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汉家皇权的强化

  第三节 汉家皇权的强化 异姓王的消除

  刘邦为了巩固新建立的国家采取断然手段,逐一消灭掉拥有重兵、专制一方对皇家有威胁的异姓诸侯王势力。

  西汉初年,功臣为王者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史称“异姓诸王”。他们据有关东广大区域,朝廷指挥不灵,是国家统一的隐患。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燕王臧荼便据北部边境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九月,虏臧荼,立长安侯卢绾为燕王。

  六年(公元前201年)冬,有人上书言楚王韩信反。刘邦用陈平计,伪游云梦,与诸侯相会于陈(今河南淮阳)。韩信见征召令,疑惧不知所为,自度无罪,遂见刘邦,被武士所执,载至洛阳。被废去王号,封为淮阴侯。于是韩信常怏怏不快,称病不朝,也不愿与绛(绛侯周勃)、灌(灌婴)同列。

  韩王信原先封地在颍川(今河南禹县),处于中原险要地带。刘邦对他不放心,徙他都太原,以御匈奴。高祖六年,匈奴军在马邑将韩王信包围。信投降匈奴,反以兵攻太原。七年十月,刘邦亲自带兵击信。信亡走匈奴,而令其旧将曼丘臣、王黄立赵利为王,与匈奴联合拒汉。刘邦率军北攻,结果在平城被匈奴大军包围七日,用陈平计方得解脱。八年冬,刘邦过赵,发现赵相贯高、赵午等有反谋,遂废赵王张敖为宣平侯。

  十年(公元前197年)秋至十一年冬、春,有人说韩信与陈豨谋反。陈豨于刘邦自平城还长安时,由郎中封为阳夏侯,任代相国,负责监赵、代边境,边兵尽归他指挥。有人说,陈豨临行,与韩信密谋反汉,韩信为内应,陈豨拜将守边,私人宾客数以千计。赵相周昌请求入见高祖,即言陈豨拥兵在外,又宾客众多,须谨防有变。此年秋,高祖以“太上皇崩”为理由召陈豨,豨称病不至,遂与王黄、曼丘臣反,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到邯郸指挥平定。当时形势相当严重,刘邦以羽檄征集彭越、英布等,竟无至者。而陈豨部将侯敞、王黄、张春则分别将兵四处活动攻击,范围几乎波及华北全境。幸得刘邦以重金收买陈豨手下将领,将领多降。汉朝又派遣郭蒙与齐国将领击张春,太尉周勃从太原攻入代地,才得平定叛乱。至十二年,周勃斩陈豨于当城(今河北蔚县)。

  当刘邦亲自将兵讨伐陈豨时,韩信称病不从。旧史称,韩信与陈豨勾结谋反,吕后阴与萧何设计将韩信处死,并将其剁成肉酱,遍赐群臣。刘邦听说韩信死了,且惊且喜。但谋反之说不一定可信。后世史家多疑其为诬陷之词。

  十一年三月,梁王彭越反。由于彭越不应征从刘邦击陈豨,刘邦派人责备,彭越疑惧。部将扈辄劝彭越反叛,彭越不听。后被人上告。刘邦派人至定陶,乘彭越不防备,将他绑赴洛阳。刘邦把他废为庶人,流放蜀青衣(今四川雅安)。在半路上遇吕后从长安东来,欲到洛阳。吕后用计把他载到洛阳,向刘邦报告说,像彭越这样的勇将,流放到蜀,将留下后患。遂找了个借口,将他全族处斩。

  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反。英布先后获知韩信、彭越被处死,即暗中部署兵力,刺探周围各郡动静。后被人告发。刘邦与相国萧何商议,遣使者到淮南国查验。英布闻讯,举兵反叛。当是时,刘邦已经有病,手下诸将领都不是英布敌手,只好带病亲征。此举颇出乎英布意料之外。英布叛军先攻吴,吴王刘贾败走而死。英布渡淮击楚,得胜,继续引兵西进。十二年十月,刘邦率领的汉军与英布军相遇于蕲西(今安徽宿县北)。英布兵败,逃至江南,被当地人杀死于乡民田舍。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又有燕王卢绾反。原先,卢绾曾助汉击陈豨,攻其东北。卢绾派张胜到匈奴,阻止匈奴援救陈豨。张胜却听了臧荼之子臧衍的计谋,反令匈奴助陈豨攻燕,联络陈豨,与汉对抗。卢绾知实情后,又把张胜包庇下来,让他逃匿至匈奴,为燕王秘密联系。又暗中派范齐去找陈豨密谋。谋泄,刘邦两次派人召卢绾,绾称病不行。二月,刘邦派樊哙击卢绾,令皇子刘建为燕王。卢绾带领数千人在塞下观望形势。至四月,闻刘邦卒,遂亡入匈奴。

  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先后被消灭。只有长沙王由于其封国偏远,又处在汉与南越的中间地带,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所以当时无事,直到文帝时才由于无后而国除。

  刘邦在他生前逐一击败异姓王,消灭了威胁西汉朝廷的隐患。但刘邦又在异姓王的旧土上,分封自己子弟为王,以为这是“天下一家”,是维护朝廷的可靠保证。他还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① 吕后掌权和诸吕的诛灭

  刘邦在临终之前嘱咐吕后,身后由萧何、曹参、王陵、陈平等人相继任丞相。

  公元前195年四月,刘邦卒。子刘盈继位,是为惠帝。刘盈时年十六岁,尚未成年,生性懦弱,大权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妒忌心很强,性格残忍,毒死赵王如意,又残害如意之母、刘邦宠姬戚夫人。惠帝无子,吕后取宫内美人之子佯装为惠帝王后所生,立为太子,又将其生母害死。太子立为少帝以后,又被吕后幽禁和害死。赵王刘友也被吕后暗中害死。此后吕后玩弄权术,大封吕姓亲属为王为侯。

  从政治大局说,吕后掌握朝政大权的十五年间①,执行的是刘邦确定的休养生息、恢复民力的政策。萧何任丞相,治事省约宽缓。他一生以谨慎细致、善于镇守后方著名。刘邦带兵征讨陈豨、英布等人,萧何都勉力镇抚关中。萧何还曾为长安民众请求刘邦,准许民众利用上林苑空余田地耕种。史称,萧何“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②。这充分地肯定了他奉行“与民休息”的为政方针。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卒,曹参代之为丞相。曹参好黄老学说,先任东方大国齐国(当时齐国有七十城)的丞相,他寻找安辑百姓的办法,听说胶西有位善治黄老言的盖公,便派人用重礼请他。盖公告诉他:“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尊敬地安排盖公住在正堂上,治理政事即以清静无为为指针。“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曹参继任汉朝相国后,“举事无所更改,一遵萧何约束”。他任用丞相府的办事人员,标准是性格宽厚、口舌笨拙者,把贪图功利、玩弄心计者赶走。当时人用歌谣赞颂萧、曹二人治国:“载其清静,民以宁壹。”①意思是两位相国都实行清静无为的方针,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吕后秉政时,继续减轻刑罚,废除一人犯罪诛灭三族的残酷刑律,又宣布取消秦始皇时颁布的百姓家中私藏图书有罪的旧法令。吕后还避免了与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因此,吕后当政的十五年中,社会生产得到发展,社会经济处于上升趋势。史称:“孝惠皇帝、高祖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②惠帝时,吕后利用权术,胁迫大臣请封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皇宫内外,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吕氏权由此起”。此后,“号召一出太后”③。吕后欲封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因当场反对,冒犯了吕后,立即被夺了相权,让他做个毫无实权的“帝太傅”,王陵称病辞职。于是吕后先后封吕台、吕产、吕禄、吕通为王,吕姓亲属封侯的更难尽数,宫内和朝政大权都掌握在诸吕手中,形成了吕姓外戚势力。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重,令吕禄、吕产将南北军。临卒之前,又任吕产为相国,吕禄独掌军权,诸吕谋乱进入紧张阶段。

  在刘姓天下处于危殆的情况下,刘邦旧臣陆贾出面调和陈平、周勃之间的嫌隙,联合对付诸吕。齐王刘襄得知诸吕阴谋,发兵西向,欲诛诸吕。灌婴此时拥重兵屯守荥阳,遂与齐王相约,一旦有变,立即合诛诸吕。他们的举动对吕产等人具有威慑作用。在京城,陈平、周勃集朱虚侯刘章(刘邦之孙,齐王刘襄之弟)、平阳侯曹窋(曹参之子)商议,先用计夺吕禄兵权,周勃指挥北军,然后堵杀吕产于宫中。诸吕被荡平,齐王获讯后罢兵。经大臣计议,迎立代王刘恒(高祖子)为帝,是为汉文帝。

  外戚擅权,这是封建政治下,皇帝拥有专制权力所派生的现象,可以引起宫廷残杀惨剧,以至改朝易代,权移他姓。诸吕虽因吕后的卵翼,一度掌握了军政大权,最后却阴谋失败,悉被剪灭,其根本原因是,刘邦建立西汉皇朝,废除了秦的暴政,使人民得以休息,社会出现了安定局面,因此在民众以及军队中大得人心。周勃进入北军军门,下令军中:“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①霎时军中一律左袒,表示要捍卫刘家天下。再者,当时大臣中陈平、王陵、陆贾、周勃、灌婴、曹窋等,都是刘邦亲手提拔的功臣或功臣子弟,他们遵从刘邦立下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约,挺身而出,保卫刘家政权。刘姓子弟中还有刘章、刘襄兄弟这样有勇气胆识的人物,他们都能配合得很好。所有这些原因,都使得皇权在它与外戚的斗争中,以胜利而告终。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秦始皇废封国,立郡县,好像是封国的政治体制就扫除得一干二净了。实际上,并不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郡县制和封国制保持了两存的局面。不少人认为,封国制反映了朝廷的对抗势力而郡县制反映了朝廷的统一势力。实际上,也并不如此。封国制的单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时是朝廷的对抗力量,有时是朝廷的依靠力量。郡县制的单位,有时也可以是朝廷的反叛势力。郡县制单位中的上下级官吏间的关系,有时表现为君臣间的关系,而封国制单位中的官吏有时则代表朝廷的权力。以上的种种,在汉初以至其后的历史中,都是可以有所见到的,而又各有其具体的情况。

  汉初,郡县制是基本行政体制,但又先后分封异姓王、同姓王,所以又是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局面。封国有王、侯两级。诸侯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它们有割据之实,专制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汉初七个异姓王国的封域占去汉疆域的一半①。侯国是列侯的封地,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而不受所在郡的管辖。

  刘邦在消灭异姓王后又大建同姓王国,作为朝廷的屏藩。在高祖晚年,“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唯独长沙异姓,而功臣侯者百有余人。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渡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嶷,东带江、淮、谷、泗,薄会稽,为梁、楚、淮南、长沙国:皆外接于胡、越。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①九个同姓王国占据地三十五郡②,与异姓王长沙国在地域上连成一片,总封域占汉朝疆域一半以上。朝廷直接管辖为十五郡③,比高祖初年更形缩小。吕后当政时,执行打击同姓王国的政策,废梁、赵,割齐、楚,分封外戚诸吕等共八个王国,高祖末年所封同姓王国尚余五国,加上长沙国,因此在吕后末年与汉朝诸郡并存的王国共有十四国。

  文帝初年,恢复了齐、楚、赵同姓王国故地。由于同姓王联合朝廷大臣诛灭了诸吕,立有殊功,以后力量更为膨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经济力量也不断增长。他们仍然是威胁皇朝的力量。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反,发兵欲西击荥阳④。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又发生淮南王刘长谋反事件⑤。所以,文景之时,削去藩国封地,扩大朝廷直接控制的郡县,就成为最突出的问题。

  汉初郡县与封国消长的过程,反映出统一皇权与王国割据两种倾向反复进行着斗争。刘邦消灭了异姓王,是皇权统一取得的一次胜利。以同姓王代替的结果,却又造成新的对抗皇权的潜在势力。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即是皇权与封国割据势力矛盾的又一次尖锐爆发。这场大规模叛乱被迅速平息,统一倾向再次取胜并且得到巩固。历史就是这样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的。

  

  ①惠帝纪年七年。惠帝之后,吕后直接称制八年。

  ②《史记·萧相国世家》。

  ①《史记·曹相国世家》。

  ②《史记·吕太后本纪》赞。

  ③《史记·吕太后本纪》。

  ①《史记·吕太后本纪》。

  ①大的封国,燕据有六郡,楚有五郡,淮南四郡。韩国、梁国最小,各据一郡。参见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引论第二节,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②齐国最大,据有七郡。赵、燕各据有六郡。梁最小,据有二郡。

  ③这十五郡是:内史、上郡、北地、陇西、汉中、巴郡、蜀郡、广汉、云中、上党、河东、河内、河南、南阳、东郡。

  ④刘兴居原为东牟侯,与诛诸吕有功。文帝前元二年封为济北王,封地小,兴居恃功不满。此年文帝至太原,兴居以为有机可乘,发兵反,随即兵败自杀。

  ⑤原先,淮南王刘长是刘邦姬赵美人所生,以后赵美人因受牵连被囚禁,愤恨自杀。当时受到高祖及吕后宠信的辟阳侯审食其知情而未尽力相救。二十一年后,刘长长大成人,入朝袖铁椎椎杀辟阳侯,文帝赧而不治其罪,刘长更加骄恣。六年,计谋使人反谷口(今陕西醴泉县境)。事觉,被处流放蜀严道(今四川荥经县)。刘长在路上不食饿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