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非遗学堂”学员学艺。 本报记者 袁琛 摄
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在千百年间创造出纺染织绣技术、制陶工艺、黎族船型屋建造技术、黎族打柴舞等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弥补了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短板。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诸多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技艺难习、成品远离市场需求、传承人群日渐式微等等存续难题。如黎锦、黎陶类产品,往往作为展览、教育、收藏之用,被束之高阁。
“文化一旦走进博物馆,也就成了死物。”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我省各地在着力开展各类的传承人培训工作。政府、高校、社团组织的陆续加入,以及非遗传承人思想观念逐步更新的趋势,都为非遗传承保护注入了新鲜灵感,提供了广阔的出路。
高校开办“非遗学堂”的探索
6月17日上午,阵阵掌声,不时从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的一座阁楼里传出。由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承办的“非遗学堂”,首期黎锦技艺培训班这天结业了。49名来自我省6个少数民族市县的学员,不分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黎族服饰。他们脸上有不舍,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期待。
看着台下一张张专注的面庞,授课老师之一、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宣传统战部负责人符玉梅心中充满感慨。因为这一届参培的学员更加多元化、素质普遍较高,意味着黎锦技艺传承的培训“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效果,也将更加突出和持久。
他们当中,既有15岁的中学生,又有从业20多年的老“绣娘”,有少见的男学员,还有4名本科学历学员,均是从非遗传承人后代、从业者、爱好者中择优选拔而出。
在“非遗学堂”近一个月的封闭式脱产培训中,学员们集中精力密集汲取“养分”。20多门课程包括《黎锦双面绣技艺》《传统植物染色技艺》《色彩构成与表现》等技能课,夯实纺染织绣的技法;又有《非遗保护的伦理和规范》《黎锦发展历史、现状及当代价值》等理论课,帮助学员从更高层次,理解黎锦这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还有《黎锦特色旅游产品设计》《非遗文创与市场运营》《调研考察民间黎锦生产基地》《侗锦研培案例分享》等实操课,帮助学员制作出符合时下市场口味的产品。
“你们当中一些学员本身就是当地非遗传承的领头人,希望你们回去后,能带着新的技能、新眼界、新观念,把黎锦技艺传播给更多人,实现我们‘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初衷……”符玉梅的叮嘱,让台下的学员们频频点头。
人群中,两名男学员格外惹眼。在黎族传统文化中,黎锦的纺染织绣的技艺是传女不传男。但如今,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早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破。
本期优秀学员陈学晓,就是一名热爱黎锦技艺的黎族男青年。这极大地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你们来学黎锦,会比女学员面临更多障碍和困难吗?”
“只要热爱,有困难都不怕,而且我学得很快,黎锦、黎陶、竹木器乐、黎族舞蹈,我都会一点。”陈学晓自豪地说:“我们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祖先的思想智慧、喜怒哀乐和日常生活,都藏在黎锦中的纹样中,所以我特别希望多学一点,多点人学,大家一起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黎锦的魅力。”
结业这天,来自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委会的计生员吉菊莲尤为激动。“我最开心的就是在‘非遗学堂’掌握了哈方言反面绣和双面绣技法,这些是平时很难学到的。”但身为当地黎锦合作社创办者,吉菊莲还有更多渴望:“我想把黎族五大方言区的黎锦技艺都学会,然后教给更多人,传承技艺和带动就业一举两得!”
学员中“雄心”最大的,大概要数三亚市民族中学的美术老师全丽妃。教了两年多《黎锦哈方言纹样设计》校本课程,她从不少黎族学生身上发现了卓越的美学天赋:仅仅是学习基本绘制方法和经典黎锦图案阶段,一些完全零基础的学生,就能设计出许多活泼生动、别具风格的新鲜纹样,巧妙运用撞色、渐变色、彩虹色等方法,就能搭配出或柔和或明快或高级的色彩。
这让全丽妃看到,黎锦未来要走出“深闺”、走入生活,更多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因此她构想,通过“非遗学堂”找到一座“桥梁”,搭建起学生与“绣娘”的合作,创意的设计配上精致的手工,让黎锦这一古老物品,以旅游特色产品、文创产品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学员创作的黎锦手提包。 本报记者 袁琛 摄
海南非遗传承走向品牌化
“这个小包蛮好看呐!”结业当天,中廖村一名女游客被“非遗学堂”的热闹吸引过来,闲逛间,她的目光落在“非遗展示区”一个橘色黎锦纹绣手提包上。
这样一个有着饺子般的造型、青春的配色和精致搭扣提手的小包,让女游客爱不释手,当场就以550元的标签价格买下:“这和我印象中黑色的黎锦产品不一样,设计很新鲜,制作也很精细,我觉得值这个价格,也对得起手工劳动者的付出。”
让更多非遗产品接受市场的考验,这也是“非遗学堂”小楼开设在旅游景区的用意。黎锦包边文化衫、黎锦装饰手提包、黎锦绣面钱包和挂饰……小楼展示区内,不仅有学员的结业作品,还有海南各地黎锦、黎陶合作社的产品。这里也成为游客了解海南黎族文化的一个形象窗口。
看来,古老传统的民族文化,只要找到合适的表达,同样能在新时代里焕发光彩。这当中,为非遗找到“合适的表达”,也是“非遗学堂”,或者说国家从上至下开展非遗传承计划的重要目标。
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非遗传承提供高校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撑。计划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主要技能技术、开展多形式交流研习与实践,帮助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作为我省唯一参与这项国家计划的高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从2016年至今,围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共举办了7期培训班,带动海南9个少数民族市县的347名学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同时,培训班前后共组织了5批17名优秀传承人,参加北京服装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等省外高校举办的各类研修培训,帮助他们在黎锦和黎陶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图案设计上获得启迪和新的突破。部分学员结业后,进入合作社或受聘于旅游景区,个别学员还在农村创办了个人传习所或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人开展就业脱贫。
在省级层面,2017年,我省出台了《海南省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设立海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扩大传承人队伍、引入高校资源、培育民族品牌等方式,合众之力,分步落实海南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相关动作已经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描出了“轮廓”:省文体厅将上海东华大学团队引入保亭,在当地成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三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用3年时间,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为重点,通过改善材料、改进设计、改良品质、培育品牌,以及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文化商业综合区建立展销窗口等举措,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上海东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服装设计类院校,拥有丰富的国际品牌合作和各类时装周、服装节资源,将从创新设计、市场营销方面,对我省本地非遗产品进行重新开发和包装。”三方合作的幕后策划师、省文体厅社会文化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调研员刘实葵表示,希望这一努力,能够在提高当地非遗从业者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催生具有海南民族特色、能走进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
为落实海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进一步加强我省传承人群队伍建设,今年内,省文体厅将与省教育厅联合实施省级非遗普及培训,琼台师范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和省文化艺术学校被选为省级研培计划参与学校,重点培训黎族藤竹编技艺、海南椰雕、木雕(花魁艺术)、琼剧等非遗项目。
“非遗传承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保护技艺不能丢失是基本,如何推动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开发,让非遗活起来,这条路还很长。”鲁时忠说。
(记者 孙婧)