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术人物 | 美英艺术界人事震荡:有灭火,也有下海的

艺术圈几乎每隔一两天就有人事变动的消息,但近一周多来,纽约、伦敦的两条新闻,无疑重磅。纽约现代美术馆PS1分馆馆长克劳斯-比森巴赫确认将接手动荡后的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他能否一如以往,铺设新兴艺术家的“成功之路”?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首席执行官查尔斯-索马里兹-史密斯,将于65岁首次迎接商业画廊的挑战,他能否成功转型?在上海,收藏世家出身的仇大雄带着创作和文物,讲述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在洛杉矶,一位爱“搞事情”的话题藏家,正在把街边废弃的报摊,改造为成本低廉的画廊替代品。

纽约 | 纽约现代美术馆PS1分馆馆长克劳斯-比森巴赫

为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灭火”,激发“新柏林”的艺术家活力


纽约现代美术馆PS1分馆馆长克劳斯-比森巴赫(右)与纽约现代美术馆荣誉馆长艾格尼斯-冈德

今年早前,美国西海岸的艺术机构发生了一场内部权利斗争,这场震荡导致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MOCA)首席策展人及馆长双双离开。据Art Newspaper消息,现任纽约现代美术馆PS1分馆(MoMA PS1)馆长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即将接替MOCA馆长一职,这一任命终于平息了此前的风波,并让由知名艺术家和金主藏家组成的MOCA董事会松了一口气。

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摄影家、MOCA董事凯瑟琳-奥佩难掩兴奋,“克劳斯-比森巴赫在业界以力推新人艺术家闻名,MOCA就是一间属于艺术家的美术馆。”MOCA董事会联合主席Maurice Marciano希望比森巴赫“带来稳定和新的视角,革新的项目,更多的参观,让机构更加强大”。比森巴赫走马上任的日期还未最终确定,现任馆长的合约将在2019年3月到期,他将协助完成交接。

1995年,比森巴赫开始了在MoMA PS1的策展人生涯,当时他还在柏林建立了具有实验性质的德国KW当代艺术研究所(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并在1998年创立柏林双年展,比森巴赫奔走于纽约、柏林双城。但很快,他就在MOMA全职工作,并整合起各个机构,他为曼哈顿博物馆建立媒体部门,为新兴艺术家在PS1展馆组织群展“大纽约”。比森巴赫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洛杉矶正在变成新的柏林,那么多的艺术家来到这里,这里已是一座焕然一新的城市。”

1979年,一批艺术收藏家联合建立了MOCA。MOCA已成为一座享有国际声誉的收藏机构,拥有超过7000件战后艺术品。

但近年来,MOCA的发展也遇到瓶颈。2008年金融下滑以来,博物馆在维持运营方面花费了太多资金,远远超出合理的比例,MOCA甚至考虑过与洛杉矶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合并。2013年,MOCA终于获得财务上的喘息,获得一笔超过1.3亿美金的捐赠。(文/陆斯嘉)

伦敦 | 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首席执行官查尔斯-索马里兹-史密斯

历经英国国家肖像馆、国家美术馆及皇家艺术学院,下一站:商业画廊


查尔斯-索马里兹-史密斯

据英国《卫报》消息,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秘书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索马里兹-史密斯(Charles Saumarez Smith)爵士即将从工作了11年的岗位上卸任。

在英国,索马里兹-史密斯是经验丰富、备受尊重的文化领袖之一,加入皇家艺术研究院前,执掌过英国国家肖像馆(1994-2002)和英国国家美术馆(2002-2007)。

2018年,在他的领导下,皇家艺术研究院迎来建院250年来规模最大的改建项目,5600万英镑用于建设新的美术馆和演讲剧场,并增加了70%的公共空间。

2019年,索马里兹-史密斯将年满65岁。他表示,伴随学院建设项目和捐赠需求完善,皇家艺术研究院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此刻正是他交出接力棒的最佳时机。

“永远没有宣布离职的好时候,但我想在强盛与成功之时身退。” 索马里兹-史密斯说。

皇家艺术研究院院长、艺术家克里斯托弗-勒-布伦(Christopher Le Brun)向索马里兹-史密斯致以敬意:“查尔斯发自内心地关怀着艺术研究院的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和建筑师们,并在艺术、设计、奖学金、展览、管理和筹款领域具有同等权威的独特能力。他将会是艺术研究院历史上最卓越的秘书。”

索马里兹-史密斯表示,他将于2018年底正式离职,随后将投身商业画廊Blain/Southern担任高级总监。今年9月,研究院将着手遴选史密斯的继任者。(文/陆斯嘉)

洛杉矶 | 艺术收藏家斯蒂芬-斯姆乔维茨

他把街边报摊变成艺术展台:让艺术世界提高效率


斯蒂芬-斯姆乔维茨

由于出版行业的日渐萎缩,位于洛杉矶西好莱坞的报摊也难逃关门的命运,不过在充满争议的艺术收藏家、经纪人斯蒂芬-斯姆乔维茨(Stefan Simchowitz)的改造下,一家昔日报摊转身成了风格新颖、成本低廉的艺术展示场所。

据Artnet报道,上周日,被戏称为“报摊项目”的首个展览开幕了,展览与当地一家画廊合作,展出并出售斯姆乔维茨和其他人的藏品。斯姆乔维茨称它是“半永久的街边展示空间”。

斯姆乔维茨说,自己在洛杉矶最爱干的事就是到报摊翻翻杂志,“你可以读到时尚、骑车、《纽约时报》一切你有兴趣的东西,我常在报摊买艺术杂志,可是,报摊一家家关门,包括在国王路上那家我的最爱,太可惜了,太叫人沮丧了”。


洛杉矶西好莱坞国王路上,昔日报摊被改造成街边艺术展台。

也就是从那时起,斯姆乔维茨开始琢磨起“报摊项目”。他去找报摊房屋的所有者,询问租金。“在你门口,人们来来往往却一无所获,我想,咱们一起把它变成艺术展台做展览吧。”斯姆乔维茨告诉对方。

斯姆乔维茨认为,报摊改造成艺术展台是画廊模式的低成本替代品,“逛画廊达人”的他说,他可以作证洛杉矶艺术世界的生态是如此效率低下,“经营画廊和美术馆成本很高,它们从早开到晚,可往往空无一人。”

如何经营报摊艺术展台,斯姆乔维茨自有设想。从谷歌和Yelp网上能看出哪儿有人流高峰,这样的实时信息能帮助他控制成本,“为了节约人力和花费,我们就在网络上显示的繁忙时段开放艺术报摊。”

展台的空间不必太大,适中即可,不仅便于组织和经营,那些尺幅刚好合适家庭收藏的画也不会渐渐消失了。(文/陆斯嘉) 

上海 | 收藏家、艺术家仇大雄

回家乡办个展,四件文物讲述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仇大雄

8月4日,仇大雄首次中国大型个展“仇大雄——归家之路”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仇大雄是“明四家”之一仇英的第十五世孙,父仇焱之则是传奇的中国艺术品和古器物收藏家。1946年,仇大雄出生于上海,3年后随全家迁居至中国香港。17岁时,他前往巴黎大茅舍艺术学院学习艺术。70年代初至今,定居瑞士。

对仇大雄而言,展览“归家之路”具有多重意义:它代表仇大雄回到自己的家乡中国上海,也寓意他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与此同时,“归家之路”也是仇大雄的个人修炼与完善。仇大雄的艺术融合中西,将抽象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展览现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仇大雄表示,当代艺术于他而言是对于过去的追溯,“它展现了时间的演变,我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创造出结合中西的东西。但是最终,人们会认出这些作品是由中国人完成的。”

仇大雄的家族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在“归家之路”展览上,除了呈现仇大雄的代表作品,还展出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四件文物级藏品,其中包括仇英的《眠琴赏月图扇》。“我觉得这些文物能够让观众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我的艺术和人生的。”

除了艺术创作,仇氏家族在收藏界同样举足轻重。仇大雄的父亲仇焱之曾在上世纪50年代以1000港币购买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就收藏界的佳话。如今,仇大雄的小儿子仇国仕在香港引领苏富比拍卖行的亚洲业务,2.8亿港币的鸡缸杯正是在他手中拍出了天价。仇大雄和兄弟也曾多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藏品,涉及漆器、瓷器和犀角杯等多个品类。(文/钱雪儿)

美国内华达州 | 俄罗斯建筑师亚历克斯-施坦优克

为8月火人节设计大型装置毯子:“毯子下没有陌生人”


亚历克斯-施坦优克

据Designboom网站报道,俄罗斯建筑师亚历克斯-施坦优克将在8月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的火人节上带来100米×100米的大型银色反光毯,由此在沙漠中创造一种阴凉而私密的空间。这个大型的毯子能够在沙漠中不断变化形状,形成超现实的波浪、山脉及其他你所能想象到的巨大轮廓。

近日,为了给材料、运输等筹集资金,使这个大型装置得以实现,施坦优克在众筹平台Indiegogo发起众筹,目标是募集1.75万美元。为了支持这一项目,你可以购买“毯子”的一小块,依据大小不同,金额为15美元至1万美元不等。


100米×100米的大型银色反光毯

施坦优克希望为炎热的沙漠带来一方安全而友善的聚会场所。“从孩提时代开始,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一直和爱人、友人、家人分享毯子下的空间,”他说道,“毯子下面没有陌生人。”

根据施坦优克的描述,毯子的银色面能够反射高达97%的热辐射,这为人们白天在装置下休闲提供了便利。“到晚上,成百上千的人会身穿冷光线(el-wire)外套聚集在毯子下,呈现出一片发光的海洋。”他补充道。(文/钱雪儿)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