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技术

  第二节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技术

  这一时期,南方稻作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犁和水田整地技术都有提高。

  曲辕犁(又叫“江东犁”)的出现是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有较大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它适用于江南水田地区。根据公元九世纪陆龟蒙的《耒耜经》记载,江东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铁制部分有犁镵(铧)和犁壁,木制部分有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镵等。犁身全长一丈二尺。与前代犁相比,其特点是犁铧加宽,通体成一两等边的锐角三角形,增加了起土面积;把长辕改为短的曲辕,便于安装犁壁,耕作方便,解决了长辕犁“回转至难、费力”的弊病;犁评可以调节犁箭上下,使深耕、浅耕自如,翻起的土被犁壁推向两边,减少了阻力;转动的犁镵可使犁身便于摆动或调换方向,特别适合于土质粘重、田坵狭小的南方水田耕作。总之,江东犁已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从结构上看,与近代农村用的犁十分相近,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

  木砺(采自王祯《农书》)

  耖(采自王祯《农书》)

  《耒耜经》中还提到爬(耙)、砺和磟碡等工具,爬的作用是“散坺去芟”,即碎土除草;砺和磟碡则用来平整田面。隋代字书《广韵》中已有水田除草松土工具的“耖”字。唐时,耖在南方已较普遍使用。

  提水灌溉工具主要是出现了半机械化的自动灌水装置——筒车。陈廷章《水轮赋》中所描写的水轮即是筒车。赋中明确指出:用木制的轮子,架设在流水之上,利用水流速力,冲击轮子转动,提水上升,就可达到“钩深之远”、“积少之多”,突破崖岸阻隔。刘禹锡的散文《机汲记》记述了另一种半机械灌水装置“机汲”。从文字记载上看似乎也是水转筒车。

  隋、唐时期,南方水稻品种增多。近代有学者从唐诗中收集到十二个水稻品种,其中仅“白稻”和“香粳”两个品种为以前已有,余皆为唐代所出现的。双季稻栽培的明确记载见于唐代,岭南“收稻再度”。稻麦一年两熟的记载也首见于唐代,樊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说:云南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农民“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最能表现唐代耕作技术上进步的是对耕地提出“端”的要求。“端”有两个含义,一是耕地的宽度、深度保持一致;另一是耕起的土拨整齐均匀。否则就可能有些地方因犁沟不端而漏耕,也可能有些地方因深浅不一而降低了耕地的质量。

  蝗虫是黄淮地区为害较烈的一种虫害。隋、唐、五代时期见于记载的蝗灾就达四十一次。唐开元初,发生一次大蝗灾,宰相姚崇驳斥了天降灾害,应“修德”消灭的谬论,自请指挥捕蝗。人们采用挖坑、赶打、火烧、埋葬同时进行的办法,终于使河南、河北广大灾区获得“蝗害讫息”的效果,单是汴州一地,就捕得蝗虫十四万石。这次治蝗的胜利在农业史上和思想史上都具有进步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