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藏文资料
藏文资料有综合性通史、教法源流、世系、传记、文集,以及档案文书、金石碑刻等,相当丰富。
《红 史》
元代是藏族史学发展成熟时期,其代表性成就无疑首推公哥朵儿只(Kun-dgah rdo-rje,1309-1364)所著《红史》(蒙古语书名Hu-lan deb-ther,藏语作Deb-tberdman-po)。公哥朵儿只出身噶尔氏贵族,至治三年(1323)任搽里八万户(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地在今拉萨东南)万户长,至正十二年(1352)让官于其弟,出家为僧。他博学多才,著述甚丰。《红史》始撰于1346年,成书于1363年。全书内容次第为:1.从世界开创至释迦牟尼诞生的传说王统、佛教的建立和传承、印度王统;2.汉地历史简述:周至唐、唐朝帝系及唐代吐蕃(据译成藏文的《资治通鉴·唐纪》及《唐书吐蕃传》摘录)、梁至南宋灭亡;3.西夏历史;4.蒙古王统——至元顺帝失国(元末部分系后人所增补);5.吐蕃王统——至朗达磨被杀和吐蕃分裂;6.佛教在吐蕃的后期弘传、纳里速(今译阿里)王统及其地佛教的传播;7.萨斯迦世系与历任帝师、本钦、都元帅;8.吐蕃佛教的传承;9.噶当派传承;10.噶举派各派的传承——达波、加尔麻(噶玛)、伯木古鲁(帕竹)、必里公(止贡)、搽里八(蔡巴)。最后以元成宗护持吐蕃僧人诏书作结。所载吐蕃各教派历史尤详于元代,是研究元代西藏史的最重要史料;有关南宋和元朝历史部分也有一些不见于他书的珍贵资料,如宋少帝在元英宗时被害于萨斯迦,元顺帝即位前的皇位空悬期间由燕铁木儿摄政等。《红史》是藏族史学中第一部综合性的通史著作,其体裁为后来的藏文史籍所承袭。1961年,锡金甘托克出版了此书排印本;1964年,日本学者稻叶正就、佐藤长的日文译本(有校注)在京都出版。1981年北京民族出版社所出校注本,系我国学者东嘎·洛桑赤列利用北京和西藏所存九种本子校勘整理而成,根据西藏档案馆存的两种写本增补了国外刊本所缺的40页内容,并征引汉、藏文资料详加注释,是目前最完备的版本,陈庆英、周润年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即据此译出。
《佛教史大宝藏论》
元代著名高僧布思端所著《佛教史大宝藏论》(亦名《善逝教法史》,bDe-gshegs bstan-pai-choshbyung),记述印度和西藏佛教的历史、来藏的印度高僧和西藏译师名单及所译经典目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郭和卿汉译本(民族出版社,1986)。
《汉藏史集》
明、清时期藏族史学更加繁荣,出现了大批各种类型的著作。其中对元史研究具有特殊重要价值的是班卓儿藏卜(sTag-tsha■-rdzo■-padPal-hbyor-■za■-po)所著《汉藏史集》(rGya-Bod-kyi-yig-tsha■)。作者为后藏达仓宗人,生平不详。此书著于1434年,但“汉地之王统”一篇,记事迄于景泰五年(1454)。其体裁与《红史》基本相同,而记述史事更为详细。特别是元朝时期,除叙述蒙元历朝皇帝外,还记载了元朝的行政制度(中央各主要机构和各行省),在吐蕃的括户和驿站的设置,乌思藏十三万户的建置及其户口数,伯颜丞相和桑哥丞相的传记等。与《红史》比较,所载萨斯迦派和伯木古鲁万户的历史以及西藏与元廷的关系,均更详尽;还增加了沙鲁万户、达那宗巴(当即《元史》所载之熬笼答剌万户)的历史和江孜法王世系等内容,也主要是记述元代史事。作者生活年代去元不远,得以利用许多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如现已大部分散失的《大元通制》、乌思藏宣慰司档案文书等,以及遗民故老口述的亲身见闻,因而所载元代史事就更为丰富、可信,且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汉藏史集》传本甚少,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据我国藏学家王尧提供的国外抄本铅印出版,有陈庆英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青史》、《新红史》
软奴班(gZhon-nu-dpal,1391—1481)所著《青史》(Deb-t-her s■on-po),成书于1478年,记事止于1476年。全书分15篇(sKabs),是一部大型著作。第一篇述释迦族起源和佛教的建立、吐蕃王统(迄于朗达磨诸子)、汉地王统(周至明成化年间,包括蒙元帝系),第二、三篇述佛教在吐蕃的后期弘传和密藏的翻译,第四篇述萨斯迦派历史及历任帝师、本钦、都元帅事迹,第五篇以下述吐蕃各部教法的传承。作者为乌思(前藏)地区一寺庙住持,曾受教于各派名僧,博学多才。他利用了大量文献,包括寺庙志、高僧传记、古编年史以及《红史》、布思端《佛教史大宝藏论》等,取材宏富。此书大部分内容是各部教法传承,含有大量元代西藏高僧的传记和各派、各寺庙的历史,十分珍贵。所载史事、人物的年代,较他书更为详细、准确。《青史》著成后即付刊刻,原版于乾隆末散失了一部分,复刻新版。俄人藏学家列里赫译为英文,附有详细索引,分两册,于1949、1953年在加尔各答出版(TheBlue Annals,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Monograph Series T.VII)。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有郭和卿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锁南札思巴(bSod-nams-gras-pa,1478—1554)所著《新红史》(Deb-ther-dmar-po gsar-ma),成书于1538年,体裁仿照《红史》,而叙事简要。此书主要特点在于不是按教派,而是按各地方政治势力来分别叙述,除依藏文史书体例略述印度、吐蕃、汉地、西夏、蒙元王统外,逐个记载了萨斯迦、牙不藏、加麻瓦、必里公、思答笼、伯木古鲁及琼结、仁蚌等20家地方大小势力,尤详于伯木古鲁,对我们了解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的情况和元末明初伯木古鲁(明译帕木竹)地方政府兴盛的历史非常有用。有图奇的英译本(罗马,1971)和黄颢的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智者喜宴》、《西藏王臣记》
史家巴卧·祖拉称瓦(dPah-bo sTsug-lag phren-ba,1504—1566)于1564年写成的大型著作《智者喜宴》(mkhas-pa■idga■-ston,民族出版社1986年原文刊本),综合叙述西藏教法史和政治史。作者充分吸收各类文献,大量抄引在注释中,因而资料尤为丰富。成书于1643年的五世达赖喇嘛的名著《西藏王臣史》(Bod-kyideb-ther dpyid-kyi rgyal-mo■iglu-dbya■s。有郭和卿汉译本,民族出版社,1983),从历史传说起一直写到明末顾实汗入主西藏。书中分别叙述了萨斯迦派、蔡巴(搽里八)噶举派、止贡(必里公)噶举派和帕竹(伯木古鲁)噶举派的政教史,以及仁蚌巴等十余家地方贵族、大臣的世代事迹,是研究元代西藏史必须利用的资料。
其他资料
元代以降,西藏各教派和各地贵族出于维护本家势力的需要,编出了大批世系宗谱和先贤传记等类著作。其中著名者如《朗氏宗谱》(rLans-kyi po-ti bse-ru,详细记载伯木古鲁派和掌握此派政、教大权的朗氏家族历史)、《萨斯迦世系》(Sa-skyagdun-rabs,最详细的萨斯迦派历史,且收录有元朝诏诰和萨斯迦高僧章奏、文告等档案文书)、《沙鲁世系》(Zha-lugdunrabs)、《萨斯迦班智达传》、《布思端译师传》(Bu-ston lo-tsa-■bahi rnam-par-thar-pa)、《历辈噶玛巴简传》(Chos-rjekarma-■pa sku-hphren rim-byon-hyi rnam-thar mdor-bsdus)等,都是很重要的元史研究资料。此外,有两部晚出的教法史,也是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一是松巴堪布(Sum-pa mkhan-po,名也摄班珠尔Ye-shesdpal-hbyor)的《印度、汉地、西藏、蒙古佛教史,如意宝树》(hphags-yul rgya-nag chen-po bod da■sog-yul-du ■dam-pahi Chos-hbyun-chul dpag-bsam ljon-bzan,1748年成书),搜罗资料极为丰富,书中的《方格年表》(Rehu-mig),自1027年至1746年,每年皆列有史事,是研究西藏史最佳的工具书;二是1819年蒙族僧人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Gu-shri-dka-bcu-pa blo-bzang-tshe-‘phel)所著的《蒙古佛教史》(Hor Chos-■byun),对藏传佛教与蒙古的早期关系有详细的记载。此书同时有蒙文本,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其抄本,1990年,陈庆英、乌力吉根据藏、蒙文本译为汉文,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在西藏地区还保存有许多元代的档案文书,这是最珍贵的原始资料。沙鲁寺所藏十一件帝师法旨,经意大利藏学家图奇收入其所著《西藏画卷》(Tibtan Painted Scrolls,罗马,1949)并译为英文,已为学界所熟知。在萨斯迦寺和其他寺庙保存的此类资料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利用。此外,还有印章(如“白兰王印”)等各种实物资料。
第二节藏文资料
中国通史
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