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浩劫》导演克劳德·朗兹曼去世,享年92岁

 

法国纪录片大师克劳德·朗兹曼。东方IC 资料

法国纪录片大师克劳德·朗兹曼(Claude Lanzmann)于7月5日在巴黎圣安托万医院去世,享年92岁。朗兹曼从影近半世纪,但导演的作品总计仅十部。在其中,以1985年的《浩劫》(Shoah)影响力最巨,足以令其名垂青史。死讯传来之际,正值其新作《四姐妹》(Les Quatres Soeurs)在法公映,不免更加令人唏嘘。

克劳德·朗兹曼1925年11月27日出生于巴黎一个犹太人家庭,少年时代正巧赶上“二战”,全家四处躲避方才幸免于难。18岁时,他加入下属法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成为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游击队的成员,活跃在法国中部城市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一带。战后,他回到巴黎,进入索邦大学专攻哲学,毕业论文写的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之后更专门去了德国图宾根大学继续研读哲学,为的是想看看德国老百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1947年,法国哲学家萨特发表了《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思考》一文,震动整个欧洲。正在柏林自由大学任教的朗兹曼也深受其影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犹太人身份。

1950年代初,朗兹曼回到法国从事记者工作,为《世界报》等媒体撰写大量文章,也吸引到了萨特的注意。1952年,他与萨特、西蒙娜·德·波伏娃相识,也加入了他们创办的《现代》杂志编辑部(1986年波伏娃去世之后,朗兹曼接任主编一职,直至他昨日离世)。这一时期,他也积极投身政治运动,去过朝鲜前线报道,参与过法国知识界反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行动,关注过巴以之间的争端。渐渐,朗兹曼发现文字已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反而是电影这一媒介,更具力量与深度。

1972年,从未学过电影的朗兹曼完成了自己的纪录片处女作《为什么是以色列》。这部长度185分钟的作品,拍摄于以色列建国二十多年之后,导演通过大量人物访谈的剪辑、拼贴,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该片完成之后,朗兹曼又投入了下一部作品的筹备,那便是耗时十二年完成,累计获得350小时采访素材,光剪辑就做了四年的《浩劫》。 

《浩劫》海报

在这部长度达到9小时26分钟的纪录片中,朗兹曼走访多位纳粹大屠杀的亲历者,从多个角度回顾这场人间浩劫,再辅以纳粹集中营旧址如今一派宁静祥和的空镜头,以口述的方式重塑历史(《浩劫》的一大特点便是几乎不使用任何历史影像、档案画面),并积极邀请观众参与其中。影片上映后引发巨大反响,其中既有法国电影最高奖项恺撒奖特别荣誉奖的肯定,也有少许关于其内容真实性的争议。 

《浩劫》剧照

2017年5月,朗兹曼的第七部电影纪录片《燃烧弹》(Napalm)在戛纳电影节公映。这也是他第一部与以色列、犹太人主题无关的作品,朗兹曼带着摄影机回到自己年轻时曾到过的平壤,回忆起当年与他萍水相逢的一位朝鲜女护士。

2018年,他又为Arte电视台制作了四集电视纪录片《四姐妹》,用到的都是他当年拍摄《浩劫》时未能用上的素材,讲述了四位因纳粹“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勒(Josef Mengele)医生而失去生命的犹太女囚的故事。

朗兹曼个人生活也相当精彩,当年曾与西蒙娜·德·波伏娃相恋七载——而他自己的妹妹艾芙琳·雷(Evelyne Rey)也曾当过萨特的女友——后来又娶了曾在路易·马勒(Louis Malle)名作《恋人们》(Les Amants)中饰演女主角童年好友麦琪的法国女演员茱迪特·马格(Judith Magre), 不过这段婚姻也仅维持八年。随后他又与德国犹太女作家安杰丽卡·施罗伯斯多夫(Angelika Schrobsdorff)结婚,不过最终还是以分手告终。

1995年,70岁的朗兹曼与法国营养学女博士多米尼克·贝蒂多利(Dominique Petithory)喜结连理,后者还为他生下了儿子菲利克斯·朗兹曼。不幸的是,去年年初,菲利克斯年仅23岁便因癌症去世,给老导演带来沉重打击。朗兹曼在为其撰写的讣文中,曾引用过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一首《诀别》(Adieu):“我采下这支欧石南/秋天过了,请你铭记/我们在世间难再见/时节余香,这支石南/请你铭记,我等着你。”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