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调客韵绕山乡: 粤北采茶戏在韶关

“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探桥人。深山肚里一株梅,经霜捱雪红花开。明知深山有老虎,因为寻梅舍命来。新绣荷包两面红,一面狮子一面龙。”

上面的片段,是笔者摘抄韶关地区一部较有名气的山歌片段。言及客家文化,如果是涉及到音乐,基本上与两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山歌与采茶戏。相比起采茶戏,山歌可能更能引起韶关地区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共鸣。在韶关,只要不是刮风下雨,到了下午2:00左右,武江河畔总是聚集着不少年长的老人家前来唱客家山歌。

武江河畔聆听山歌的老人家,笔者摄于2018年6月27日

相比起大家较为熟悉的山歌,采茶戏可能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据笔者2015年夏季进行的社会实践调查之中,在学生群体里,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了解“什么是采茶戏”。这一比例可能比现实要大,因为笔者身边的同学,绝大多数对于采茶戏是“毫无感觉”——这个不能苛责青少年,毕竟除了县城区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采茶戏都只在在客家人群体中传播,而城区的居民大多数使用粤语。


调查报告中对于采茶戏的了解情况,源于笔者团队2015年的调查

笔者自身是客家人的后裔(爷爷奶奶均为客家人),也会说不大流利的客家话,但与笔者一样,在城区生活成长的第三代客家后裔,有多少会讲带有乡音的“客家话”?这恐怕就不那么乐观。

然而,相应的,采茶戏却又是各地县乡客家人成长的一个重要轨迹,即使是笔者的奶奶——一位在城区定居近半个世纪的客家妇女,对于采茶戏在家乡的情况,还有着自己的回忆:

“你太公不准我们几个去看戏(这里的‘戏’指代采茶戏),是因为这些看戏的有不少不正经的年轻人。他们会在演戏的过程中,学着唱戏的去调戏女孩子。”

奶奶的回忆折射出客家社会文化的一个“矛盾性”——在客家社区之中,既有最浪漫的农夫,也有最传统的读书人。笔者外曾祖父(1925~1977)是一位老师,虽然已经离世愈40年,在笔者的祖父母辈中威严尚存。

甚至笔者的爷爷(1940~2005),一位优秀的客家知识分子,老人家对于客家山歌也是持相对负面态度,认为这是“不正经的曲调。”

从科大卫先生的著述来看,这并不是最近才有的现象,早在明清之时,韶关——以前的韶州,就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社会,被视为“广东理学的一个重心”。

但与此同时,客家山歌与采茶戏的传统曲目,最多的就是“阿哥阿妹”这类的主题,比方说《睄妹子》就是乐昌、曲江一带脍炙人口的采茶戏曲目,这折射出客家大众对于自由爱情的向往。相比起宗法制度相对较严的粤东与珠三角,粤北山区宗族对于人们的限制相对较少,而多山的地理环境造就客家人豪放的性格,因此客家人一面有着非常恪守道学的知识分子,一面也有着非常大胆的青年男女。

基于这个原因,包括粤北采茶戏与赣南采茶戏在内,在1949年之前,时常遭到地方政府与士绅的打压,有时甚至是跨省打压。采茶戏的一个重要演员籍贯——江西赣州,就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以来,江西赣南采茶戏兴旺发展之时,就受到各地官府(注:江西赣南各地官府)禁封的迫害。如在赣县小坌圩就立有‘禁碑’,刻有‘禁搬唱采茶,扰乱地方’的碑文。《信丰县志》也有‘严禁采茶、大戏’的碑文记载”(见范炎兴先生的《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的一位早期知名艺术家——四妹子(1870年代~1941),虽然在当时客家人心目中不亚于梅艳芳在香港人的地位,然而受累于这个行业,最终一生未婚——因为一般的客家人家不愿意自家儿郎与采茶戏艺人成婚。

然而粤北采茶戏扎根农村社区,并不会随着士绅的压抑而衰败,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采茶戏作为一种大众喜爱的传统艺术,被很好地发扬光大。

解放初芽:作为群众艺术的粤北采茶戏

1950年代开始,一些韶关本地的年轻人在相关部门的鼓励下,加入采茶戏剧团,并到韶关各地巡演。在那个年代,粤北采茶戏在韶关的客家人社区进入20世纪以来第一个高峰期,可以说直到今日,不少健在的老人家对于采茶戏“舞狮舞龙”还有印象。

当然,从两件事故,也能从侧面看出采茶戏在那个时候的受欢迎程度。据参与采茶戏表演的老前辈卢建聪老师回忆,曲江一带的采茶戏表演,出现过踩踏事故:

“大家都挤不进去(曲江的基层剧院),像那个时候演《牛郎织女》。老百姓竞相观看,结果踩到人——就是说踩死人那些啊,就是因为(人太多)挤得进不了剧院了。”

而卢建聪老师的姐姐,也是韶关有名的采茶戏艺术家卢妙玲老师则有另外一个记忆,是关于群众为了看戏而打架的:

“(群众的热情)经常出问题,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啊我们自己要还要(参与售票),团里面有人还要轮流去卖票,卖票卖完以后还要轮流守门口,乐队啊、什么舞台布景啊。开始我们演员要化妆他们就守门口,要不然记得不得了啊,会有打架什么的(为了争取一张门票村民们经常打架,笔者注)。”

虽然这些事例今天看来不是好消息,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能对应书本上所记载的“黄金时期”——粤北采茶戏迎来了初春,是第一次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正面对待,也从中反映1950年代以来韶关社会的一些变化。

客家人在1950年以后,虽然依旧保持重视农业与教育的社会态度,但对于之前所鄙夷的事情,态度也有所改观。随着一系列面向广大基层,尤其是农村居民占主导的客家人社区的新政策出台,如何让文化层次不大高的基层民众理解新时代的政策,就成为基层干部需要考虑的事情。

相比起山歌,采茶戏具有更大的优势。采茶戏有自己一套台词、戏班,与散落且没有专门文本记载的山歌还是有所不同。早在明清之际,采茶戏就已经有初步可考的剧本,例如清初的廖燕是早期的记录者。基于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对于采茶戏给予大力支持,以宣传相关的新政策。

与此同时,在娱乐方式相对单调的1950~1970年代,剧院往往会成为整村人消遣娱乐的一个集中地,所以每当采茶戏剧团到达剧院(甚至是广场)巡演的时候,往往是人声鼎沸,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事故。

到了1965年,卢建聪姐弟在广东省采茶戏艺术团的带领下参加中南区戏曲观摩演出,当时他们表演的曲目是反映革命的《血榜恨》。从曲目的名字来看,此时的采茶戏曲目带有当时的时代特色。


卢建聪老师在1965年的记录

1965年的中南区演出可以说是新中国文艺活动初芽时期的一个巅峰。这个时候,南方地区不少戏曲艺术家齐聚一堂,从采茶戏、粤剧到黄梅戏、花鼓戏,南方的戏曲百花齐放。因为这个记载,我们得以见证何为“初芽”。

不过,仅仅只过了一年,全国上下就进入特殊时期。在这10年时间里,粤北采茶戏被中断过一段时间,所有与采茶戏有关的社团都被暂停,这也使得本地采茶戏人才出现了断层。

一方面,本地采茶戏专业人才被引导到音乐教学领域,当然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培养学生参与“样板戏”的表演。据笔者外祖母与笔者交流时所言,至少在韶关地区,“从小学生到老太太都在参与文艺汇演。”而包括卢老师姐弟,他们直至今日都是韶关民族音乐领域教学的前辈,依旧在教导学生民乐演奏。

另一方面,不少本地的采茶戏演员本身就不是专业化的演员,他们是以群众的身份为群众服务,所以在采茶戏演出暂停的时间段,他们就继续原有的行业,主要是务农,到了一定年龄段以后,就无法参与专业化的演出之中。

叶茂茶香:粤北采茶戏的第二个春天

“到了1977年及以后,粤北采茶戏得到了恢复,我也是那个时候从江西考到韶关,进入这个(演艺)圈子的。”

韶关地区粤北采茶戏另外一个前辈张承清老师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如是回忆道。

与张老师一样,有不少江西南部的新移民,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南下赴粤打拼。因此,在之后粤北采茶戏中,赣南一带过来的艺术家比例比较大,而本地的客家人参与比例却没有以前大。

在张老师的一些回忆中,改革开放初期粤北采茶戏的恢复态势也是非常积极的,至少一些传统曲目在这一时期或多或少得到改进:

“在打倒四人帮以后那有些推陈出新,一些老的剧目又慢慢慢慢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特别是我们的《十五贯》当年也得到周总理的评价。所以首先推出的我们的学习剧目。当时创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呢我们当时还不会创造,只是模仿,人家话剧院(要求)怎么演,我们就怎么演,对吧,也许他的在某些技巧上的比我们强,那我们就扬长避短。有些地方我们做不了的我们就把他改掉,对吧,把他改过来。也许有些采茶地方好发挥的话我们会加强,可能有比他的好看一点,个人的创造的角度不同来说,主要符合人物,但是整个来说呢,整个《十五贯》演出下来,观众反应还是不错的。”

在1980年代以后,到2010年代之前,粤北采茶戏在客家人社区一直保持着较好地传承,尤其是曲江区。在曲江区的文化艺术项目中,采茶戏成为这个区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而广东省也有相关文艺部门到曲江拍摄纪录类视频,以报道相关情况。


省摄制组在曲江的拍摄,曲江文化馆提供视频截图

从曲江区著名采茶戏艺术家,也是曲江区文化馆馆长赖全胜老师的回忆中,我们能感受到粤北采茶戏在新时代的曲江发展的盛况:

“像我们曲江他本来是县一级现在改到区一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都有……特别是从07年之后。我们区委书记,区长特意叫人到湖南衡阳那个什么航天机械厂去买了一台应该讲我们广东当时第一台那个流动舞台车。”

为何领导干部要购买“流动舞台车”?这个也与韶关在改革开放以后,延续之前“曲艺下基层”传统有关。在韶关市的几个县城,都有类似的活动,以作为“送戏下乡”的重点工作。

同时,在不同的地区,客家文化所具备的不同特色,造就粤北采茶戏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例如与江西交接的南雄,采茶戏带有赣南的特色(南雄被誉为客家移民的发源地,笔者注);与湖南交界的仁化,采茶戏不仅仅借鉴本土文化的特色,也带有湖南的元素在里面。

南雄地方文史专家沈荣金在谈到南雄的采茶戏时说:“我在考察南雄的采茶戏的时候, 我看到过他们不自觉地带有一些傩戏的成分,傩戏你们应该了解过,就是以前北方拜祭鬼神的舞蹈······而且,比起其他地方,南雄以及其他靠北的粤北采茶戏,很明显带有外省的元素,像我们这边江西人很多,他们把自己的文化带来了南雄。”

仁化采茶戏剧团团长刘俊杰对仁化的采茶戏有如下评价:“我们仁化这边有月姐歌,月姐歌对我们采茶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在排练采茶戏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神秘色彩。同时,我们这边的采茶戏演员有不少来自湖南,我本人也是从湖南那边过来的,因此我们这边的采茶戏,有点点花鼓戏的影子。”

未来:采茶戏在客家文化圈以外的“城区”

历史上,抗日战争之后,随着珠三角部分移民留在韶关城区(韶关在1938~1945年作为广东省的临时省府,笔者注),粤语成为城区第一大方言。而韶关城区也便被几个客家话占主导的县城包围住,成为韶关方言分布的一大特色,为了融入“白话圈”(白话即粤语),从1970年代初移居城区开始,笔者的奶奶学粤语整整用了12年。

相应的,粤北采茶戏在城区的观众,是远远不如各县区。不少移居城区的客家人后裔,大多数是读书人出身,本身就对客家传统艺术的态度不如乡亲正面,他们的后裔在传承客家文化时,也出现严重的断层(例如笔者自己),客家方言能否正常传承都成为问题。

因此,城区一带采茶戏的发展,相对于县城而言,是相对缓慢的。以市为单位的“韶关市采茶剧团”在2013年一度被解散,原有工作人员也到各县区的基层剧团指导年轻的艺人,在一些文章中,或多或少表达了这种无奈:

“一位坚守粤北采茶戏数十年的老艺人在他的QQ群中留言‘韶关市采茶剧团将永远写入粤北采茶戏的史册……忘记你所失去的,珍惜你所拥有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是鲜花坦途,总会有荆棘坎坷,身处顺境时,我们居安思危……别了!一生坚持的事业……别了!韶关市采茶剧团……’,读来令人唏嘘。”(韶关大学肖著华先生的《粤北采茶戏:岭南人文中的一朵濒临困境的艺术奇葩》)

然而,进入2016年以来,随着韶关市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戏曲进校园”成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因此在一些学校,例如笔者的母校广东北江中学,在2018年5月19日就举办了一场开幕仪式,以展示“非遗进校园”。

因此,对于粤北采茶戏在城区未来的前景,至少笔者比以前要相对乐观,毕竟传统艺术的传承,需要本地学生的普及,以培养孩子们的乡土情怀;而且在城区求学的客家学子并不少,保护传统文化也有利于维系客家文化在新一代客家青少年内部的传承与发展。

一部粤北采茶戏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既是韶关客家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或多或少反映出韶关社会的变迁。采茶戏不仅仅是戏曲,更是属于好几代韶关人的集体记忆。

只是,这飘逸山乡几百年的“茶调客韵”,是否还能在大家心中继续有那一席之地,有待大众思考。


参考文献:

[1] 黄莉丽 《粤北采茶戏》,暨南大学出版社

[2] 范炎兴 《粤北采茶戏》,广东人民出版社

[3] 《韶关市志》,中华书局

[4] 徐燕琳 《广东传统非物质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

[5] 肖著华 《粤北采茶戏:岭南人文中的一朵濒临困境的艺术奇葩》 中图分类号:I236.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5-0063-01

[6] 肖著华 《张九龄与粤北采茶戏》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24-02

[7] 薛庆 《采茶戏,明天你将走向何方——对粤北采茶戏生存状况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时语”栏目报导

[8] 口述史采访:

2015 年 7 月 20 日,赴仁化采访刘俊杰老师

2015 年 7 月 21 日,赴市文化馆采访张承清老师、龙永莉老师与刘杨

老师

2015 年 7 月 22 日,赴曲江区采访赖全胜老师

2015 年 7 月 23 日,赴南雄县采访沈荣金老师

2015 年 7 月 24 日,赴沙洲尾采访卢建聪老师、卢妙玲老师





2015.07 笔者采访卢建聪老师(1948年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是韶关地区粤北采茶戏音乐人,擅长演奏扬琴、古筝、二胡、电子合成音乐,从事采茶戏艺术近50年,至今依然参与韶关市中小学民乐演奏指导工作)


2015.07 笔者采访卢妙玲老师(1943年出生,广东韶关人,是韶关地区粤北采茶戏演员,亦是粤北采茶戏教师,现在协助韶关市采茶戏的演唱教育)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