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活着》

  从充满苦难的人生中寻找活着的意义

  描摹与提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活和生命状态

  最富有悲悯的人道关怀精神

  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弗文学奖

  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

  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

  《活着》是一本作者余华自己认为“高尚的作品”,在“对人生的阴暗与冷酷极力铺陈下”,生活成了生与死的流水帐。

  《活着》一面世,就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本书讲述了一个平常而深刻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讲述了一个人忍受各种灾难活下去的勇气,讲述了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中国人是怎么活过来的,讲述了苦难的价值与人的伟大。这是一部浓缩的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人类的历史,它教会我们透过泪水去观察微笑,通过苦难来体会生存的乐趣,而我们也将因为走近这本书而走近我们自己,走近一个作家幽深的心灵世界。

  本书秉承了中国人重“生”的观念,是一部具有中国意味的小说,淳朴却极具震撼力。乡土风味极浓,但是所包含的深意就像老农脸上的皱纹刻在皮肤里一样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完全是一部写给普通人看的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读者可以看到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这样平凡的百姓,都是这样为了“活”而活得如此辉煌!

  这本书不仅写得十分生动和感人,而且是一部伟大的书。

  ——德国《柏林日报》

  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去不死。

  ——意大利《共和国报》

  这是非常生动的人生记录,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经验,也是我们活下去的自画像。

  ——韩国《东亚日报》

  《活着》一书深刻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从来没有人把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真实,在不动声色之处催人泪下。朴实无华的语言,却透出撼人心魄的力度。那正是生活本身的力度。煎熬,麻木,悲哀,忍受,嘲讽,希望,一个历史巨浪中的小人物所经历过的真实生活扑面而来,谁能说得清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著名评论家李星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真实的书,《活着》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那个年代的故事,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生活。

  ——著名评论家吴松

  活着的骄傲和哀伤

  应该说早在94年就有了对《活着》的第一次阅读和随之而来的关于泪水的记忆。

  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尽管在随后几年的几次重读中,我已经越来越理性地看待这部作品:熟知小说的每一个细节,并不再愿意仅仅顺着情节的发展去阅读和思考。但令人尴尬的是我发现自己依然无法说清这样一个问题:《活着》究竟意味着什么?

  或许面对真正优秀的作品,任何解释和转述的企图都显得多余。或许对一个读者来说,有时候需要的只是默默地阅读,默默地咀嚼和理解。就像理解生命本身,理解什么是丑恶和美好,什么是梦想和缺憾,什么是挣扎和宿命。

  正如作家余华在《活着》的韩文版的前言中写的:“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凭着只言片语的新书简介,我曾武断地将这种力量理解为坚韧的内核,绝望中的希望,或是汗泪交织中紧攥的拳头。我天真地以为由此我将理解整部作品,但事实告诉我并非如此。《活着》要传递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在人世的沧桑和苦难面前,余华的路走得更远,而“活着”本身则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小说贯穿的是一位孤独老人对自己大半生的追忆,时间跨度从抗战结束后的40年代到文革后的80年代。

  历经沧桑而又荣辱不惊,老福贵的讲述一直不紧不慢,该长哭当哭时,他无动于衷,该唏嘘感慨时他不肯多谈半点。所有汹涌的情感都潜进了冷漠的叙述之中,使读者从中明明感受到字里行间的一股潜流却又无以名状,欲哭无声、欲叹无言。

  那么现在应该如何来概括《活着》呢它讲述的究竟是中国老百姓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故事呢,还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感悲剧呢?或许都不是,余华自己也将那种所谓描写现实,实为“写实在的作品”与真正的“现实作品”分得很清。在余华为我们虚构的一个个接连而至、近乎“不可能”的苦难面前,我们已忘记了他以往作为先锋作家熟稔了的写作技巧,看到的只是平实的“现实”,想到的却是人类生存中永远需要直面的困境。

  或许从某个意义上说,《活着》更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倾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骄傲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明白人性的温情是如何一步步把苦难的人们变得自信而宽容、坚实而又无所畏惧。吴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