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 利

  第二节水利隋唐时期水利事业十分发达,兴修和开凿了大运河等著名的水利工程。

  漕运隋朝开皇四年(584),为解决长安漕运问题,隋文帝杨坚“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其具体修筑过程大致如下:开皇七年(587),隋文帝杨坚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下令调集民工开挖山阳渎,自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南行,经宝应、高邮、江都(今江苏扬州),引淮水入长江。这主要是疏通春秋时吴王夫差开的邗沟,并不全是开挖新河。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杨广下令调集河南诸郡男女民工百余万人开凿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疏通莨荡渠故道入淮,直达淮河南岸的山阳。通济渠、山阳读修通后,淮河南北的漕运畅通无阻。

  大业四年(608)春,杨广下令调集河北诸郡男女民工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黄河。又自沁水东北开渠,至临清合屯氏河,用以通舟北巡,称为御河。又引淇水入卫,即曹操所修的白沟,合渠水北至涿郡。这条南北运河全长二千余里,河面宽阔,通龙舟。

  大业六年(610)冬,杨广下令修江南运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杭入钱塘江,长八百余里,河宽十余丈,通龙舟。至此,这一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全部完成。

  隋朝修筑的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总长二千七百多公里,水面宽五十多米,窄的地方也有三十至四十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解决了中国主要通航河道都是东西流,无南北流的问题,把中国东部的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这个水运网成为中国历史上南北运输的大动脉,不仅对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隋朝以后各个封建皇朝都有深远的影响。正如《元和郡县志》所说,“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从科学技术方面来讲,这一工程规模巨大,其中又遇到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如总长二千七百多公里的大运河,高度差达四十多米,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上,都要解决一系列的科学技术难题,而具体施工又主要是用人力和简陋的生产工具,因此,它的完成反映了当时水利工程技术和水利测量技术的杰出成就,同时它也与长城一样,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唐代,对大运河进行了维修和扩建,使它发挥了更大的效益。主要工程有:整理广通渠,扩大汴渠系统,改善山阳渎,改进江南运河,扩建永济渠等。

  唐天宝元年(742),为了使漕船避开三门峡之险,陕郡太守李齐物在北岸山岩间,“旁北山凿石为月河,以避湍急,名曰天宝河。岁省运夫五十万,又无覆溺淹滞之患,天下称之。其河东西径直长五里余,深三四丈,皆凿坚石”。这就是开元新河。它的长度折合公制为二千七百九十米,深九至十二米。经过改造,河、汴通航能力得到提高。天宝二年,全年运抵关中的粮食达四百万石,创造了唐代漕运量的最高纪录。

  农田水利唐代的农田水利很发达,据《新唐书·地理志》的统计,全国各州县有各种水利工程二百三十多处,其中有运河、水渠、陂、塘、泾、池、沟、浦、堰、湫、堤、海堤等。除本书典志农业一章所提到的之外,还有一些农田水利工程也很有特色。

  永泰元年(765),由润州刺史韦损主持,对练湖进行全面整治。在修岸筑堤,扩大湖面的基础上,又“疏为斗门,既杀其溢;又支其泽,沃塉均品”。整治以后的练湖,周长由四十里扩大为八十里,全湖由东西隔堤分为上下两部分,北为上练湖,南为下练湖,上下湖之间设涵闸节制,湖的东堤设斗门,放水济运河;湖的西、南堤上设涵闸,引水灌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湖堤、斗门、涵闸组成的较为完备的工程体系。由于湖的容积扩大,“大雨时行,群潦奔流,水势所入,盈而无伤”。起到了滞洪蓄涸的作用。又因上湖高于下湖,下湖高于运渠和农田,所以为放湖水接济运河,引湖水溉田提供了方便。干旱季节,开西南涵闸,就可以引湖水溉田,使五万多亩农田不受旱。当运河水浅时,则开东堤斗门,放湖水济运。“湖水放一寸,河水涨一尺”,运河船只无浅涸之患。总之,整个工程设计非常巧妙,充分利用了地形上的优势。

  长庆四年(824),由白居易主持修建的钱塘湖(今杭州西湖)灌溉工程,是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又一代表。它由湖堤、涵洞和溢洪堰等建筑物组成。为了排洪,白居易选择南面一段“缺岸”作为溢洪堰,并将所有的涵洞都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溢洪通道。这个工程不仅灌溉近湖田地一千多顷,而且灌溉钱塘湖至盐官一带河道两岸的耕地。当天旱河水干涸时,便从湖里放水至官河,再从河中引水灌田。为了管理好这个工程,白居易为它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如专人管理,定时定量;按制度定时灌溉;管理函笕,计划用水;汛期预防,安全溢洪等。

  城市水利隋唐城市水利也受到广泛重视。城市设计师们在规划长安城时,就同时规划了城市的供水系统。长安城的供水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龙首渠,引浐水入城。二是永安渠,引浐水入城。三是清明渠,引浐水入城。这几条渠道穿过长安城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水网。

  龙首渠,又叫庐水渠,隋开皇三年(591)在浐水上筑堰开渠,引浐水从东面入城。入城前向西北分出一支渠流入大明宫,供宫苑用水。另一支渠流入长安城东北部,又分支渠入兴庆宫注龙池,主支渠向西流入宫城,北汇为山水池和东海。

  永安渠入城后,向北流于西城,出北城墙后入渭水。

  清明渠入城后与永安渠平行,至皇城西南角,东北转入皇城和宫城,汇为南、西、北三海。

  为了解决漕运和木材薪炭的运输,隋唐两代又在长安城区开凿了两条运河。一条是疏浚西汉漕渠的故道,一条是天宝二年(743)开凿的漕河,通到西市潭,用以转运粮食及南山木材、薪炭以及其他建筑材料。永泰二年(766)又把它延长,经过光德坊、开化坊转向东北,又经务本坊以东流到皇城东,经景风门和延门入内苑。漕河宽八尺,深一丈。

  除了长安城以外,唐朝又在洛阳、坊州、陕州、虢州弘农、太原府、泽州高平等城市修建了城市供水工程。

  水利著作和水利专家记载隋朝开凿运河的书有唐朝杜宝的《大业杂记》和无名氏的《开河记》。《大业杂记》原有10卷,今仅存1卷。

  记载唐朝全国农田水利分布情况的书,以《新唐书》、《元和郡县志》最详细。白居易的《钱塘湖石函记》记载了他治理钱塘湖的经过。此外,唐代有一部全国性的水利法典——《水部式》,这是唐朝廷为了管理农田水利而颁布的法规。此书早已失传,到清末才在敦煌石窟藏书洞内发现了残卷。由残存文字知道,《水部式》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灌溉用水制度,有灌区行政组织的条款,有处理农业用水与其他用水之间矛盾的规定等。

  唐代出现了不少治水专家,其中最著名是姜师度。他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一带,主持兴建了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水利工程,为唐朝的水利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