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于2016年启动的一项对养心殿区所实施的建筑修缮、文物修复项目,8月27日,由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工匠基础培训考核总结暨研讨会”在故宫建福宫花园敬胜斋召开。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也是故宫博物院在古建修缮方面的首次尝试,即以保护的手段,研究的态度对待古建筑修缮,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还原和展现历史信息。古建修缮的关键问题,是工匠的选择和培训问题。
扎线工艺操作
故宫建筑的修缮工作一直从未间断,形成了自己的工艺方法和工艺体系。2007年4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古建筑研究中心。2008年6月,“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8月,故宫博物院成立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及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2015年,故宫博物院提出了古建筑“研究性保护项目”的理念,将古建筑保护、学术研究、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合理制订文物修复专家的退休返聘制度,留住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寻找符合故宫官式古建筑维修保护的优质材料,建立起稳定的古建筑优质材料供应基地。
白福春讲解砍砖操作要点
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四项亟待维修保护的古建筑群,作为“研究性保护项目”的试点,即养心殿、乾隆花园、大高玄殿、紫禁城城墙。研究性保护项目以文物建筑全面价值评估为基础,以建筑本体与环境研究、传统工艺研究、保护技术研究、技艺传承、材料基地建设为重要内容,将建筑理解、建筑修缮、功能展示、基础设施作为统一整体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全面的修缮和保护。目前,上述四个“研究性保护”项目均在推进过程中。
作为四大研究性保护项目试点之一的养心殿,也得到了故宫方面的充分重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是故宫博物院在古建修缮方面的首次尝试,即以保护的手段,研究的态度对待古建筑修缮,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还原和展现历史信息。古建修缮的关键问题,是工匠的选择和培训问题。
王敏英老师指导学员揭除旧裱糊纸张
根据《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总体方案》要求,所有参加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通过故宫的考核后才能够进入项目现场进行古建筑修缮。针对以上问题,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按计划于2016年启动了养心殿官式营造技艺传承、培训与考核工作。
研究性保护项目,细化包括古建筑“八大作”等匠作在内的每一个专业,由故宫古建筑专家带队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方面的工匠选拔及培训,培养古建筑营造技艺、装修技艺、修复技艺的专业人才。传统上,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瓦、木、土、石、搭材、油饰、彩画、裱糊”等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项传统工艺,从材料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则例。
瓦作培训砍砖操作现场
故宫博物院工匠系统有着清晰的传承谱系,解放初期招收的工匠大多是营造厂的师傅,自清代起承接皇宫修缮工作,个个身怀绝技、技术过硬,他们是建国后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代工匠,这些匠师被后人称为“故宫十老”。在古建不断修缮的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青年工匠,五十年间,故宫共培养了三代优秀的工匠队伍。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故宫人不再承担大型修缮工程,工匠队伍缩减,随之而来的就是工艺传承的问题。虽然故宫招收了自己的学员,但是从数量上还是不能达到文物保护的要求。
学员雕刻斗拱三浮云
根据《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总体方案》要求,养心殿官式营造技艺传承、培训与考核工作拟分为四个阶段,即“人员选拔”、“基础培训”、“项目培训”、“专项培训”。2017至2018年,由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负责,在多个单位的协同合作下,展开了工匠选拔、基础培训。培训课程按照“瓦、木、石、油饰、彩画、裱糊”六作分别进行,工匠们经过选拔、培训、考核,取得了良好的结业成绩。116名工匠培训合格, 19位优秀的资深工匠接受了故宫博物院的聘请,为养心殿的修缮工作打下了人才基础。
卢振林老师讲解苏式彩画白活画法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是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古建保护子项目,是养心殿修缮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技术保障。同时,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与传承是基地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修缮技艺部担负着工匠培训、工匠考核、技艺研究与指导、材料调配方法与工艺研究等工作,可谓任重道远。要求故宫博物院集合全国优秀工匠,对其进行分专业、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以及考核,筛选出具备先进保护理念、掌握精湛、规范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人才,以确保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顺利开展,并实现古建修缮与技艺传承相结合,培训工匠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的目标。
石作培训实操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