“自序”,书的次序和内容都有些出入。“武英殿聚珍板丛书”也收入了本书,这是清代的第一次印本,系据“库本”,参考“明刻本”改订的,有的地方甚至与这两个版本都不同,即后来流传很广的几种版本之祖本。晚清时,全国上下提倡“实学”,福建、广东、上海也都有翻刻。民国以后,有1924年山东农业专科学校排印本。193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收入“万有文库”。新中国建立后,有1956年中华书局铅印本,仍用“万有文库本”纸型,稍有修改①。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王毓瑚校订本,文字以“库本”为主,用“嘉靖本”校补,并参考其他版本,此是迄今最好、也较接近《农书》原貌的本子。
王毓瑚校订的《王祯农书》,内容大体如下:开头是王祯写的“自序”;接着是正文,共计三十七集,三百七十一目,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最后是“杂录”二目。
《农桑通诀》共六集,二十六目。属农业总论性质。开卷根据古代传说等叙述农事、牛耕和蚕事的“起本”,即历史渊源,为中国古农书中所首见。接着以“授时”、“地利”、“孝悌力田”三篇说明天时、地利的作用和人力的重要性。然后转入正题,泛论农、林、牧、副、渔各业。农业生产中从耕种到收获止的一些共同基本措施,如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再有“种植”(种植树木)、“畜养”(包括马、牛、羊、猪、家禽、鱼、蜂)、“蚕缫”三篇,作为农家副业。另有“劝助”、“蓄积”、“祈报”三篇。概而言之,其主要内容贯穿着农本观念与天时、地利、人力共同决定的思想,与《齐民要术》“序文”中“教民”的主导思想一脉相承。
《百谷谱》共十一集,八十三目。属农作物栽培各论。“谷属”十四目,记述粟、水稻、旱稻、大小麦、黍、大豆等十五种粮食和油料作物的栽培、管理、收获、贮藏、利用的技术与方法。“蓏属”十三目,介绍甜瓜、冬瓜、芋、萝卜、蔓菁、莲藕等十二种作物;“蔬属”十九目,介绍葵、芹、芸苔、菌、蒜等二十种作物;“果属”十八目,包括有梨、桃、梅、杏、荔枝、柑橙等二十三种果树。此外,还有二十一种竹木、纤维、药材等经济作物的栽培、管理、收获、收藏,以及利用的技术和方法。这一部分的资料来源,主要根据《汜胜之书》到《农桑辑要》已有各种农书,新增的只有十几条。后为“饮食类”,原有“豳风七月诗说”、“食时五观”和“备荒论”三篇,今仅存“备荒论”。从积谷仓和区田、柜田等积极防荒的措施谈起,又列举了许多可以代粮用的野生植物,最后是抄录的一些不可信的民间相传的所谓“辟谷方”。
《农器图谱》是全书的重点。收有插图共三百零六幅,分为二十门(二十集),二百六十一目。田制门(十四目)、耕作工具耒耜门(十六目)、钁臿门(十二目)、钱镈门(十一目)等;收获工具铚艾门(十二目)、杷朳门(十五目)、蓑笠门(十目)等;蓧蒉门(二十目),即搬运工具;以及杵臼门(十目,包括油榨)、仓廪门(十二目)、鼎釜门(八目,包括炊具和盛具)、舟车门(九目,包括田庐、守舍、牛室)、灌溉门(二十三目,包括设备和工具)、利用门(十四目,包括水利工具和水力设备)、麦门(八目,收麦的特殊工具)、蚕缫门(二十目)、蚕桑门(十目)、织絍门(七目)、纩絮门木棉附(十二目,包括制作丝绵和棉花加工)、麻苎门(十六目)。每一幅图均附有文字说明,记述构造、来源、用法、演变和性能等等。并附有一段韵文,或一首诗赋,有的录自前人作品,但大半为王祯自己所作。这些图经过辗转复刻,自然会有些走样,但所绘的实物,大体上还是精细正确的。
“田制门”包括的区田、圃田、圩田、沙田、涂田、柜田、架田等,是一些特殊的土地利用和改良,反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温饱和生存,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是如何千方百计找地种的。从丰富多样的农具图像中,也看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而创造出不同用途的农具,显示了农业技术的进步。还有少数不属农具范围的“梧桐角”(用梧桐叶卷成角形的哨子)、“薅鼓”(薅田时,挂在村头树上,敲击时能起召集和娱乐之作用)、“击壤”(一种农村老农玩的游戏)。此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反映了当时农村的民俗风习。
王祯《农书》在中国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是综合了黄河流域旱地农业和江南水田农业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写成的。其次,《齐民要术》奠定了中国古代农学体系的基础,而《王祯农书》,则是中国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比前者更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第三,《农器图谱》篇幅占《农书》的十分之八,把农具列为综合性农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从王祯开始的。此后的农书和其他书籍所记述的图绘农具多以此为范本。
多才多艺
王祯多才多艺,在机械学等方面也颇有发明创造,是一位出色的工艺学家。他所编的《农器图谱》,把当时农业生产所用的各种器物分门别类详尽地用文字介绍,一一绘有图样。有的已失传的农业机械,他大力搜集加以复原,如西晋时刘景宣制作的磨,“奇巧特异,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此磨用力少而功效大,但久已失传。王祯“寻绎搜索,度其可用,述此制度”,名之为“连磨”①。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排,可用水力鼓风来炼铁,到元代时制法已不可考,王祯也是特意“多方搜访,列为图谱”。他对轮轴特别感兴趣,在《农器图谱》中有“杵臼门”、“灌溉门”、“利用门”,收集了五十七种与轮轴有关的生产工具。在此基础上,他还创制出“水砻”和“水轮三事”。尤以“水轮三事”最为机巧,王祯称之为“诚便民之活法,造物之潜机”②。
创制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是王祯对印刷排字技术的一大贡献。王祯开始写《农书》,因字数较多,雕板印刷有困难,他就请工匠创制木活字约三万多。其方法是先用纸写好字样,糊于木板上刻字。刻后把每个字锯开,用小刀修理成一样大小。然后一行行排字,用竹片夹开来,排满一板框,用小竹片垫平,木楔塞紧,使每个字都坚牢不动。再于活字上刷墨,铺纸,用棕刷刷纸,就印出文字来了。这套活字他原计划用于排印《农书》,后因故未用上。大德二年(1298),王祯用来试印《旌德县志》,全书六万字,不及一个月百部书都完成,同刊板一样,证明效率较高①。为了减轻排字工人的劳动,提高工效,王祯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以字就人”代替“以人寻字”。排字工人坐着推转轮盘,就可找到所需要的活字。王祯把这种先进的造木活字方法和排版印刷经验,写成《造活字印书法》一文附于《农书》。此后,有一位马称德在浙江奉化也用此法雕镂木活字十万个,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印成《大学衍义》等书。元代时木活字印刷还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敦煌千佛洞中就发现过元代畏兀儿文木活字。明、清时木活字大为流行,除排印书籍、家谱外,还用于印行邸报。在中国古代印刷史上使用广泛仅次于雕板,而远胜其他活字。毕昇虽试制过木活字,但用于印刷书籍,并把制造方法和经验写成专文的,则是王祯。②《农书》所述“授时指掌活法之图”和“全国农业情况图”,这也是王祯首创。后一图的原图已佚,书中的一幅是后人补画的。“授时指掌活法之图”是对历法和授时问题所作的简明小结。该图以平面上同一个轴的八重转盘,从内向外,分别代表北斗星斗杓的指向及天干、地支、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各物候指示的应该进行的农事活动。把星躔、季节、物候、农业生产程序灵活而紧凑地连成一体。王祯在对图的说明中强调两点:一是不依历书所载月份,而用节气定月份,即“以交立春节为正月,交立夏节为四月,交立秋节为七月,交立冬节为十月”③。二是指出图中所列的各月农事,只能适用于一个地区,其他地区应当按纬度和其他因素而有所变更,不能“胶柱鼓瑟”。这种把“农家月令”的主要内容集中总结在一个小图中,简明了然,使用方便,确实是一种值得叹赏的创作。
王祯在文学上也有较高的素养。《农器图谱》一幅幅插图所附的一篇篇韵文和诗赋,大多是他所作。有的写得颇有文采。徐光启评论说:“余读《农书》,谓王君之诗学胜农学。”①
①此丰城应为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
①《农器图谱集之一·田制门》“沙田”条。
②《农器图谱集之八·蓧蒉门》“筛谷拐”条。
③《农器图谱集之十二·舟车门》“划船”条。
①戴表元:《王伯善农书序》。
②《农桑通诀之四·劝助篇》。
①《农桑通诀之四·蓄积篇》。
②《农桑通诀之三·锄治篇》。
①有关《农书》版本情况,据王毓瑚校《王祯农书》“校者说明”缩写。
①《农器图谱集之九·杵臼门》“连磨”条。
②《农器图谱集之十四·利用门》“水排”条和“水轮三事”条。
①《杂录·造活字印书法》。
②张秀民:《王祯》,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中国古代科学家》,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
③《农桑通诀之一·授时篇》。
①转引石声汉:《中国古代农书评价》,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
第十七章 王祯黄道婆忽思慧 第一节 王祯
中国通史
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