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实施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促进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后,考虑到北京、上海、天津作为大城市,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有其独特的有利条件,1979年7月,国务院召开三市对外开放座谈会,参照两省改革开放措施,结合三市的特点,扩大了三市的对外经济贸易自主权。这些改革开放步骤,在全国许多省市区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区加快改革开放的要求更为迫切。1979年11月20日,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历时一个月。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指示精神,回顾了粉碎“四人帮”以来,对外经济活动取得的成绩,总结了经验,进一步认识到党中央作出的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深入研究讨论了推进进出口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措施。
与会同志完全赞成和拥护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外贸体制改革先走一步的指示,认为,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立即着手对必须而又可以改革的部分,看准一项,改革一项。确定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首先是要放开手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在物质利益上,要使地方和企业都得到好处,国家得到更大的好处。在强调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同时,也要保证必要的集中统一。本着这个精神,把体制改革逐步全面推开。会议议定了这样几条:
1、将给予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外贸自主权,扩大到沿海、沿长江等省区,条件成熟一个,批准一个。
2、扩大地方经营出口商品的范围。在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对外的原则下,外贸部负责组织直属总公司经营大宗的、重要的和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的进出口商品和政府间贸易的统一谈判和成交;其它商品都下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分期分批逐步移交;对一些由几个省交叉经营的、比较大宗的、竞争比较激烈的商品,由外贸部组织协调有关地方,搞以口岸为中心的联营。
3、发挥中央各部门抓出口的积极性。各部门除搞好本行业出口产品的规划、协调、技术指导和跨地区的协作配套外,还可以成立研究设计中心、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按产品组织出口协会或联营、组织成套设备和技术专利出口、与外国厂商合作生产和经营推销业务、组织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直属企业多的可以成立进出口公司经营所属企业产品及地方不经营的商品等。
4、加强农工贸结合,产销结合。普遍推行外贸公司与生产企业联合办公、联合安排生产、联合对外洽谈、联合出口考察推销,相互公开出口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做法。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组织农工贸结合的专业公司、加工地和原料产地的联营公司。
5、下放地方和部门经营的商品,列入地方和部门的财务预决算。
6、改革外汇结算制度。完善出口收汇超基数留成办法。对内对外实行两种不同汇价:对外公布的外汇牌价,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收付的兑换;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按外贸出口商品平均换汇成本,加上10%的合理利润确定。为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创汇,允许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之间以外汇进行结算;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可在银行开立帐户,个人外汇收入实行留存等办法。严格控制外汇在国内流通,打击外汇黑市买卖和投机倒把。
7、开放长江港口,先由国轮航运。
8、增开定期班轮,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和港口能力,逐步让外国班轮航行我国沿海港口。各地方、企业可自筹资金建设专用码头,各省市区可用自筹资金办船队或联营船队。
9、为充分利用和发挥港澳有利条件,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贸,各省区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经批准可在港澳地区建立咨询服务公司,负责协调各地、各部门对港澳的经济业务活动,包括市场调查、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开展“三来一补”业务活动;为国内有关地方和部门提供经济贸易信息和咨询服务。除广东、福建两省可在港澳设立外贸业务机构外,其他省区市经批准可派公司代表,作为咨询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
会议还研究了如何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抓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问题。提出,出口要贯彻挤、超、让、活、挖的方针:要大搞增产节约,尽可能多“挤”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出口;凡是国际市场有销路的产品,要力争“超”产增加出口;在计划指标范围内,内销商品适当“让”一些给出口;把生产做“活”,除国家尽快增加安排部分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外,允许各地用地方外汇和分成外汇作为进料加工周转外汇,生产出口创汇多的适销商品;通过清仓查度,挖掘一部分物资出口,或交换部分内销商品出口。
会议提出12条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指导原则:
1、与国民经济调整相结合,主要用于加快国民经济簿弱环节的建设;
2、与加强能源和交通运输相结合;
3、与老厂的挖潜、革新、改造相结合;
4、与扩大出口,逐步改变出口产品结构相结合;
5、与提高机械制造能力相结合;
6、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外资、引进技术;
7、技术、商务、贷款、合作生产、设备分交密切结合;
8、使用贷款要考虑条件,自由外汇贷款,只能供短期周转,出口信贷可适当利用,政府间贷款要尽量争取;
9、要考虑国内配套能力,包括国内配套资金、建设力量、原材料、燃料、动力和交通运输等配套能力;
10、改进经营管理;
11、要考虑偿还能力,项目本身的偿还能力,国家的综合偿还能力;
12、建立明确的责任制。
会议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提出,除办好原有外贸院校外,要求在综合大学,财经院校中开设对外贸易、国际金融专业,还可以办一些中等专业学校;利用国外援助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在职外经贸干部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各种本领。
国务院专门听取了会议汇报,批准了所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自己的情况,组织实施。会后,许多省区市像抓工业、农业一样,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进出口工作摆上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议程,发展外经贸成为全党关心的课题。“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力地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1980年出口收汇比1979年增长32%,吸收外商投资总额14亿美元,来料加工工缴费收入1.1亿美元,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增加54亿美元,收支逆差大幅度减少。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项业务的发展,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特别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突出起来。在1980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明显地反映出来。归纳起来是:
1、贯彻调整方针,外经贸工作是不是只退不进,出口发展是不是高指标,“左”的思想影响?
1981年出口计划安排扣除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因素,按实物量计算比1980年还略有减少,但有人还认为是高指标,有26亿美元的缺口安排不下去。经过认真的讨论,大多数同志认为,对外经济贸易的调整,应该是有下有上,总的还是要有所增长,有所发展。出口贸易在调整期间需要有所增长。外汇收支有较大逆差,必要的粮食、棉花、化纤进口和关键的技术、设备引进,还得保证,不增加出口,外汇怎么来?不进口,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调整,还可能影响正常生产和市场供应,引发诸多矛盾。而且,大力发展进料加工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清仓利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实际上,到年终统计,还是比上年增长了14.3%。要节约用汇,除保证稳定国民经济所必须的粮食进口外,其他都要量力而行,要严格控制市场消费品特别是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加强外汇管理,改善外汇平衡状况。
2、“外贸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提法对不对?
外贸体改是不是太快了?面对当时出现的对外成交有些乱,有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削价竞销,“肥水外流”,有的对外贸体改产生怀疑。大家冷静地进行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许多人做国际买卖没有经验,新兵上阵出差错;二是有的要求急了一些,必要的行政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跟不上,并不是改革的方向有问题。多数的同志认为,改革外贸体制,从总的来说要同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配套进行。但是,从长期闭关自守转到对外开放,很多事情都找上门来,有些需要办又可能办的事,应该先办起来,不能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贸体改应该也可以先行一步。外贸体改做了一些事,实践证明是促进了外贸的发展,这是检验正确与否的标准。还有些事是应该改而没有改的,如给一些有条件的大企业或联合企业外贸经营权;改变国家统负外贸盈亏,“吃大锅饭”的体制等,都没有改。为了解决外贸经营秩序比较混乱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设立外贸公司的管理、加强计划指导、加强物价和海关管理、组织联合成交等,并首次提出,抓紧建立各个行业的出口协会,作为民间组织,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协调行动,互相促进和监督。
3、要不要利用外资、是不是可以放手借款?
大家重新学习和领会邓小平、陈云同志关于外资“不管那一种,我们都要利用,因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这个条件不用太可惜了”的教导,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着重讨论了怎样善于使用,怎样使每个项目都能够比较快地见成效的问题。提出如下方针:(1)由少到多,量力而行,稳步前进;(2)选准使用方向和重点,要根据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主要用于加强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基础设施,老厂技术改革和能够扩大出口收汇的项目;(3)把综合平衡、统一规划同每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经济效果,保证按期还本付息;(4)把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利用多少外资,不决定于能借到多少钱,而是决定于国内有多少配套人民币,即可用于积累的财力、物力如何。
4、强调了加强团结和抗腐蚀的问题。
在困难面前,外经贸各级干部和职工要深刻理解、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统一认识,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要顾全大局,互相谅解和支持,不能互相埋怨,更不能互相拆台。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中央要体谅地方的困难,地方要考虑全局,服从中央。该分散的要分散,该统一的必须集中统一起来。口岸与内地要搞好协作,工农贸之间要结合好,部门与部门、地方与地方之间要相互配合和支持。提醒大家千万要在与资产阶级打交道中,防止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传达了中央在对外经济贸易系统设立监察部门、查处违法乱纪案件的决定。
1981年6月,邓小平同志有两次重要谈话,一次是关于思想工作的谈话;一次是经济问题,提了个路子。中央书记处决定8、9月间讨论几次经济问题,10月份召开大会,把气搞壮,搞顺。7月27日、30日上午,中央书记处听取了国家进出口委的汇报。
汇报简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取得的显著进展和在国民经济调整和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战略设想。指出,在拟订今后十年、二十年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当继续解放思想,从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出发,把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同广阔的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寻求更好的发展途经。即要敢于和善于利用对外经济贸易这个重要手段,扩大国际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吸收外国资金,增加生产,扩大就业,改造工农业现有基础,加强簿弱环节的建设,使国民经济得到新的活力和更高的效率,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对于贯彻执行我国的外交路线,扩大国际政治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任务是:
1、出口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提出,出口的增长应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要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的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及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发挥我国自然地理和传统工艺技术的优势,大搞各种土特产品和工艺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再出口产品;发挥我国机械工业(包括军工)的潜在优势,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学会经营运筹学,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成本分析,实行进出结合,扬我之长,避我之短;坚持以质取胜,致力于赶超先进水平,实现出口发展目标。
2、积极地有计划地引进适用而先进的技术,迅速改变我国技术落后状况。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型成套设备进口要经特殊批准,一般设备进口要严格控制,重点要转向引进单项技术,包括工艺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及经营管理技术。引进方式主要采取许可证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生产、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对等的技术交换、请外国专家等,同时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和仪器、仪表。要结合经济结构改革和工业改组,立足于现有企业技术改造,重点引进开发和节约能源、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的技术,提高基础工业水平(特别是机械、电器、电子工业的基础与关键工艺)的技术,以及扩大出口、替代进口所需的技术。通过消化、推广,使我国工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提高经济效益。
3、积极稳妥地利用外资。对外债务总额要控制在当年还本付息额在当年可动用外汇收入的20%以内,“六五”期间控制在15%以内。要注重每个利用外资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选择一批能源开发和铁路、港口等项目,争取利用外国政府、世界银行的中长期、中低利贷款,统筹安排国内配套资金,抓紧时机搞上去。一些老厂改造和扩大出口创汇项目,可以采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补偿贸易等方式,引进外资。同时,也可以到国外办合资企业,开发我国缺乏的资源。
4、努力增加非贸易收汇。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山水名胜、历史古迹、独特功效的中医中药,发展旅游事业。大力发展劳务出口和承包工程业务。落实侨汇政策,增加侨汇。
5、合理调整进口结构。总的要求是保证必要进口,限制不必要进口。优先安排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引进的技术、关键设备和进料加工再出口的原材料、零配件进口;国内不足的工农业必需的生产资料,要有计划地组织进口,凡国内有生产能力或资源的,应逐步减少进口;每年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用于粮食品种串换、调剂;活跃国内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回笼货币,主要靠发展国内生产,进口市场物资,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6、有步骤地改善国家外汇收支状况。目标是每年外汇总收入和总支出基本平衡。
为实现提出的任务目标,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实行鼓励出口政策。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缓解由于人民币币值估计过高造成的外贸出口“假亏”问题;对进料加工再出口产品,进口原料免征关税、生产环节免征工商税;其他出口商品逐步创造条件,实现出口退税;对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设立专门的出口信贷基金,给予扶植。
2、为有利于扶植国内生产,节约用汇;有利于进出结合,串换品种,增加收入,粮食、油、糖进出口试行代理制。
3、为防止国内市场需要而挤出口,内外销要统筹合理安排。在执行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限量出口;内外销都需要而货源较紧的商品,要积极发展生产,挤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可多可少的商品基本上供应出口的原则基础上,强调要巩固和新办一批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基地和专厂,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已占领国际市场的商品,不能轻易减少出口量;外贸和利用外资扶植的出口产品,优先保证出口。
4、为保证利用外资的国内配套资金,在安排建设计划时,国内外资金要统盘考虑,统一安排,或在基建总投资中划出一块,专门作为利用外资的配套资金。外资贷款项目在建设期间进口物资减免关税和工商税。合资企业、合作经营、补偿贸易项目作为外商投资的设备,以及利用国外贷款通过国际招标采购的设备,不再按国内一般进口机械设备的规定审批。
5、为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推广,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由国家科委归口负责,制订有关办法、措施,协调各部门和地方的工作;(2)配备足够的设计、科研力量,认真组织引进技术的消化、发展、提高、推广;(3)引进技术同时安排所需的资金和消化推广费用;(4)人民银行和有关专业银行设立专项低息贷款。
6、继续改革外贸管理体制,方向是将经营外贸的实体逐步放到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并给予应有的自主权。近一、二年,着重抓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工贸结合,实现产销见面,减少办事环节。量大面广的轻纺产品,先在省市区内按商品组织工贸联合体,统一安排产、供、销;有条件的大型联合企业,给予外贸经营权,经营自产产品出口,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组织出口联营公司;拟将煤炭、钢铁等进出口业务划给煤炭、冶金部门经营,通过这些形式,实行权、责、利统一,促进出口,提高经营效益。二是切实加强管理协调工作。除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各外贸专业总公司为主搞好价格管理和市场协调外,对于各地交叉经营的重要商品,拟组织出口协会,协调同行进出口业务。要有计划地走出去做生意,组织好国际商情网和销售网。
中央书记处认为这个汇报提纲是好的,基本观点,大政方针,国务院都议论过。指出:
1、对外经济贸易工作,要把战略眼光作为第一条。
首先要解决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究竟在经济工作中占什么地位。我们的经济工作有两种力量,两个战场,两种资源。两种力量,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要以自己的力量为主,争取外部力量为辅。两种资源,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但不要忽视外部资源。一个国内市场,一个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既要提高国内工作的本领,又要走向世界。要提到这么一个高度认识问题。这是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现在的政治战略,经济战略,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都要从全球、全世界来考虑问题。
从国外究竟引进什么?引进资金,主要还是向合资、合作经营方面发展。引进技术,引进管理本领。在引进问题上我们准备付一点学费,一个时期吃一点亏是不可避免的。列宁签订布勒斯特条约,当时敌人大军压境,兵临莫斯科城下,不签这个屈辱的条约,争取不到喘息的机会。我们要争取个时间、速度,取得站稳的机会。
对外经济贸易工作要和贯彻外交政策配合,掌握国别政策,联合更多的国家参加反霸统一战线。
2、对外经济贸易要解放思想。
应该怎么理解自力更生?不等于说进口东西越少,越是自力更生。完全靠借债生活,依赖外国,当然不行,但是,以我们之所长补我们之所短,这完全是正常的,就是自力更生。今后中国经济建设走什么道路?是不是还要走基本上封闭的道路,自给自足的道路?这个问题在党内没有解决。如果这个基本方针不定,就没有方向了。
外贸一家独办,别无分店是从来办不好的。29个省市区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不要估计我们的蠢人太多,中国人出去就很能干。我们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积极打出去,打到国际市场上去。
积极稳妥地利用外资,党内的认识也没有完全一致。稍一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的国民经济要找一个突破口,国内资金不够,就要利用外资。利用外资开发煤炭,我们有偿还能力。目前在利用外资上主要是顾虑太多。
3、出口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不能认为这两年外贸搞了高指标。外贸有条件也有必要搞快一点。我们有这个需要,不然局面打不开。现在有许多东西的出口还没有充分展开。外贸比整个国民经济搞快一些,指标高一些,是有可能的,而且几年来一直是比国民经济的发展略高一些,并没有什么坏处。书记处同志分析了各方面的条件,认为出口有个较大的发展不仅需要,也有可能。指出,出口要有一个大的发展,首先要抓精神状态。不能坐等,要自己抓货源,抓生产基地,抓经营管理,抓体制改革,抓政策。
出口要发挥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1)资源。不要过分担心资源,担心过多就放不开手。相信我们的子孙自有办法过日子,会比我们过的好得多。当然,很稀有的金属要谨慎。我们的王牌是煤炭。缺煤的国家许多在太平洋沿岸。(2)劳务。包括密集型劳动产品和各种技巧劳动,要利用劳务方面的优势增加出口。(3)机械。机械工业可以压得重一些。要把我们的机械工业搞起来,非到国际市场闯一闯不行。这方面要花大力量,尽可能多出口制成品。(4)沿海要放手搞进出结合,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除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外,所有沿海都要研究。把这一线的外贸搞活了,就是一亿多人,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经济政策上要扶持对外贸易,有些要减免税。减免税不等于财政损失,还可以从经济发展中拿回来,出口退税、关税收入,要合到一起研究。要处理好内外销关系,非生活必需品,还是应该挤点,支持出口。
进出口的经营要搞活,善于运筹,有的东西可进口,串换一些有市场、效益更好的国内产品出口;有的品种也可以在国内进行调剂,增加出口一些效益好的品种。要打出去做生意,不能光等人上门来买东西,要在国外搞贸易中心。要把推销员队伍建设放到重要地位,这些人要会外语,能谈判。要在国外建立自己的销售网,国内建立产销结合的公司。旅游所需商品的供应要有渠道,统筹安排,满足供应,增加收汇。
4、外贸体制要改革。
从总的方面来说,中国对外关系还是应该大大开放,现在是刚刚开了一点门。有的同志把1980年的问题看得太多了,把成绩看得少了。今年以来,搞得太死了。整个外贸必须进一步解决继续搞活的问题。
外贸体制改革不要一刀切。沿海城市,首先是上海、天津,应该多放宽一点。特别在来料加工、来样加工,产销结合、内外贸结合方面,要给他们更多的权力。我们的外贸也好,外经也好,根本方针是统一领导,分头经营,发挥两个积极性。在干部政策上,要放手鼓励那些能够闯开局面的同志。只是要严格防止发生贪污腐败。现在我们国家需要一批闯将,振奋精神,闯出一条路来。现在是变革时期,敢于变革的人得不到支持和鼓励,评头品足、拉后腿的人得不到批评,我们的事业没有希望。今年外贸搞死了,是一次后退。只要是为了发展生产,发生一点毛病没有关系。没有这个思想,按步就班走四方步,我们的经济搞不上去。
这次汇报会,认真贯彻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战略思想,首次确立了对外经济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确定了许多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明确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方向。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
1981年11月16至20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召开沿海9省市区对外经济工作座谈会。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管这方面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按照党中央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指示,具体讨论如何发挥沿海省市区的优势,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
参加会议的同志一致拥护党中央对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认为,我国东西之间,在经济上应有合理分工,发挥所长,有利于整个经济发展得更快。沿海地区要实行“外挤内联”的方针,面向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以加快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同时和内地实行有效的经济联合,为发展内地经济服务,带动内地共同提高。会议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并得到中央的批准:
1、大力发展进料加工成品出口。
充分利用沿海地区加工技术较高、对外运输方便的有利条件,发展进料加工成品出口,是利用国外资源,减轻内地调拨原材料的压力,出口劳务和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搞活经济的重要途径。凡是有生产能力,原料来源稳定,产品在国外有销路,国家算总账有利的商品,都应放手去搞。外贸企业、工贸联营企业、工业部门及所属的企业,都可以开展这项业务。凡是进料加工成品出口需要进口的原料、材料、辅料、零配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免征关税和工商税;加工环节所征工商税,采取对不同商品分别制订退税比例,在出口时退税。进料用汇,核拨外汇基金,由中国银行发放低利优惠贷款;不足部分各省市区可在地方外汇和留成外汇中调剂,作为周转基金,循环使用。为使加工出口企业享受到应有的政策待遇和经济实惠,从进料到出口全部用国际市场价格核算,国家考核创汇指标和利润指标,只在最后环节征收所得税。
2、大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企业技术改造,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国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大胆利用外资,有针对性地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进口一些关键设备,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凡是国民经济调整和发展需要,地方、部门、企业能够自借自还资金,具备生产建设条件的项目,都应积极去办。利用外资的方式,合资经营、补偿贸易、加工装配、合作经营、合作生产、租赁等方式都可采用;买方信贷,也应利用。中国银行发放的外汇贷款,同时发放配套人民币贷款,应尽先利用。
实行有力的鼓励政策:(1)引进单项技术(含必需随带的样机、样品),按银行外汇牌价结算(当时实行双重汇率,贸易外汇实行内部结算价,汇价较高);(2)放松审批权限。中外合资、补偿贸易、租赁、合作经营项目的外商投资,京、津、沪三市在500万美元以下,其他沿海省区(不含广东、福建)在300万美元以下,由各省市区政府审批,利用外国贷款和中国银行外汇贷款进口的设备也照此办理;(3)进口设备属于来料加工装配、补偿贸易项目的,继续免征关税和工商税,包括用中国银行外汇贷款和租赁方式引进的国内不能保证供应、先进实用的生产设备;(4)在还本付息期间,原则上都实行先还债,后缴纳利、税的办法。
强调利用外资进行技术改造,一方面要解放思想,积极进行,另一方面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盲目从事。要把科研、设计、机械制造和进口设备的企业组织起来,认真搞好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创新和推广工作。
3、大力开展沿海同内地的经济联合和技术协作。
与会同志认为,中央强调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作用,使沿海经济发展先行一步,不仅是为了加快沿海地区的建设,也是带动内地发展的需要。沿海对内地要支援、服务。只有内地经济不断发展,沿海经济发展才有巩固的后方。要解决好这样几个关系:第一,在互利的基础上,搞好经济联合,把沿海的加工技术水平高和内地原料丰富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第二,沿海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要及时向内地转移生产技术,及派技术力量进行具体指导,为内地培训技术骨干。第三,内外销合理分工,各有侧重,沿海地区生产的档次和质量高的商品,主要供应外销,国内市场的供应要逐步转移一部分由内地承担。第四,沿海各口岸城市要为内地的对外经济贸易提供方便,搞好服务。
4、积极改革沿海省市区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改革的总精神,是统一领导,分头经营,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基层企业的积极性,做到活而不乱,统而不死。近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扩大地方外贸经营权。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外贸管理体制。除国家统一经营的少数商品外,其他商品原则上下放地方经营。有条件的大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可授予对外成交权,经营自己的产品出口。第二,实行财务包干。有条件的省市区按核定的平均换汇成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地方财政挂钩,1982年先试行一年。独立核算后产生的盈亏,按当时实行的财政分成比例分摊或中央和地方对半分摊。不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地方,也要核定平均换汇成本,增盈减亏部分实行分成奖励。第三,逐步把外贸经营实体放到企业和企业联合体。要组建和办好一批工贸结合的企业和企业联合体,要扩大外贸企业的自主权,口岸的仓储、运输、包装、报关、咨询等外贸服务单位要逐步企业化。经营实体都要核定经营定额,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第四,坚持统一对外,增强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整体竞争能力。在对外成交上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少数大宗重要商品以及有特殊加工、配套、出运要求的商品,组织各省市区统一对外成交,分头签约履行合同和结汇。第二类,国外有配额、市场容量有限、竞争激烈的商品,由各外贸总公司和各省市区共同研究制订经营方案,协调价格、市场、客户、分头经营,都要重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争取卖好价。第三类,其他商品,由各地方自行成交,但属多口岸交叉经营的商品,要由主要口岸牵头,民主协商,制订最低净销售价,提倡联营。所有经营单位都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服从协调,接受海关、商检、银行部门的检查、监督。驻国外机构应接受我驻当地使领馆经济商务机构的统一领导。
5、改进港口、运输工作。
为解决外贸运输的突出矛盾,会议议定:第一,加快港口、交通的建设。各地方、部门、企业可自筹资金或利用外资建设中小港口和自用码头,自建、自用、自管。抓紧研究增加对外开放港口、利用外资修建铁路支线的问题。第二,改革港口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先在大连试点。第三,远洋船队要增开定期班轮,增加挂港,提高效率。支持地方办船队。第四,有关部门要搞好运量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挥已有运力,实现均衡运输。第五,国内航运公司可随行就市,在一定幅度内机动调整运价。还提出由民航总局研究落实一些机场扩建和开辟新的国际航线问题。
大家认为,这次会议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也感到任重道远,工作艰巨,知识和经验不足。决心振奋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精心研究新事物,认真解决新问题,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三)着眼于全局开放搞活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实践
刘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