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编传 记
第一章秦始皇帝①附李斯赵高
第一节 灭六国,创帝业
平 定 叛 乱
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于邯郸。嬴政十三岁(公元前247年)即王位。因年少,国事皆决于相国吕不韦。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至七年(公元前240年),秦继续对外用兵,它攻击的重点是韩、魏、燕三国,其间取韩十三城,魏二十城,燕二十城。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命王弟长安君成■将兵攻赵。成■反,兵败于屯留,军吏皆斩。九年,长信侯嫪毒反。秦王政发兵,与嫪毒战于咸阳,俘嫪坶,车裂以徇,灭其宗。旧史相传,庄襄王在赵为质子时,吕不韦以孕姬进,生子即政。政即王位后,其母为太后,与吕不韦旧情不断。吕不韦怕事泄被诛,以嫪毐为宦者进,太后甚宠幸,因得主国政遂起意反叛。十年,吕不韦以嫪毐事免相,归河南封国。秦王政恐其叛乱,赐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恐惧,饮鸩而死①。从此,秦王政大权独揽,王位得到巩固,以“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代替了事皆决于吕不韦、嫪毐的局面。
灭六国
秦王政步入青年时代,恰逢七雄进入决战时期。他凭借先辈创建的雄厚基业,又平定了嫪毐等的叛乱,在七雄对峙中处于有利地位。他抓住战机,对六国的斗争从蚕食转向吞并。他采纳李斯的建议,制订“先取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王遣韩非使秦。韩非至秦,被杀于云阳。韩王畏惧,请称臣。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韩献南阳地。次年,秦王政遣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灭韩。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王政遣端和将兵围邯郸。次年,遣王翦等攻赵,得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秦王政到邯郸,诸与其母家有仇者,皆坑杀之。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遣王贲、王翦攻燕,取蓟城,得燕太子丹之首。燕王逃奔辽东。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政遣王贲攻魏,水灌大梁。魏王降,魏亡。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遣王翦攻楚,得楚王负刍。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次年,王翦、蒙武破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得太王嘉。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灭齐。短短十年间,秦王政剪灭六国,结束了征战几百年的分裂状态,建立了规模空前统一的皇朝。
创建帝业的自我满足
在灭六国的过程中,秦王政创建了秦的帝业,其后又有所发展。同时,秦王政不断滋长了自我满足的情绪。
秦王政在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后,令丞相御史:“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议论的结果,还是由秦王政决定下来,称作“始皇帝”。这个称号,表示至高无上、万世一系的权力。他要后世,自始皇帝以下,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从此,秦王政就改称始皇帝。
同年,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之始。按着水德的特征,他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始皇的这些规定,是为了显示秦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符合天意的。这是神化皇权的特殊形式,是周人所谓“天命”的翻版。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立石琅邪,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鲜明地规定了皇帝的身份既是最高的统治者,又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而生存在这土地上的人既是民又是臣。
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采纳李斯的意见,规定:“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第二年,以卢生等诽谤罪,坑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秦始皇的封建皇朝,至此完备了由土地的最高所有权,政治上的绝对统治权,以至在思想意识上的绝对顺从之整个专制体系。在他的自我满足的精神状态下,为所欲为,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以致人们忍无可忍,终于在始皇死后不久就埋葬了这个皇朝。
①本节及下节基本上取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史记·吕不韦列传》。
丁编 传记 秦始皇帝 第一节 灭六国
中国通史
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